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头冲了,这次冲的更猛。
他怕的向来都不是被喷,而是不想明知事不可为而为之。
他的能力就在秀水农林,所以他只要让这个范围内的人过得更好就好了。
那些容易被错付的事,他不想参与。
尤其是王涛自己也有能力做的前提下,还总是想拉他入伙。
冯宇不想过分的去恶意揣摩一个人,但他可以选择拒绝。
……
“原来是这样。”
王涛若有所思的点头,随后又说道:“可你我都知道,就算没有你这边的这套系统,以后也是会出现这种模式的。
这是趋势,是无法避免的,想要走得更远,企业都会在竞争中慢慢适应和改变。
现在的企业实行的都是现代企业制度,核心是人的业务能力,真正不可取代的岗位上的员工都是靠业绩、也就是自己的能力吃饭的。
就算我现在没见到你做的销售网络的管理系统,但我相信那也一定如此。”
这点冯宇无法辩驳,因为确实如此。
“其实就算没有这种基于智能物联的管理体系,你所担心的事依然每时每刻都在发生,这也是无法避免的。
在这点上我跟你的看法正好相反,我也不反对你的观点,那种企业永远都会有。
而消灭他们的、或者说让企业在竞争中出去芜存菁的,也正是更好的机制下的竞争。
举个例子?按你如今在软件工程领域的能力?如果有不同的这两种企业,你应该也会选那个更能展现自己能力、而不是充分压榨每一分工作时间的企业吧。
那么长此以往?这两家企业自然而然也会因为人才的流失和吸纳能力而渐渐拉开差距。
我相信?最终大部分人都会明白其中更深层的道理,毕竟现在人的性格和三观?跟以前的人是不一样的。
人才、技术的流动和竞争才是根本,而不是企业的运行机制?那只是辅助程序。
实话实说?我最终的目的就是验证这套机制的可能性,进而全面了解它是否能为巨匠集团带来根本性的改变。
巨匠集团太大了,对它做任何改变我都必须谨慎再谨慎,这就是我的目的。
而我相信?只要这个模式在我们这些行业代表型企业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那么之后的企业,就算是为了避免舆论的口诛笔伐和员工心理落差所带来的跳槽风险,也会尽量的避免你担心的那种情况。
示范作用和对比是很有效的,也是很有必要的。
我觉的如果一个改变无法避免,我们至少可以尝试去引领它、诠释它?在人们认识它的时候,就了解它的定位。”
王涛的这些话说在实践中说不说得通冯宇不知道?但他对于这些顶级企业家说服人的能力是佩服的。
不过可惜的是,冯宇就算觉得王涛说的有道理?但是他也没必要去做。
因为他的核心不是巨匠集团,甚至不是秀水农林?而是甘木的诉求。
所以冯宇还是委婉的拒绝了?不是因为王涛开出的条件不合适?也不是王涛说的没道理,而是他懒得去做,就这么简单。
多余的冯宇也没说,而是跟王涛聊了些家常。
比如说自己家的猫猫狗狗、现在的两个宝宝和即将到来的宝宝,一天的各个时间都会做些什么事。
显而易见,他没有那么多时间去搞一家企业,王涛如果想要这套技术就为技术开价好了,没必要总是拉他入伙。
而王涛也说出了自己的无奈,他怕方向偏了,做的越多就越错。
除了技术能力之外,一家公司的发展最终还是看带头人的眼光和选择,也就是对大方向的把控。
当一个技术相对成熟的时候,产品经理就很重要,因为最终销售的并不是技术,而是产品。
同一种技术可以变成价格不同、定位不同甚至使用途径都不同的产品,但到底哪个产品能被市场接纳,才是更重要的。
当然,这个比喻不包括那些很牛的黑科技。
但是黑科技只是偶得,是不可控的,而好的产品却还是基于产品经理的选择而设计出来的。
套用到智能物联体系中来,这种基于荭萌核心的系统能做的人很多,
但花费不大、参与人数不多、甚至连固定团队都没有却能做出来好用的成品的,就极其稀少了。
用王涛的话说,他更希望的是冯宇能为智能物联系统把关,而不是在冯宇这里得到技术。
其实这不难理解,大企业高新聘用的顶级管理者的价格往往都是让人瞠目结舌的数字,而这些人有些甚至不是本行业的人。
显然,此刻的冯宇在王涛的眼里,相对于他计划中的新公司就是这么个不可或缺、值大价钱的人。
其实对于新公司的盈利能力对于他来讲也不是有多值得期待,
他更想让冯宇亲自打造这个体系,验证得是冯宇带着秀水农林走的这条路,是不是也适合巨匠集团。
355 新项目达成
如果要说的更简单点儿的话,那么就是在王涛的眼里,冯宇和他的秀水农林体系算是值得巨匠集团借鉴的前进方向。
现在他想知道巨匠集团是不是也可以走这个方向的路。
但找别人掌舵,他怕在根本上就偏离了这个方向。
因为冯宇之前根本没管理过企业,他对企业的管理完全是没有所谓的行业经验和基础、通过自己的实践摸索出来的路。
王涛不认为现在职场的老油子和新丁能把控好这种方向。
再说冯宇就在眼前,他又何必再去舍近求远,去找那么一个可能合适的人呢。
他其实也没多忙,相对于预期收益来讲,他完全有时间和动力慢慢说服冯宇。
那些成功的大佬们说太忙云云,是因为他们的所谓的忙,也包括类似的这种扯皮。
有些可能还包括打高尔夫,毕竟没人比大佬们更懂打高尔夫。
而且冯宇真的不懂商业么,反正这种说法王涛是不相信的。
看看现在的秀水农林,从企业结构、日常管理、股东构成、投资战略等等,又有哪项不是蕴含内在逻辑的。
在他看来,现在的秀水农林表现出来的与众不同的东西,都是值得深思的。
……
方玉堂算是看出了老朋友对这件事的执着,也开始插科打诨的参与到了聊天中来。
不过他把二人之间的说服和推脱变成了平常的聊天,在二人的看法中找一个他们都能接受的平衡点。
很显然,相对于两位硬核的技术老总,方玉堂对于聊天和去差异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