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年,嬴渠梁每每念及祖宗发迹的河西之地被魏国侵占,都悔恨不已。
这回终于给他逮到机会了,还用得着犹豫吗,那必须得出兵干他妈的!
“令,左庶长鞅率领马步军十五万,发兵击于魏,收复我河西七百里河山!”
“嗨!”
说干就干,第二天卫鞅就率领着十五万渴望军功,渴望升爵分田,气势高昂的士卒们开赴前线。
另一边的魏国,魏惠王收到消息之后,气的摔坏了两个酒樽。
不过再气也没用,还是得调兵遣将迎战秦君。
魏惠王在多方考虑之后,派出了魏公子卬率领二十万魏军奔赴河西守土待攻。
这位公子卬可不是一般人,也是一位领军的好手,战功赫赫,最重要的是他以前在老相国公孙痤门下和卫鞅一起共事过一段时间,两人算是做过朋友,对卫鞅也有些了解,所以魏惠王才派他去迎击卫鞅。
已经摆好战阵,拉出战线了的卫鞅得知了对面魏国的领军之人居然是以前有过同仁之谊的公子卬,当时就心生一计,连夜写了一封“真言实感”的信,遣人送入了魏军大营,递给了公子卬。
在魏军的中军大帐内,公子卬将这封言词诚恳的信给下属们传阅了一遍。
信里大致的意思就是:
“昔日在魏国之时,你我之间也是相熟的同仁好友,如今我们却成了敌对的两军统帅,虽然我奉的是国君的严令,但是我的内心其实是不愿意打这场战争的,兵戎相见必然会损兵折将,这对秦魏二国都不是好事。”
“我希望你我二人可以进行谈判,兵不血刃的用和平的手段解决两国的问题,然后我们各自班师回朝,这样多好!”
在众将士都传阅过这封信之后,公子卬向他们征求道:“若是真能兵不血刃的解决这场战事那自然是最好的,我欲亲赴秦营与卫鞅谈判一番,诸君认为如何?”
“然也!”
“如此甚好!”
“既然是卫鞅亲笔所书,那自然是可信的,卫鞅应当不可能拿自己的信义与名誉来开玩笑。”
既然魏军众人都觉得可以参与谈判,公子卬便带着一营亲随和两个副官就前往了大河对岸的秦营。
“公子,好久不见,身体可还好?”
“昔日相府一中庶子,如今居然已经成为秦国相邦,鞅子真乃大才也。”
秦军的中军大帐外,卫鞅一脸的重逢喜悦之情,与公子卬把臂言欢,热情的请他进了大帐,在帐中已经安排好了酒宴。
酒是好酒,宴可不一定是好宴!
酒过三巡之后,卫鞅轻笑着对公子卬说道:“公子,你可知我卫鞅是个什么样的人吗?”
喝得有一点微醺的公子卬头晕乎乎的,一时间都没搞懂卫鞅的意思,疑惑的问道:“君这是何意?”
“来人,拿下!”
大帐外突然冲入了十几个手持长剑的士兵,麻利的就将呆住了的公子卬以及他的副官全都绑了起来。
“卫鞅!你这个无信无义之徒!”
“你作为秦国相邦,居然背信弃义,拿自己的名誉当儿戏,岂非人子乎?有何颜面活与此世!”
被绑住了的公子卬这才反应过来,他被卫鞅给欺骗了。
这可是春秋战国时期啊,哪怕是礼乐崩坏了,但是整个社会对信义的重视程度还是最重的。
无论是大人物还是小人物,那都是奉信着以诚信对人的行为处事,在春秋那会诸侯们互相攻伐的时候都要互相约个时间,约个地点,大摇大摆的将军队摆好之后再一决死战的。
两军交战不斩来使在两千年后都依然适用的。
就算到了战国,各国都学会了什么是兵不厌诈,但是却也从来没有人拿自己的名誉当儿戏的。
卫鞅哈哈一笑,畅意的说道:“现在,你知道我是个什么样的人了吧?”
“我卫鞅,无所谓什么道义不道义,信义也好,名誉也罢,只要是可以达到胜利的目的,那什么东西都可以是儿戏的!”
“我没有底线!什么都可以利用!”
“哈哈哈哈,无义之徒又如何,只要达到目的不就行了!”
卫鞅挥手一笑:“拉出去,派人将他的亲随控制住,把人全换成我们的人,然后挟持着他回行魏营!”
“再让大军掩后,今日就大破他魏营!”
“嗨!”
至此,此战已经没有什么悬念了。
秦国的精锐士兵化作公子卬的亲随,大摇大摆的挟持着他回到了魏营。
魏国的守将看到自家人回来,自然是没有什么防备的就把他们放进去了。
一进魏营,这五百精锐士兵就开始大砍脑袋,制造混乱,魏军驻地一片乱象,连发生了什么都不知道。
而紧随在后的秦国主力大军也随即发起了冲锋,一顿砍杀之后,每个参战的秦军腰上都系上了不止一颗鲜血淋漓的脑袋。
魏军顷刻之间便大败。
魏惠王得知此消息之后,肝胆俱裂,生怕卫鞅率军继续西进,连忙派使者前往咸阳说和。
最终魏国付出了割让河西七百里土地的代价,结束了这场河西之战,顺便赎回了公子卬。
“悔啊!”
“当年寡人为何不听老相国之言,重用卫鞅此人!”
“悔不该当初!”
魏惠王颤抖着手在割让河西七百里土地的令书上,盖下了自己的魏王大印。
一百六十二章 《变法》(完)
“公孙氏鞅,伐魏有功,今封彻侯,领於、商十五邑为封地。”
“谢君上!”
班师回朝之后,卫鞅便凭借着收复河西七百里之地的大功,受封为他自己制定的二十等爵位中最高等的彻侯,地位等同诸侯,可以领有封地,在封地内所有的财权人权收税权都是属于他的了,不再是属于国君的。
而且他也可以合法册封封臣和封兵,可以在封地里募兵,成为了秦公这个大诸侯手下的一个小诸侯。
受封之后,卫鞅的名字就又变了,现在其他人如果称呼他,必须尊称他商君,或者商鞅。
意思就是来自商地的君主,或者是商地的鞅。
因为商邑现在已经是他的了。
大军凯旋三天后,一切封赏都分发出去了。
在卫鞅治理的秦国之下,是不会出现克扣士兵赏钱和田地的事情出现的,因为秦法严苛,只要被抓到克扣,那就杀全家。
秦国过必罚,功必赏的思维已经渗透到了全体国民之中了,已经成为他们不可分割的信念。
新鲜出炉的商君意气风发的迈着大步,走进了咸阳宫里的书房之中。
这座咸阳宫可要比栎阳的秦宫气派多了,也比栎阳的宫殿群大了两倍不止,这都是在最近十年间添加扩建出来的。
由此也可见秦国的发展确实是越来越好。
书房之中只点燃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