第九十二章 妲己伏诛(1 / 1)

封神之福运大王 爱美的臭鱼 3795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第九十二章 妲己伏诛

殷郊杀了碧霞童子,所有人都惊呆了,一个个不可思议的看着殷郊,妲己吓得魂飞魄散,见金太升愣神,无人注意自己,袖子一挥,卷起一阵妖风便想逃走。

“哪里逃!”

殷郊情急之下,直接扔出雌雄剑,那剑化为一道淡黄色的光芒,直接从妲己身体贯穿而过,妲己惨叫一声,重重迭倒在地。

“妲己,今日便是你的死期,谁也救不了你!”

殷郊从碧霞童子的幡幢里收回番天印,直接祭在半空中,眼神冰冷如刀,仿佛要将妲己千刀万剐。

妲己面容惨白,由于被仙家利刃重伤,此刻真形露出,九条毛茸茸的尾巴散落在地,妖精的气势不存。生死关头,她理智全无,便将当年的事情全盘托出:“殷郊,你不能杀我,我没打算害人,是娘娘让我托身皇宫,毁你殷家江山的。”

若早知殷郊会来找自己寻仇,妲己说什么也不会设计陷害姜皇后。

殷郊身子徒然一震,失声道:“不可能,女娲娘娘乃是上古女神,她为何要干涉人间之事!”

他虽然猜出妲己的主人是女娲娘娘,可从未想过这一切是女娲娘娘指使的,母后说过,女娲娘娘生有圣德,上古时期,共工氏头触不周山,天倾西北,地陷东南;女娲娘娘采五色石,炼之以补青天,有功百姓,大商视其为福神,可以说在王权宣扬下,女娲娘娘在人间的地位尊崇至极。

妲己见殷郊不相信,叹息一声,娓娓道来:“当年,你父王在女娲宫题诗,亵渎娘娘,娘娘大怒,遂招我们轩辕坟三妖入宫,让我们毁殷商江山。正好你父王强纳冀州侯苏护之女妲己为妃,军队护送妲己前往朝歌的路上,是我埋伏在恩州驿,趁夜晚无人,害了妲己,占了她身体,入皇宫迷惑你父王。”

这些事,妲己从未向人说起,一直藏于心中,今日迫不得已,她可不想就这么枉死了。

妲己的话如一把重锤,狠狠击打在殷郊胸口,原来这一切都是女娲娘娘安排的,怪不得妲己入宫已来,后宫大乱,朝纲不振,大商的国力渐渐示微。

“殷郊,我只是一个小小的妖精,娘娘有令,我岂敢违背,害死你母后,实在迫不得已,还请你可怜小妖修行不易,放我一条生路。”

妲己露出可怜兮兮的神情,恳求道。

殷郊回过神来,面上散发森然的杀意,咬牙道:“我不管你奉谁的命令,我母后总归因你而死,一命偿一命,你去死!”

妲己脸色骤变,还未做任何动作,半空中的番天印闪电般落下,打得她脑浆迸出,当场身死。她一死,盘踞宫中多年的妖气也逐渐消失。

而一旁的杨显和金大升这才从久久震惊中回过神来,原本这一切都是阴谋,无意得知这个天大的内幕,他们第一感觉不是窃喜,而是惶恐。

女娲娘娘是何许人也,那是高高在上的女神,动动手指,自己这些人就得灰飞烟灭,即便这一切是她主使的,殷郊能报仇么,显然不能。可这事,殷郊能当作毫不知情么,看他样子,只怕做不到。

此刻,殷郊神情低落,他好不容易得报大仇,却发现事情远远没有这么简单,这一切都是一场阴谋,自己该怎么办。

刚才大怒之下,杀了碧霞童子,女娲娘娘绝不会善罢甘休,殷郊不怕,大不了一命抵一命。可从妲己口中得知当年的往事,殷郊不想就这么轻易死了,他要活着,要让那些高高在上的人物付出一些代价。

纣王一个人的过错,不能牵连无辜之人,可女娲娘娘身为女神,受朝歌百姓香火,却纵容妲己几妖,祸乱宫闺,致无数人惨死,引发多少人间悲剧,这事情不能这么算了。

虽然殷郊自知本领低微,与女娲娘娘过意不去,无疑以卵击石,可他连死都不怕,还会在乎敌人是谁么。妲己已死,大仇得报,接下来为了那些无辜之人,自己豁出去一条命,也要讨一番公道。

“殷郊,你这个逆子,怎敢对孤王的皇后下此毒手。”

就在这时,纣王带着御林军赶到寿仙宫,妲己刚死,除了尾巴,其他仍保持人形,纣王见妲己惨死,悲痛欲绝,跪坐在妲己面前,只感觉天都塌下来了,眼神呆滞,泪水潸然落下。

三位后妃,纣王最爱妲己,只要妲己想用的,他都费尽心机弄来,妲己想要谁的命,他眼睛都不眨一下,取了对方性命。

殷郊冷笑道:“无道昏君,姜娘娘乃是你的发妻,她被人陷害,受酷刑惨死,也不曾见你为她落一滴泪。如今对一只九尾狐狸精哭泣,真是可笑之极,似这样的人王,天下哪有不亡的道理!”

