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这是很重要的工作(1 / 1)

摇滚教父 黑色贝斯 5571 汉字|145 英文 字 2个月前

第166章 这是很重要的工作

纽约,曼哈顿。

华纳唱片总部。

“最新一周的报告出来了吗?”

一名西装革履的中年人走进办公室之前,朝自己的秘书问道。

“已经在您的办公桌上了,罗森伯格先生。”

秘书站起身,开口道:“另外,您在九点四十五分有一个会议。”

“知道了,会议开始前十分钟提醒我。”

中年人点点头,进入自己的办公室里。

阿瑟-罗森伯格是华纳唱片的一位执行董事,还身兼着几个其它的职位,主要负责签约艺人的管理部门。

作为犹太集团的一员,在这个犹太资本影响深远的国度,阿瑟-罗森伯格天然就比其他人的起点要高得多。

但那仅仅只是起点,坐到华纳唱片执行董事的位置上,阿瑟-罗森伯格靠的可不是什么裙带关系,而是在过去十几年里证明的,出色的业务能力。

这个部门的工作,就是根据市场部门的报告,再加上自己部门内收集到的情报和资料,对旗下艺人做出评估和规划,并准确定位。

除此之外,从其它地方挖掘新人,也是阿瑟-罗森伯格的重要工作之一。

当然,到了这个位置上,阿瑟-罗森伯格已经不需要大小事务都亲自处理,只会把握一个大的方向,剩下的就交给手下人去办。

办工作上躺着几份文件,包括所有与华纳唱片相关的艺人,近一段时间的盈利或者销售数据。

包括唱片发行、演出、商业代言等等。

除此之外,还有部门内的初步评估结果,以及潜在挖角目标的报告等等。

一份份资料看完,阿瑟-罗森伯格最后一个拿起市场部门的销售数据。

这份数据按照歌手或者乐队为单位,总收入从高到低排列。

不出意料,排在第一位的,依然是华纳唱片的镇场王牌,拉丁天后佩内洛普。

仅仅在过去的一个月内,这位天后就为华纳唱片带来了超过五千万美元的收入。

即使扣去各种各样的成本和分成,预期盈利也在千万美元级别。

到了这个级别,哪怕是华纳唱片这样的顶级公司,也不可能随意拿捏对方,甚至还得反过来捧着、求着。

市场决定价值,也决定了资本的态度。

顶级巨星本身,就代表着一种稀缺资源,自然和其它的小明星完全不同。

现在可不是四十年前,唱片公司主宰一切的那个时代了。

一个个销售数据看过去,阿瑟-罗森伯格大多数时候只是看,偶尔拿起笔,做一下标记。

文件翻阅过半,一组数据引起了阿瑟-罗森伯格的注意。

乐队名:darkness。

签约公司:二十世纪娱乐。

唱片销售数据(全部由华纳唱片发行):

单曲:《illrockyou》

上市二十三周,批发端销量1103万,零售端销量约820-850万,市场部预期北美总销量1100万。

注:已启动全球发行谈判。

单曲:《wishyouwerehere》

上市十七周……

e:《basketcase》

上市十四周……

专辑:《怪胎》

上市十周,批发端销量492万,零售端销量约320-350万市场部预期北美总销量900万。

注:预期十五周起销量会大幅下滑。

e:《weletothebckarade》

上市两周……

在唱片销售数据后面,还有一份备注,标明了乐队在佩内洛普摇滚音乐节上有出色表现,并已经确定会和华纳唱片旗下的三支乐队进行联合巡演。

看着这份数据,阿瑟-罗森伯格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打着,陷入了思考。

过了大约十几分钟,阿瑟-罗森伯格按下桌上的呼叫按钮。

“罗森伯格先生?”

