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7 章(1 / 1)

我在西北开林场 二马示羊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我绕着说,没用。”

二婶也学着冯宇胡搅蛮缠起来。

“你要白干了,我明天就进城给浩子换大门市,跳过浩子直接找安悦。”

冯宇脖子一梗,谁怕谁呀。

“你这混娃别乱来,他们俩小日子过的不错,你别瞎掺和。”二婶急了。

小静笑着说道:“二婶,我哥逗你呢,他上次就说过,不掺和浩子家的买卖。”

“车都买了”

言外之意,冯宇这混娃可是有前科的。

“那不一样,您放心吧,我哥心里有数。”

“他有个”

二婶刚要开骂,小静接到冯宇的眼色,说道:“二婶,我哥给钱,你和我妈就拿着吧,就当给他存着了,反正他这沙窝子也不知道怎么样呢。”

绝杀,不管是对二婶还是冯宇,小静发动了无差别绝杀。

冯宇这个郁闷啊,不过还是摆出了笑脸:“我看小静说的对,这里要是能赚钱,你们就花着,权当我孝敬你们的。

要是不挣钱了,赔光了,那我只能靠你和三婶帮我张罗媳妇了。”

二婶无言以对,想反驳都不知道说什么好。

冯宇趁热打铁:“那你和我三婶就在厨房这边吧,三叔也帮小静看着点,小静以后还得操心萱萱上学的事,二叔帮我看着点沙地那边。”

冯宇说完,给小静递了个眼色,兄妹二人就拉着二婶回去了,这事也算是定了下来,不过冯宇可没说给他们工钱多少,说多了,怕他们不接受。

那三家人也很卖力,因为他们知道,要干的活都在玻璃温室里摆着,栽完树苗,也就没什么活了,所以干的都挺起劲。

期间娜泽尔来过几次,检查了之前栽下去的树,发现成活率高的惊人,几乎不需要补种,都不知道该感叹自己的技术,还是冯宇的运气了。

忙活了一个半月,这一茬整颗移栽的树苗全部移栽完毕,沙柳等需要剪掉枝条,用插条法栽种的植物,需要秋季进行栽种。

等种子种下去之后,整个春忙算是过去了,接下来就是巡巡林、浇浇水的悠闲日子。

冯宇对这一个春天的工作十分满意,按照他的计算,等秋季完成插条种树,他租的十万亩沙漠就有三分之一的面积都被绿化了。

也就是说,只需要三年,他就能完成全部十万亩的绿化。

但其实这个数字可以更快的,因为再往西的沙漠中干旱缺水,那里就不适合种胡杨这种对水源很依赖的树种。

届时就不再需要那么多就连苗木都十分占地的胡杨,能种出更多的其他树苗。

而且冯宇也不准备死守玻璃温室这点苗木产量,他完全可以把不需要温室培育的树苗种类放在室外进行。

42 禁止拍照

这也是娜泽尔跟他提的。

不过今年一切都是从零开始,冯宇也就歇了那份心思,没多折腾。

第一年,算是磨合,等培养出几个熟手之后,他才会考虑扩大的情况。

第二年,就要走向正规了,在室外搞育苗地,把可以在室外培育的树苗转移到室外去。

而且这第一年,也是他观察甘木功效的一年,动作必然不能太大。

什么叫大动作,某昆虫森林两年多种树上亿棵、绿了一百四十万亩才叫大动作呢。

按道理讲,冯宇觉得自己的团队跟他们比,机械化程度高到爆表,就是规模和人员小了些。

不过冯宇也知道,摆在他眼前的难题,现在已经不是种树了,因为用不了三年,自己这片林子也就成了。

他现在需要的是,探索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说白了,也就是要考虑怎么变现,要不然光靠用爱发电,他剩下这五千万也闹不出多大的响动来。

当然了,就算现在这些树,好处也是有的。

树苗们密集的栽在玻璃温室的时候,冯宇就能收到少量的生命能量了。

等树苗移栽到自然环境中的过程里,生命能量的提供消失。

三天后,移栽之后的树苗提供的生命能量就再次出现,并比在玻璃温室里的时候增加了很多。

七天后,小树苗们提供的生命能量达到了最大值,只能等它们慢慢成长来增加单株生命能量供给上限。

这也就是说,普通树木移栽需要的半个月的缓苗期,甘木培育的树苗仅仅一周就完成了,不得不让冯宇感叹甘木的强大。

虽然冯宇到现在为止,还没感受到上次坐飞机出现的生命能量蜂涌入体感觉的百分之一,但就这些树苗,也给他提供了不少的生命能量。

他现在的感觉就是,只要他按季节穿搭衣服,不神经病一样冬天穿着半袖出去玩雪,那么周围的自然环境对他的影响就不大。

伴随着生命能量吸取,他感觉自己总像是呆在很舒适的温度和湿度的环境中,空气中的氧气就像增加了一样,让他觉得浑身有劲。

当然了,这些都是生命能量带来的一些感知上的错觉,就算他觉得自己吸入的每一口空气都是带着植物清香的纯氧,他也不会氧中毒。

最神奇的是,这种感觉并不影响冯宇的自身感知,他各方面的感觉甚至比以前更加敏锐了。

“我的天呐,爸,这都是你们种的?这变化也太大了。”

车刚拐下秀水农林的水泥路,车上放暑假回来的王丽就大呼小叫了起来。

此刻的水泥路两边上,是几排小树苗,虽然还不算高,可清脆的绿意,在这条以沙黄色为主色调的公路上,实在有些讨人喜欢。

车子是冯宇的大唐,开车的是哈力克。

现在天气太热,冯老板每天不是游泳池就是卧室,懒的到处跑,也不怎么用车。

春天忙完那一阵子之后,工作就轻松了,三家人轮流休假,有事的办事,也不耽误活。

那个时候冯宇就跟王顺义说过,他家孩子暑假了到这里呆着也没问题。

至于另外两家,巴图尔大叔一家人都在这里,而另外一家的孩子已经结婚了,有自己的家,除了放假的时候过来看看父母,平时很少过来。

也就是王顺义,闺女还在读大学,他们两口子都在这里住着,闺女回家、家里肯定是没人的。

他们现在也有钱了,不想自家的姑娘假期打工,毕竟离的太远,他们也担心,怕闺女吃亏学坏。

冯宇这人虽然好说话,不过也是有要求的。

他们这三家人,除了哈力克平时摆弄手机外,剩下的都不怎么使用智能手机,王顺义两口子也是如此。

所以,除了路边偶尔有人停车拍照之外,也没人到秀水农林这里拍照片录视频。

为了阻挡好事者,冯宇硬是在水泥路的路口修了个没什么卵用的自动感应门,除了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