“你说什么,你这孽畜,竟敢指责君父,来人,将他拿下,施以炮烙之刑,孤王要让他为皇后陪葬。”

妲己死了,纣王只觉得天旋地转,若不是全靠一股恨意支撑着,他早就悲痛致晕了。他和妲己相爱多年,感情很深,妲己一死,纣王心灰意冷。

“谁若不怕死,只管上前。”

殷郊将番天印祭在半空中,口中念叨了几句,那印变大数倍,光华闪闪,数百御林军大惊失色,没有人敢冒死上前,他们也知道,这个太子殿下精通法术神通,绝非凡人所能抵挡。

“你们你们竟然不听孤王号令!”

纣王大怒,直接拔起身边一名侍卫的腰刀,连砍几人,厉声道:“快将殷郊拿下!”

数百御林军见纣王发怒了,一个个胆战心惊的上前,殷郊摇了摇头,拿出落魄种,摇动了几下,一道道红色光芒如水波一样散开,那几百人瞬间失去知觉,倒在地上。

“你你用的什么妖法。”

纣王吃了一惊,人也下意识后退几步。

殷郊看了纣王一眼,只觉得他无比可怜,曾经那个让自己引以为豪的父王早就不见了,变成一个是非不分,残暴不仁的冷血君王。

“昏君,因为你一时兴起,害死了多少人,你好自为知吧。”

殷郊摇了摇头,向杨显和金大升道:“我们走。”

杨显和金大升动了动嘴唇,最终叹息一声,化光而去,殷郊则是驾土遁离去。

纣王一呆,他在想殷郊的话是什么意思,不过很快,他的目光被妲己吸引,大叫一声,整个人栽倒在地。

第九十三 广成子背锅

女娲行宫,碧霞童子去了半日未归,女娲娘娘心中有些不喜,弟子们贪玩,她能理解,可也要分轻重,碧霞迟迟不回来复命,这已经触犯了她的底线。

“彩霞,你去寻碧霞回来。”

女娲娘娘沉着俏脸,吩咐一旁的彩霞。

就在这时,从外面突然刮起一阵阴风,往殿内袭来,女娲娘娘眉头一皱,双目中射出两道神力,碧霞童子的灵魂飘飘落下,如云雾一般,仿佛一碰就散,径自跪在女娲娘娘面行,哭泣道:“请娘娘为弟子做主,弟子去皇宫教训妲己,遇到殷郊,弟子与他斗法,被他的帮手用妖法困住,不得动弹,最后惨死他的剑下!”

早知有这一劫,碧霞童子说什么也不会为了一时之气,贸然与殷郊动手,将一身道行俱为画饼。

女娲娘娘冷笑道:“好个殷郊,好个阐教门人,敢对本宫的弟子下手!”

碧霞童子见她一脸怒容,心中惊骇,又道:“娘娘,弟子已死,只怕那妲己难逃一死。”

妲己是死是活,与自己毫不相干,只是座下弟子之首的位置要给彩霞了,碧霞有苦难言。

女娲娘娘眸光燃起两簇火苗,火苗从眼睛里飞了出来,径自飞出偏殿,须臾间,整个朝歌上空,一片火红,纵横几百里,仿佛要将整个天空给染红了似的。

圣人一怒,天地变色,女娲娘娘的弟子们,这会大气都不敢喘一下,他们跟随娘娘至少也有好几百年了,可从未见过娘娘发这么大的火。

“碧霞,你原不是在劫中人,如今惨死阐教门下,可见阴差阳错,非人力所能左右。你去岐山封神台,自有清柏神祇柏鉴引你入台,在那安心等着,来日受封神职,本宫定会为你讨个公道。”

良久,女娲娘娘才开口,碧霞的阴魂都受了重创,纵然她神通广大,也救不回童子一条命。

“弟子拜谢娘娘。”

碧霞童子虽然不甘,可事以至此,封神不失为一条出路。

“此去西岐,数千里之遥,你魂魄微弱,怕是难去。本宫助你一臂之力。”

女娲娘娘在虚空中画了一道符印,打进碧霞童子体内,碧霞童子瞬间被一道金光包裹着,径自往西岐方面飞去。

“彩霞,随本宫去一趟九仙山。”