秘书推门进来。

“叫人针对这支乐队,做一份详细的调查报告。”

阿瑟-罗森伯格指着darkness乐队的名字,开口道:“报告的重点放在乐队未来前景预期,以及挖角可行性和成本预估。”

“是,我现在就叫人去做。”

秘书接过文件,转身离开。

…………

北美的地名总是让人捉摸不透,比如说这里有好几个华盛顿。

西北部的华盛顿州、东北部的首都华盛顿dc,在加拿大,还有一个名叫华盛顿的小镇。

华盛顿州,西雅图。

在罗杰的前世,这里是摇滚音乐的圣地之一,nirvana乐队的主场,垃圾摇滚的发源地。

而在这个世界,西雅图只是北美地图上一个大城市的标记。

和罗杰三人关系最好的几个乐队之一,【本森的烟火】乐队,或许就是这里最出色的摇滚乐队。

不过现在,乐队的几人都在飞往纽约的飞机上,和这座城市发生的事没有任何关系。

这个靠着淘金、造船和航空业发展起来的城市,算得上是北美有数的几座大城市之一。

四百多万的人口,在北美各大城市之中也名列前茅。

——这片土地上的人口密度可比太平洋对岸的那几个国家差远了。

西雅图大学外的邮局,一个学生模样的少年兴奋地取出自己的包裹,迫不及待地当场打开。

里边是一封叠起来的海报,以及一个唱片盒。

上面有着几个显眼的签名。

罗杰-克里斯蒂安。

理查森-埃尔文德斯。

安妮-克拉克。

不得不说,北美的邮政业务非常的坑爹,东部的歌迷早在二十多天前就收到了礼物。

而作为粉丝组织的发起人,也是目前粉丝团的boss,卡尔-瓦伦丁却因为地理位置的缘故,足足晚了近一个月才收到快递。

呃……姑且将其称为快递吧。

这个时候,卡尔-瓦伦丁早就买过了这张先导单曲……e。

没有拆开签名的唱片盒,卡尔-瓦伦丁决定将它收藏起来。

正要将海报和唱片盒收进背包,一张卡片从叠好的海报加封里掉了出来。

卡尔-瓦伦丁连忙捡起来。

这张卡片不过是一张普通的明信片,正面是曼哈顿的风景,没什么好看的,卡尔-瓦伦丁直接翻到背面。

“卡尔,非常感谢你对乐队的支持……”

开头是一番公式化的感谢,和乐队在网站上的声明,以及发给粉丝组织的电子邮件中的内容没有什么两样。

然后,话题一转。

“我们将在年底前往西雅图进行演出,如果那时你在西雅图,希望可以邀请你们参加乐队的‘生日’。”

其实罗杰压根不记得乐队具体是哪一天成立的,只记得是在十一月,安妮和理查森同样也不记得具体的时间。

管他呢,反正按照乐队内部签合同的时间算就是了,将那一天算作是乐队正式成立的日子,似乎也没什么问题。

反正别人也不知道。

这个时间,是在十二月中旬,按照联合巡演的规划,正好会在西雅图。

在丹尼尔的提醒下,罗杰三人简单地讨论过后,决定将“乐队一岁生日”放在西雅图举办,邀请一些歌迷,简单地庆祝一下。

卡尔-瓦伦丁在原地发呆了半天,似乎觉得自己在做梦。

狠狠地在胳膊上掐了一把,卡尔-瓦伦丁疼得差点跳起来。

“哈哈,我要和他们一起庆祝乐队的生日了!”

卡尔-瓦伦丁兴奋地手舞足蹈,差点撞到旁边的路人。

“嘿,伙计,注意点!”

差点被撞到的黑人不满地喊了一句。

“抱歉,我太兴奋了。”

卡尔-瓦伦丁连忙道歉,然后又站在原地傻笑起来。

过了好半天,卡尔-瓦伦丁才反应过来,三下五除二地收拾好东西,骑上单车冲回宿舍。

“卡尔!你这个白痴!”

舍友不满地冲卡尔-瓦伦丁喊道:“你不知道随手关门吗?!”

“去他x的关门,我要和乐队一起庆祝生日了!”

卡尔-瓦伦丁大声回了一句,打开自己的电脑,熟练地登录上一个网站,开始发送消息。

作为乐队官方粉丝组织的负责人,以及协助乐队建立官方网站的技术人员之一,卡尔-瓦伦丁拥有大多数粉丝所没有的待遇,能够直接与二十世纪娱乐联系上。

“什么生日?什么乐队?”

