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 章(1 / 1)

剑守长安 今年润四月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范围之内。

而王式安却故意如此,当然在文武殿之后,李剑白在王式安的心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呵呵,王大人提醒的好,这逆子,必须好好管教,不然的话,必定会长歪了!”唐王怒着冷笑了笑。

“这倒不至于,不过陛下也应该做点什么,毕竟我看得出来,六皇子心性洒脱,虽然在宫中,却随心所欲,可是宫中规矩多,也有束缚,怕是六皇子心性有所变化。”

“王大人,既然你对六子有如此看法,不如我就将那不成器的六子,交于你管教。”大唐天子,此刻有意将六皇子李剑白丢给王式安。

“嗯?”王式安,内心中瞬间沉思了几个想法,分析眼前这位唐王是什么意思?

“陛下,这倒不至于,六皇子天资聪颖,心思缜密,远超同龄人,根本不需要管教,而且孔孟之学,对六皇子根本不起作用。”王式安内心中闪过几个想法之后。

下一秒,立即拒绝了。

“呵呵,王大人,何必如此直接了当的拒绝呢,我现在就让人将那逆子找来,三位大人,可要给我好好的教导教导此子!”

唐王内心中突然升起一个想法,那就是让这三个老古董,好好的说道说道,念叨念道这个六子。

没一会。

李剑白就被王猛拎着,丢进了御书房之中。

一屁股坐在地上的李剑白,整个人有点发懵,这里是御书房,一般人是进不来的。

是当今天子和朝中大臣商议国家大事,紧急军情的地方。

“参加父皇,见过各位大人。”李剑白揉了揉屁股,暗骂了一句王猛,起身行礼。

“哼。”唐王冷哼了一声,瞪了一眼李剑白,对这个逆子,现在是有气又怒!

“不知父皇唤我前来有何事?”李剑白一脸无奈。

刚刚自己被绑到文武大殿,现在又被丢到御书房,自己命苦啊。

“文武大殿之上,你一通狗屁,有辱孔孟之学,是你故意为之?”唐王不傻,看出来了这一点。

而李剑白撇了撇最,一副理所当然的模样:“父皇,皇儿的志向又不是当皇帝,你就不要为难我了?更何况,孔孟之学,迂腐古板,不学也罢!”

“为难?”唐王这一次真的动怒了。

大唐国君之位,竟然被人说成了“为难”,多少人挤破了头,都梦寐以求的位子,在李剑白的口中,竟然如此不堪?!

此言一出。

非但当今唐王彻底傻眼。

就连三位大臣,也目瞪口呆了。

长孙无忌忍不住开口道:“早就听皇后说过,六皇子心性洒脱,真是令人吃惊……可是身为皇子,皇室血脉,六殿下实在令人看不下去,竟说孔孟之学,迂腐古板,那可是先贤圣学!”

唐王,本是想亲自管教管教这个不听话的儿子。

现在长孙无忌跳了出来。

这可是好事!

要知道这三位大臣,那可是都是老古董,老油条,老怪物,辩论之法,就算是自己身为君王,也难以改变这三人的内心所想。

可谁也没想到,这位六皇子摇头晃脑,满脸不在乎的看了长孙无忌,忽然诡异的笑着:“长孙大人的话,恕本殿下不敢苟同,孔孟之学,虽然教导世人,但是时代在变迁,人总是在不断的变。”

“嗯??”长孙无忌轻笑一声,问道:“呵,六殿下这是要和微臣辩论么?微臣洗耳恭听。”

长孙无忌是什么人?

就算是当今唐王,长孙无忌都敢反驳,别说是眼前这个六皇子了。

唐王看到,六子和长孙无忌俩人开始针锋相对。

唐王顿时觉得有点意思,想听听,这个逆子,究竟能说出什么来,会不会让长孙无忌吃瘪。

不管是什么结果,大唐天子都十分期待。

因为长孙无忌经常不把自己放在眼里,而自己这个六子也忤逆自己。

两人不管是谁输了,唐王都是赢家,都是看客!

“长孙大人,您是长辈,是前辈,辩论倒不敢。不过本皇子只是想问大人几个问题而已。”

说着李剑白上前几步,轻松玩味的问道:“既然长孙大人如此推崇孔孟之学,那请问,孔孟之学,是何人是写?”

“当然是孔夫子和孟子,所写!”长孙大人毫不犹豫的回答。

而李剑白立即笑着问道:“上古尧舜,可有拜师?古朝桀纣,可有师长?”

长孙无忌皱了皱眉,还没有开口。

一边的首席大学士王式安,却呵呵笑了笑,因为王式安心中暗呼:恐怕这为长孙大人,要阴沟翻船咯。

果不其然。

长孙无忌似乎也想到了什么,但还是皱眉道:“桀、纣身为人王帝君,自然有师教,尧舜更是上古圣贤,倒是没听说有谁教授。”

“既然如此,为何有师教者反成昏君,无师教者却成圣王?……可否理解为,教,反不如不教?”

【桀、纣,是两大昏君,却有师长教授!】

【而尧舜,却没有师长教导,却能成为人族帝君!】

没有老师的成为了圣贤,反而有老师教的,却成为了昏君。

第一点,李剑白就强势的表明,有师傅,和没有师傅,意义不大,主要还是要看人!

这话一出。

王式安,明白了,长孙无忌与六皇子的辩驳,长孙大人已经输了!

“这……这这……”长孙无忌,哑口无言。

呵呵轻笑的李剑白,又再次突问:“那圣贤孔孟,可有师从?”

第二十章 王式安的毒计

“孔孟自然是师从历代圣贤。”

长孙无忌很奇怪,为什么六皇子会问出这么没水平的问题。

“那么历代的圣贤,他们又是从哪里学到学识的呢?”李剑白推问。

“自然是……”说到这里,长孙无忌心中咯噔一下,他终于意识到这个问题的陷阱究竟在哪了。

还是那个问题。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看来这位大人猜到了我真正的问题,不错,本皇子就是要问,在仓颉造字、圣人留书,那留下第一本圣贤之书的圣人,他究竟是学成于何人?如果他有老师教,那他的老师到底是谁,又是从那里学于来的呢?”

长孙无忌瞬间无言以对。

因为回溯到最早,那必定会有一位圣贤是没有老师的!

但是这话他却不能说,一旦说了无疑就中了这位六皇子的圈套,坐实了教与不教其实也没多大差别的歪论。

“恕微臣才疏学浅……”长孙无忌,老面通红地败退了。

李剑白稳操胜券,道:“既然如此,为什么我不能成为第一个圣贤,走出属于自己的路,而不是去学习别人已经走过的路,大家都在走的路!”

这一瞬间。

李剑白有那么一丝霸道,一丝锋芒,触动了在场的三位大臣和大唐天子。

不得不说,李剑白的话,超越了三位大臣和唐王的认知。

因为在他们的眼中,年纪十几岁,就应该好好学习孔孟之道,法道礼经,论语之学。

可是现在,李剑白竟然要走出自己的路,养成自己的道。

甚至拿尧舜作为比较,成为第一人!

这是一位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