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1 章(1 / 1)

剑守长安 今年润四月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铁甲军救援不及时,就是出自大皇子的手笔。

匈奴使团来联盟联姻,也是大皇子暗中引导安排而来!

那本兵家圣书,更是大皇子送给五胡军师的礼物,也正是因为这本兵书,五胡军事化排兵布阵的能力更为出色。

当然这位五胡第一军师,天生聪慧,不然也担不起“天下第一智”的称号。

这还不是这位军师最为出色的地方,最为出色的地方,乃是这位军师出自于“那个地方”。

那个地方,曾经是整个神州人人信奉的神教!

而这位军师,就是神教神子!

神教!

不单单这位天下第一智的军师出自于神教,李建柏的母亲,也是神教的圣女!

而五胡军师,天下第一智,到底是谁?

没错,就是真正的李建柏,唐国六皇子!

这也是为什么,五胡第一军师,为什么敢直言布局,“当今唐王最疼爱的皇子,并不是亲生骨肉,而真正的亲生骨肉,将成为开战唐国的第一先锋!”

这一句话,说明了,白衣少年李剑白不是真正的六皇子!

而真正的六皇子,乃是五胡第一军师,开战唐国的第一先锋,毁灭唐国的第一人!

这也是为什么钦天监,观星宿,断预言,当今白衣少年不是唐国皇子,不是李氏血脉!

而李建柏将是毁灭唐国的人!

【大家都猜到了吧,我也搞迷糊了,不过,我本不打算这么快点明:五胡第一军师,是真正的六皇子,不过为了剧情需要,只能推进情节。】

希望大家支持一下本书,本书尽可能写情节,写感情,不装逼,不脑残,希望大家一起努力,让这本书尽快的成长起来。】

御书房中。

武昭仪为唐王批改了不少奏折,处理的井井有条,大有一副女中豪杰的模样。

唐王很诧异,因为从头到尾,武昭仪都没有向自己求过情。

求情?

求什么情呢?

自然就是钦天监一干人等,三百多人全部被收押关进了大理寺!

大理寺,并不是寺庙,而是唐国的最高刑罚部门。

大理寺,官署名。相当于二十一世纪的最高法院,掌刑狱案件审理,长官名为大理寺卿,位九卿之列。

先秦初汉有大廷尉,而唐国有大理寺!

批改完了奏折,处理完了一干琐事,武昭仪直接坐在了龙首案板的椅子上。

龙首案板,乃是摆放公文,奏折,军机事务,等重要事件的桌子。

而武昭仪从进来到现在,都是属于站着的。

因为不管是谁,在唐王的面前,没有得到唐王的允许,谁都不能做。

更何况,那时唐王的位子。

而此刻。

武昭仪有些累了,扭了扭脖子,直接坐了下来。

就在这一瞬间。

武昭仪的身上腾出一股紫气!

唐王看到这股紫气,整个人身子大震,眼见那股紫气直接冲着唐王而来!

砰!

唐王被无形之中冲倒在地!

武昭仪是谁?

身具帝星紫薇之气,而唐王又是谁?唐国之主,开创了开明之治,乃是唐国最杰出的君王之一!

两者身怀紫薇气运,砰撞一起,必有一伤!

唐王口吐鲜血,连连后退,跌倒靠在了一边的梁柱。

“陛下,你没事吧?”武昭仪立即起身,顿时,武昭仪身上的那个紫薇之气消散不见。

唐王整个人也轻松了不少。

“咳咳咳……”唐王口中含血,深深地看着武昭仪,心中隐约知道了什么,但是也无法清楚具体。

“陛下,你快坐,坐下好好歇息。”武昭仪扶着唐王坐下,连忙四处翻找,想帮唐王擦拭口中血迹。

“没事,最近气血攻心而已,给朕端杯茶来。”唐王安定下来,气势恢复威严。

“陛下稍等。”武昭仪立即端上一杯茶。

可就在端茶的时候,发现了四个字“人定胜天”,心中思索了一番,然后恭恭敬敬将茶奉了上去。

“陛下,好些了吗?”

“朕没事。”唐王摆了摆手,没有多说什么。

可是武昭仪却语出惊人。

“陛下,最近要好好照顾身子,虽然四皇子的事情,我也很难过,可是事情已经发生了,只是陛下切要小心六皇子啊。”

听到这句话,唐王眼睛眯了起来。

任谁都听得出来,武昭仪的话是安慰话,是好心好意,但似乎好像并不是如此。

“朕让你处理事务,你该怎么做就怎么做,朕没有问你,也没让你多说的,你就闭嘴!”

“妾身知错,陛下息怒。”武昭仪立即听出了唐王话中的意思,心中产生一丝惊恐。

“朕已经同意让六子携带三万精兵迎战五胡,营救回我十万唐国士兵。”

第八十八章 无情伤人有情苦

唐国。

不管你是在朝廷上下,还是民间世俗,甚至江湖悠远……

都听到了一个谣言。

唐国君王已经昏庸无能。

亲子战死沙场!

唐国六皇子不是李氏血脉!

唐王年迈昏庸,且还好女色,每日深夜与武眉娘彻夜不眠!

甚至将军中事务,朝廷机要,全部交给了武眉娘处理,大有烽火戏诸侯的意思!

烽火戏诸侯:指上古西周,周幽王,为了自己的爱妃“褒姒”一笑,点燃了烽火台,戏弄了诸侯。

而妖妃“褒姒”看了果然哈哈大笑。

周幽王很高兴,因而又多次点燃烽火。后来诸侯们都不相信周幽王,渐渐的就算是看到了烽火狼烟也不来救援。

最后,真的有敌军来袭,犬戎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

现在有人用“烽火戏诸侯”来比喻当今唐王,这意味着什么?

将国家视为儿戏!

将国家事务,军中机要,江山社稷,交给一个后宫女子处理,这是置国家于不顾!

就算是贤后长孙无忧,都没有进过御书房,而武昭仪却随进随出,这也大令朝中群臣看不下去。

以上种种已经让朝臣,百姓,将士,都对唐王看不下去。

最主要的是当日朝殿之上,唐王竟让兵部调军三万,交给李剑白,让其上战场厮杀!

这意味着什么?

小小皇子,不过十六,要领兵三万?!

这简直就是把兵部,军部,那些将军,先锋,大将,当成了笑话,摆设?

这是其一。

其二,已经有了传言,李剑白不是李氏血脉,那还怎么可能让李剑白执掌兵权呢!

先不说,李剑白执意要唐国和匈奴开战,造成了如今的局面,让骁勇善战的四皇子惨死,让三大武将凋零,让唐国五大边境失守……这种种原因都是因为李剑白。

可以说,上至朝廷,下至百姓,都对李剑白有很大的意见。

若不是李剑白的原因,唐国已经和匈奴联盟,其他敌国也不敢对唐国下手!

而四皇子也不会惨死,军中三大武将也不会擅离职守,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李剑白一下子,成为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

而这样的过街老鼠,竟然要领兵三万!

要知道,唐王六大边疆告急,军中士兵已经无法抽调,如今还要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