舍友一脸纳闷。

“darkness乐队!乐队成立一周年的庆祝活动在西雅图举办!”

卡尔-瓦伦丁一边联系着二十世纪娱乐的负责人确认消息,一边对室友回道。

“whatthefxxk!”

舍友瞪大了眼睛,不敢相信地问道:“你是说那个唱《illrockyou》的darkness乐队?”

嗯……在卡尔-瓦伦丁的影响下,他的舍友也是乐队的狂热粉丝。

“还有第二个darkness乐队吗?”

卡尔-瓦伦丁似乎想起了什么,说道:“你的包裹在我的背包里,自己去拿。”

舍友连忙过去一阵翻找,翻出包裹的同时,也看到了那封明信片。

“shxt!”

那家伙看清楚了明信片上的内容,惊讶地爆出几句粗口,说道:“真的是乐队的生日。”

“闭嘴,安德!唱片公司的电话,不要吵!”

卡尔-瓦伦丁的手机响了起来,大声叫了一句,连忙接通电话:“你好,这里是卡尔-瓦伦丁。”

“……”

“是这样的,我今天收到一个包裹,里边有一张明信片……”

卡尔-瓦伦丁连忙将事情说了一遍,然后带着一丝不安,问道:“请问这是真的吗?”

“……”

“太好了!”

卡尔-瓦伦丁用力地挥舞了一下拳头,然后问道:“请问具体的安排……?”

对着电话反复确认了半天,卡尔-瓦伦丁挂掉电话,猛地跳了起来,高高举起双手,兴奋地叫了一声。

“别鬼叫了,到底是怎么回事?”

舍友连忙追问道。

“事情是真的,不是恶作剧。”

卡尔-瓦伦丁这时才意识到了什么,连忙找了支笔,一边说一遍记在纸上:“有五十个粉丝的名额,这部分由我们负责组织。”

略微回忆片刻,卡尔-瓦伦丁继续说道:“12月19日,我们只要带着人去,其它的事情唱片公司会安排好。”

“这是考验我们能力的时候。”

舍友连忙说道:“必须是真正的乐队粉丝才能入选,宁缺毋滥。”

“对,宁缺毋滥。”

卡尔-瓦伦丁重重地点了点头,犹豫了片刻,开口道:“像内维尔那种人绝对不能入选!”

“你这家伙是公报私仇!”

舍友毫不犹豫地揭穿了卡尔-瓦伦丁的想法,然后笑着说道:“不过这个做法我喜欢。要是内维尔那种恶心的家伙也能参加,这个活动绝对会被他闹成一团糟。”

“去去去,别打扰我。”

卡尔-瓦伦丁将舍友推到一边,认真地说道:“我现在要开始筛选名单了,这是很重要的工作。”

“你不是吧?”

舍友看了看时间,说道:“大哥,现在才7月初,还有五个月呢!”

第167 奢侈的友谊

为什么联合巡演的签约地点要放在纽约?

表面上的理由,是因为华纳唱片和二十世纪娱乐的总部在这里。

实际上……

是因为加里、鲁伯特那帮人想趁机休个假,然后大家就约好了一起到纽约来宰“土豪”。

虽然这个“土豪”是一帮人里最穷的。

合同的条款是早就谈好的,没有额外浪费任何多余的时间。

一行人下了飞机,让律师审查过合同,直接就在上面签字。

“派对准备好了,在海豚酒店。”

西奥多终于找到机会说这件事,开口道:“21层,晚上八点开始。”

“该有的都有吧?”

罗杰问了一句,得到肯定的答复之后,朝安妮说道:“你跟瑞克先带他们去玩,我和加里他们有事要谈。”

“好的。”

安妮知道他们要谈什么,没有多问。

“罗杰。”

理查森开口道:“九点之前能过来吗?”

