砸一亿在他身上,太过冒险。
“阿行,辛苦了。”陈可锌亲自来接机,显然是对周行很看重。
周行客气道:“不辛苦,倒是麻烦陈导亲自跑一趟。”
一路上,大家都没有聊关于“投名状”的事情,反倒是陈可锌听说周行成立了影视公司,很感兴趣,二人聊了很多相关的事情。
到了陈可欣的办公室,周行也终于拿到“投名状”的剧本,他饰演的角色叫做“庞青云”
周行看了一眼剧本描写的背景年代,就明白这是把“满清四大奇案之刺马案”进行翻拍了。
其实早在92年大导演张彻就拍过一部由此改编的电影“刺马”,对于这种翻拍的事情,在电影圈也早已不新鲜了。
周行一拿到这个剧本就陷了进去,“庞青云”这个角色很有挖掘潜力,他心怀大志,却苦于出身低微,没有报销国家的途径,一次机缘巧合遇到了赵二虎、姜午阳两兄弟,一步步靠军功杀出一条血路。
同时“庞青云”又是一个极度的理想主义者,他一生尸山血海中杀出一条血路,以为可以,为国家为百姓干一番事业,为此不惜得罪三名位高权重的大臣,甚至得罪慈禧,为两江百姓争取到三年赋税减免。
然而,在朝廷中,不站队,就是所有人的敌人,最终他也只能成为弃子。
“我这一生如履薄冰,你说,我能走到对岸吗?”周行缓缓站起身。
一步,一步,朝着陈可锌缓缓走去。
陈可锌不禁暗自点头,周行这一段仅仅只有一句台词,却将庞青云陌路的迷茫展现得入木三分。
庞青云真的不知道他拒绝陈大人跟姜大人的后果?他只是知道,一旦自己加入某个派系,就再也无法脱身,朝廷内部的争斗,远比战场上还要凶险,他这个两江总督就是一枚重要的棋子,将来也只能任人摆布。
“咔,这个角色是你的了。”陈可锌直接拍板,在他看来,不会再有比周行适合这个角色的演员了。
结束试戏当天晚上,周行并没有直接回京城,而是飞到了魔都,因为他刚刚收到消息,胡哥出了车祸。
“亦农姐,怎么样了?”这个消息周行还是从蔡衣农哪里听到的。
蔡艺侬脸色很难看,心有余悸:“副驾驶的女助理当场死亡,胡哥没有致命伤,不过,脸上缝了一百多针。”
周行听到前半句心脏就不自觉的一阵狂跳,听到后半句,也免不了心酸,演员说到底,还是要靠脸吃饭的,这是本钱,毁容对于演员来说,绝对是致命打击,何况,他还曾经拥有过那么一张让男人嫉妒,女人尖叫的样貌。
一路上气氛有些压抑,周行来到医院后,见到了胡哥的妈妈,虽然满脸憔悴,还是强打着精神跟周行打着招呼。
“阿姨,您别客气,我就是来看看,有能帮得上忙的,您尽管开口。”周行心中感慨,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其他的都还好,就是这孩子,自从手术室出来,就不理人,我担心.......”阿姨说着眼泪就开始止不住。
周行跟蔡衣农好一阵安抚,这才缓过来。
进入病房,胡哥双眼无神的盯着天花板,甚至都没有注意到周行跟蔡亦农的到来。
周行轻轻拍了拍胡哥的手背,原本许多安慰的话到嘴里,却一句都说不出来。
有些事情没有亲身经历过,是无法体会的,周行甚至再想,假如他有一天遭此劫难,能不能扛过去?
“小胡,你一定要振作起来,【射雕】剧组还在等着你呢。”蔡衣农知道,此时胡哥最担心的就是,他再也不能演戏了。
胡哥的眼泪再也忍不住,倾泻而出:“亦农姐,我恐怕再也演不了戏了,趁着还没拍多少,您还是换个主演吧。”
“不换,没有你,哪怕这部戏夭折了,我也不会换人。”蔡衣农态度坚决。
周行叹了口气:“小胡,现在医疗技术很发达,只要你配合治疗,一定能好起来的,去年拍【霍元甲】的时候,我从高台上摔来下,当时浑身动都动不了,还以为自己残废了,现在不也挺过来了吗?”
胡哥情绪再也控制不住,握着周行的手嚎啕大哭:“周大哥,我真的好怕,当时我恨不得自己直接死掉算了,可是我不能死啊,我死了,我妈妈他们怎么办?”
周行任他发泄情绪,有些事情,哭出来,也就好了。
第一百五十二章 爱情呼叫转移。
周行在魔都待了一个礼拜,胡哥的状态也有了好转,这才回到京城。
不出所料“东京审判”票房扑街了,三千万投资,结果内地票房还不到一千五百万,可以说是赔得血本无归,不仅仅是票房,口碑也不咋地,虽然这部片子不乏亮点,不过缺点同样明显,自然少不了被骂。
不过周行见到高群树的时候,他倒是没有太过沮丧,甚至还有那么一丝丝的解脱。
“怎么样?在这里还习惯吧?看你气色还不错啊。”周行略带调侃的跟他打了个招呼。
高群树摊开手,叹了口气:“不然呢?整天苦着个脸,票房就能高点?死个明白也好,以后再找机会翻盘吧。”
有些人注重结果,有些人注重过程,显然高群树是前者。
“哟,聊着呢?”anli拿着一堆文件敲门进来。
“哇,anli姐,你这也太夸张了,公司才运营几个月,就有这么多项目?”周行惊讶的问。
anli笑骂道:“你以为呢?现在这个圈子,最缺的不是演员,也不是项目,最缺的是钱啊。”
随着这些年,内地电影市场的兴盛,整个影视行业的从业人员也在迅速提升,其实从这些年艺校的报考人数就能看得出来,许多家长甚至已经把艺考当成了孩子的另一条出路。
不仅仅是新人的加入,许多之前热衷于拍文艺片的导演,也都纷纷投入拍摄商业片的行列,这种情况有点像改革大开放之前,你穷,我也穷,大家也就安于现状了,可是当看到一部分人先富了起来,难免就会有人想,他们行,我为什么就不行?
不过这些拍文艺片的导演,在圈内还算有点名气,可出了圈子,那些投资人就不认这块招牌了,能拉到投资,成功转型的少之又少。
周行的“知行影视”虽然规模不大,不过毕竟挖掘了【疯狂的石头】,榜样的力量总是无穷的,所以有不少独立电影人来寻求投资,当然,这里面有很大一部分都是不太靠谱的。
anli手里这些文件都是经过层层筛选,才能出现在周行的办公桌上,已经是很少一部分了。
“盲山?”周行记忆中似乎03年有部电影叫做“盲井”,立马来了兴致,翻开文件夹一看,果然是同一个导演。
如同盲井一样,这是一部压抑到极点,同时又真实到极点的文艺片,22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