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归真(1 / 1)

仙门种田手册 放歌中子星 2118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第149章 归真

  穴乃脉气所发。

  人体窍穴,依托经脉而成,《圣济总录》中言:“今于逐脉之下,载其经穴。”从修行上看,可以将窍穴引为人体经脉同天地交汇的节点。

  所谓归真,就是在筑基百脉全开之后,将真元延展到诸窍之中。

  现如今诸界之中,将人体窍穴分为三类,一为依托十二正经的正穴,二是依托奇经八脉的奇穴,最后是不属以上类别的阿是穴。

  于是按照凝聚窍穴真元的类别,归真又能分成三个境界:化穴、抱扑、真一。

  陆渊盘坐在小院的蒲团上,闭着眼睛,感受身周的气机与灵气,一动不动,宛如雕塑。

  蒲团所在,是祖脉的正上方,灵气最为精纯绵密,供应稳定,是突破境界时的首选。

  经过一段时间的苦修,陆渊百脉俱通,卡在筑基与归真境界的边缘。

  越过去,就是另一个境界。

  筑基和归真之间,没有本质的区别,所以越过这道门槛本就不算很难,即使是普通修者,也少有进了筑基却停在归真境界之前的。

  而对熟读修行知识、资质又达到诸界上限的陆渊来说,跨过去只是一脚的事儿。

  真不比捅破层窗户纸更难。

  辰皎在小院里注视陆渊,明知破境只是时间问题,毫无悬念,却还是及时关注他的气息、真元。

  万一真的有些状况,也能及时应对。

  在她的感知之中,丝丝缕缕的灵气从外界没进陆渊的身体中,在吐纳之间,以极高的转化率成就真元,要将经脉中最后一点空缺填满。

  蓦地,她拧起眉头,侧耳细听。

  有微风乍起。

  这风无根,找不出起风的因由;这风又变化的极快,方才还像是刚起于青萍之末,转眼之间便已在池塘中荡起微澜。

  等到疾风啸聚之时,起风的根源才显露出来。

  是陆渊。

  纵及上下百尺,横至左右八方,灵气如奔腾的江河,朝着一个方向不息涌动,携着迅猛的气流,掀起一阵不竭的流风。

  而流风的终点,就是陆渊。

  每个境界都点到满值的资质,终于显露出它不同寻常的地方。

  三项资质之中,灵根代表吸纳灵气的速度以及转化为真元的效率,常人突破,身周灵气虽受波及,可也不过是缓缓流动,似涓涓流水,润物无声。

  但陆渊这里,则是滔滔大江,每一秒吞纳的灵气,都远远超出寻常修行所需。

  他的身体就像是突然出现在灵气海洋之中的无底洞,只进不出,形成一个巨大的漩涡。

  直到现在,小世界仍可算是无源之水,不能够自成循环,灵气都由界河沙孕育。

  但是随着陆渊的吞吸,小世界的灵气浓度不仅没有半点降低,反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浓。

  与之对应的,是天幕之外,界河沙的飞速消耗。

  一片又一片金色的海洋化作雾气,渗进天幕之中,变成灵气、土壤、地气…乃至砂砾和风。

  世间万物,都在缓缓变化。

  大地难以抑制地扩张,同陆渊一样,小世界也似乎即将迎来一次全方位的蜕变。

  红色沙海的沙砾在流动,灼热的地火从地下喷涌而出,在沙海中钻出几道缝隙,附近的红色沙砾板化、结晶,最终融化。

  数个沸腾的岩浆池逐渐成形,不时有深蓝色的地火倏忽冒出,复又消失。

  寒潭外表没有生出如此巨大的改变,但是原本能够生活在旁边的一些阴性灵植上,却已经覆上了一朵朵深蓝色的霜花。

  恰好有气流卷过,于是这些灵植从根到茎,再到刚刚绽出的花苞,都在刹那之间崩散成蓝色的冰雾,然后被风吹散,消失不见。

  曾被放养在此的鱼、以及作为饵料的水草,也都不见了踪影。

  而在北方,也有轰鸣骤然响起。

  风谷两侧的岩壁上,有土壤簌簌而落,有尘土腾起,有零碎细石弹起落下,往复不休。

  地面在震颤,似有万匹战马齐声而动,在大地上掀起隆隆的滚地惊雷。

  震颤来自风谷,取自临风界的罡风于此壮大,奔腾,狭小的空间似乎已经难以通纳下这奔流于天幕之下的瑰魄。

  百里风谷下,似乎压着一头翻滚不休的巨龙。

  滚滚烟尘乘势弥漫,欲要朝南侵袭。

  如果冲到小院附近,说不定会给陆渊增加一点难度。

  于是辰皎素手抬起,朝北挥了一挥。

  鸣停啸止,雷震平息,百里尘烟俱散。

  罡风仍在咆哮,却已经难以在风谷之外掀起哪怕一丁点儿的波澜。

  陆渊所在,已经染上一层淡淡的紫色,那是灵气浓郁到一定程度之后,产生质变再极度凝聚之后才会产生的颜色。

  灵石中蕴藏不少灵气,比起空气之中的灵气更易吸纳为修者所用,但陆渊没有拿出一块。

  因为在诸界最顶级的灵根面前,这些细枝末节已无区别。

  不管有没有大量的灵石,陆渊都能任意吸纳足够所需的灵气。

  而他的体质,更决定了他的真元质量都远超常人,所以才会有如此之多的灵气聚集在他身边。

  除了紫色之外,还有一缕金色混了进去。

  十只小毛团子不知道什么时候来到陆渊附近,在它们身边,是长河般的赤色流明。

  一团一团的大日真火裹挟赤色流明混进了灵气堆里,一同被陆渊吸纳进身体。

  陆渊对此一无所知。

  他正将筑基境界的真元凝实压缩,再尝试在窍穴之中填入真元。

  如果说炁像是雾,那么筑基境界的真元就像是水,归真境界的真元就是重水,能发挥的效用有着巨大的区别。

  陆渊不能归于普通修者之列,托满值体质的福,他的真元、神念要比同一境界的真元凝实的多,不然也难以同当初的英招交手。

  有着太华前辈突破的经验为指导,又有着绝佳的资质,这对陆渊来说并不难。

  片刻之后,一个小小的真元漩涡,出现在他的印堂穴之中,缓缓流转。

  是金色的。

  不知何时,他百脉丹田之中的真元,已经尽数变为金色。

  风停了,代表灵气的那抹紫色也消失不见。

  陆渊睁开眼睛,视线与坐在门槛上的辰皎相接。

  她眼里有欣慰的笑意,有些俏皮地伸出右手,比起一个大拇指。

  “动静真不小,感觉怎么样?”她说。

  陆渊同样比出大拇指,仰脸直笑:“没察觉到任何负面影响,感觉棒极了。”

  ……

  ……

  距离芒山发生的那场战斗,已有三月之遥。

  在这期间,流匪没有再次袭击芒山,但青都界各处都传来有小宗门被攻打的消息。

  据幸存者描述来看,流匪们似乎在以一些不大的宗门为对象演练,以熟悉战舰的操纵、战术以及各项器具的使用。

  “唉,没想到好不容易趁着琼墉师姐来换岗的机会,回太华一趟,陆师兄居然不在!我问了一圈儿人,居然没有一个知道他去哪儿了的。

  你说这奇不奇怪?偌大个人,跟蒸发了一样,完全找不见!”

  至今想起,唐荼都有点摸不着头脑,太华弟子出宗连半点痕迹都没留下,任务处那边都找不到。

  这情况,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