“应该差不多。”

罗杰想了一会,说道:“不用管我们,你们玩你们的。对了,把贾森他们几个也叫上。”

虽然说贾森、格雷西和米娅三人只是候补成员,待遇比罗杰三人差远了。

但这种场合下,也没有必要让他们觉得自己被孤立,或者排斥在乐队之外了。

左右不过是多几个人而已,又能多花多少钱?

对着其他人招呼了几句,罗杰叫上其它三支乐队的队长,来到另一间会客室。

“罗杰,你们崛起的速度太快了。”

进入到会客室里,【a】乐队的队长埃文-泰勒就感慨道:“这么下去,要不了两年,就是你带我们做巡演了。”

从目前的咖位、名气等各方面来说,【金属猴子】、【本森的烟火】、【a】三支乐队属于一个档次,都是二线中靠前的。

而罗杰几人,就要差一个档次了,只能算是三线顶级。

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一次联合巡演,是三个老大哥带着新人小弟一起玩。

不过埃文-泰勒的感慨也没错,就目前的势头看起来,要不了多长时间,双方之间的地位就会完全反过来。

“埃文,别开玩笑了。”

罗杰摇摇头,说道:“你们都在这一行里混了很多年,哪有那么容易被超过。”

如果说从三线晋入二线不算太困难的话,从二线晋入一线,难度就跃升了好几个档次。

最简单,最直接的一个问题。

一线的位置就那么些,一个萝卜一个坑,除非把别人拉下来,踩着对方上位,否则二线乐队或者歌手想要晋升一线,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这里面涉及到的不仅仅只是作品和市场。

“都是自己人,别说那些乱七八糟的。”

【本森的烟火】乐队的鲁伯特-贾尔斯开口道:“八个城市,每个城市停留一周,除去做演出和准备的时间,我提议在每个地方拿三天的时间来开派对。”

嗯……几个人要谈的事情,和工作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仅仅只是巡演过程中要怎么玩。

正是基于“玩”的考虑,所以巡演的时间拉的足够长,足足两个月。

两个月时间,换成工作够拼命的乐队,至少足够办起二三十场演出。

而四支乐队的计划里,却只计划了十一场演出,多出来的时间,就是用来玩的。

享乐主义,永远是摇滚圈的标志性象征之一。

“正好每个成员请客一次,多出来的我们四个人请好了。”

加里-贝尔表示赞同。

一帮还算有钱的明星出去玩,要是搞什么aa制那可太丢人了。

——虽然喜欢这么干的大牌也不少,比如齐柏林飞艇的吉他手吉米-佩吉就是出了名的小气,哪怕吃个十美元的快餐都要aa制。

轮流请客,谁也不吃亏,是最好的方式。

“真的有必要办二十多场派对吗?”

罗杰揉了揉脑袋,不由得感到有些头痛。

原以为安妮才是派对狂人,结果这群家伙玩得一个比一个疯。

罗杰虽然也喜欢派对,但如果天天都是派对,罗杰可受不了。

“两个月二十多场派对很多吗?一周才三场而已。”

埃文-泰勒奇怪地问道:“罗杰,我们是摇滚明星,派对就和摇滚一样,是生活必需品。”

“……”

说的好有道理!

罗杰突然有点害怕跟这群家伙一起巡演了。

“一周两场就够了吧?”

罗杰开口道:“至少最基本的休息要得到保证,一周两天派对,一天或者两天演出,一天排练,剩下两天的休息时间,我觉得这样比较合适。”

“也行。”

加里-贝尔想了想,说道:“我们乐队人最多,就负责其中的六场好了。”

“加里,这样不行。”

罗杰摇摇头,开口道:“十六场派对,四支乐队平分。”

“这玩意有什么好争的。”

鲁伯特开口道:“谁请客只是小事,玩得开心就好。”

这确实不是什么重要的事。

几人很快就分好了派对的“主办权”,每支乐队负责两座城市、四场派对。

“好了,说正事。”

加里拍了拍手,将几人的注意力吸引到自己身上,开口道:“我有一个提议,我们四支乐队为了这场巡演,都准备了新专辑。在新专辑的项目上,我们能不能合作一把?”