这刻,女娲娘娘满腔怒火,要去找广成子算账。

而广成子正去往朝歌的路上,惧留孙无事,便与他一起,好助他一臂之力。

两人驾着祥云,一边赶路,一边闲聊,路上倒也不闷,只听广成子道:“我辈逢此杀劫,身不由己,只盼劫运早满,自此回山,再图精进,以正道果。”

惧留孙脱口道:“道兄所言极是,正所谓:静中自有生涯,道心似月迥无尘。”

广成子赞道:“好,此句甚妙,当如阳春白雪,浩气冲霄。”

“道兄过奖了,谁不知玉虚门下,道兄道深似海,实为我辈之首。”

惧留孙笑了笑,说道。

两人正说着话,忽见前面祥瑞之气挡住了去路,两人心下一惊,定睛看去,只见女娲娘娘一脸威严的坐在青鸾上,旁边立了一名玉女。

“弟子见过娘娘。”

广成子和惧留孙连忙行礼。

“广成子,你欺本宫太甚。”

女娲娘娘冷笑一声,伸手一指,两人脚下云朵消失不见,接着她一挥袖子,只见空中出现了一个巨大的金色漩涡,将广成子吸了进去。

女娲娘娘突然发难,将惧留孙吓到了,连忙求情:“求娘娘开恩,饶过广成子!”

女娲娘娘看了他一眼,淡淡道:“这是本宫与广成子之间的恩怨,与你无关,你速速退下,不必多言。”

昆仑十二仙虽然私底下矛盾不断,可在外人面前,却是一致对外,惧留孙摸不准女娲娘娘的心思,哪敢离去,又道:“娘娘,广成子的为人,弟子是清楚的,此事必有误会,还请娘娘高抬贵手,放广成子出来,问个明白。”

女娲娘娘暗怒,冷冷道:“本宫做事,难道还需要你惧留孙指手划脚,哼,不知所畏。即便你师尊元始天尊来了,也不敢指责本宫,你算什么东西!”

这番话,毫无客气可言,羞得惧留孙脸色通红,心下暗忖:“当初在九仙山,南极仙翁不是提出一个解决方案,女娲娘娘也同意,为何今日突然发难,难不成这其中还有别的原因。”

“娘娘息怒,弟子知错了。”

身处漩涡中的广成子叫苦不迭,此刻的他飘飘荡荡,左沉不能落地,右坠不得存身,如旋风翻落叶,流水淌残花,一直旋转不休,别提多难受了。

他使出浑身法力,却无法挣脱漩涡,心中大骇,不愧是上古高真,随便出手,就有着如此惊天动地的力量,自己虽是金仙巅峰修为,可比起女娲娘娘,简直是萤火之光与皓月争辉。

女娲娘娘怒道:“一句知错了,就想将这事平息,你是不是觉得本宫好欺负,难不成这天下修士都怕了你阐教的势力!”

她怒气愈发不可遏制,离了行宫,去了九仙山,得知广成子去了西岐,她便带着彩霞前往西岐,又得知广成子和惧留孙一起离开,她暗暗一思,猜出广成子要去哪里,遂在途中拦下他。

殷郊的身份太过低微,女娲娘娘自持身份,不去找他,只找广成子。

“弟子不敢。”

虽然广成子心中是这么认为的,普天之下,万法以玉虚之道为尊,可这话借他十个胆,也不敢说出来,世间修士多如过江之鲫,一人一口唾沫,都能将他淹没。

女娲娘娘道:“你有何不敢,你身为师长,不管教弟子不说,反将法宝给他壮胆,致其恶行累累,这笔账本宫势必要跟你好好算算。”

广成子不明其意,一边极力稳住身形,不让自己下坠,一边道:“娘娘,弟子知道殷郊那孽畜冒犯你的圣颜,弟子惶恐,还请娘娘先放弟子出来,弟子定会给娘娘一个交待。”

“想出来,就看你的手段如何。”

女娲娘娘面无表情,大声道:“广成子,本宫给你三天,若是三天已过,女娲行宫未看到你和殷郊师徒二人,后果相信本宫不说,你也知道。”

说完,女娲娘娘带着座下女童直接回了行宫。

广成子吓出一身冷汗,惧留孙道:“道兄,娘娘走了,我这便救你出来。”

“道友,没用的,这漩涡乃是娘娘的神力所化,以我们的微末道行,只怕花上三天三夜也难破解。还请道友去一趟灵鹫山,请燃灯老师出马。”

广成子见识了漩涡的力量,向外面的惧留孙说道。

“道兄在此等候半日,我去去就回。”

惧留孙施展纵地金光,直奔灵鹫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