“具体怎么合作?”

埃文好奇地问道:“难道把四张专辑放到一起,做个超长专辑?”

“这样一张cd肯定放不下,两张可能都不够。”

罗杰开口道:“我们的新专辑总长度有48分钟。”

“wtf?48分钟?”

加里瞪大了眼睛,看着罗杰,说道:“你们疯了吧?”

一般的专辑,总时长都在20-35分钟之间,超过40分钟的就很少见了。

48分钟,一般来说都是十五到二十几首歌的精选专辑的长度。

“那首《加州旅馆》就有六分多钟,还有一首长度比它还长的。”

罗杰耸耸肩,说道:“一张超长的专辑也很酷,不是吗?”

“我的意思是,能不能把我们专辑里的歌拿几首出来,做一个合发专辑?”

加里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每支乐队拿两到三首歌出来,长度控制在三十分钟左右。”

“风格会不会太混搭了点?”

鲁伯特有些犹豫。

“速度金属,重金属,朋克,后车库,确实有点太混搭了。”

埃文赞同地点点头。

“那个,我能说一件事吗?”

罗杰举起手,见几人都看向自己,才开口道:“我们的新专辑事实上混搭得更严重,金属核,重金属,朋克,后朋克,垃圾摇滚,流行摇滚,乡村摇滚……”

“乡村摇滚?那是什么玩意?你们不是朋克乐队吗?”

加里一脸纳闷地看着罗杰,说道:“我好像没听说过乡村摇滚这个类别?”

“就是那首《加州旅馆》,前阵子我把他完成了。乡村音乐和摇滚结合的风格,我把它归类为乡村摇滚。”

罗杰这个时候才意识到,这个世界上并没有乡村摇滚的类型。

事实上,即使是前世那个摇滚发展远远领先的地球,成名的乡村摇滚乐队也只有一支老鹰乐队。

罗杰大概解释了一下什么叫乡村摇滚,然后说道:“总之,我们的新专辑非常混搭。”

“你们的胆子真大。”

埃文盯着罗杰看了半天,憋出来一句:“这种做法真是……酷!”

“你们不怕失败吗?”

鲁伯特关心地问了一句。

“我们总不能只做朋克。”

罗杰做出一个无奈地手势,说道:“你知道的,单纯的朋克乐队到后期总是不可避免地往流行的方向去发展,要不然就会很快消失。”

除非火不起来,否则肯定是要面临这个问题。

纵观摇滚乐坛的历史,很容易就会发现,一支朋克乐队火起来以后,如果不转型,很少有能活过十年的,二十年以上的更是一支都没有。

而活下来的朋克乐队,要么一直不温不火,要么就是趁早转型。

“确实是这样。”

埃文点点头,说道:“这也是为什么金属乐队的生命周期比朋克乐队更长。”

“别管混搭不混搭了。”

加里见话题开始偏离主题,连忙说道:“我之前说的合发专辑的事,你们怎么看?”

“当做是四支乐队的先导专辑吗?”

罗杰想了想,说道:“我没有意见,不过这件事得取得唱片公司的同意。”

“虽然看起来胡闹了点……”

鲁伯特思考了片刻,开口道:“不过听起来很好玩,算我一个。”

“我还有的选吗?”

埃文摊开手,无奈地说道:“为了不被你们排斥在外,我们只好也加入了。”

“那些乱七八糟的事就交给经纪人和唱片公司去谈吧。”

加里不愿意将过多的利益问题牵扯到几人中间,说道:“我回去让人做个计划,我们就不要参与进去了。”

“反正是玩,我没有意见。”

罗杰也赞同加里的观点,利益纠纷局限于唱片公司和经纪人的层面,乐队最好不要亲自赤膊上阵去争夺,很容易破坏互相之间的友谊。

在职业乐坛,朋友这个单词可是很奢侈的。

即使摇滚乐坛的利益争斗,不会像流行乐坛那样杀人不见血,但本质上却都是一回事。

谈完乱七八糟的琐事,罗杰开口道:“走吧,派对已经开始了,我们可不能迟到太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