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1 章(1 / 1)

我到仙界建仙山 心君君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真从未见过如此能以泪释情的掌门,而且还是这个睥睨天下的强者。

简称,能哭仙术。

这一夜就这样,南宫雁边哭边喝酒。

兴起之时,方浪借着微醺,心里感慨万千,回想穿越之事,有点感慨人生之无常。

随即为自己吟诗一首,聊表心境。

怎奈,他还未抒发情感,一旁的南宫雁又是嚎啕大哭,直接破了他的心境。

“老弟,好诗好诗啊!你又道出了我的心境。”

“这首诗是不是特地为我写的。”

“谢谢你,徐老弟。此生有你一知己,死而无憾。”

方浪心里吐槽:“我谢谢你啊。谁为你写,你能不能正常点想事情”

翌日午时。

仙剑宗一众长老因为宗里还有很多事需要处理,所以前来辞行。

再有月余,便是仙剑宗立派第四千个年头,将举行一次盛大典礼。

宗里还有很多事情需要筹备,不可久留天山,便与方浪辞别回宗。

两派拜别于天山脚下。

而南宫雁眼睛有点臃肿的与方浪告别,毕竟哭了一夜,还未恢复。

令狐荣大长老作揖道:“告辞了,徐掌门。”

“过些时日,便是我仙剑宗千年盛典,届时会下发请柬,还望徐掌门百忙之中可以抽空前往,我等恭候大驾。”

“如今你我二宗不分你我。”方浪回道,“仙剑宗千年之盛会,贫道一定与飘渺宫、神鹰门掌门一同前往恭贺。”

“就此拜别。”

“徐真人留步。”

“徐老弟,我在仙剑宗等你。”

“好。”

一众两千仙剑宗弟子在南宫雁带领下,一跃而起御空而去。

为显尊重,方浪目光相送,直至他们身影消失于天边。

带着一众弟子回山。

方浪坐于紫凌大殿之上,身心畅快欢愉。

如今四派结盟,声势浩大,传遍东福。

很快,这消息也将传遍整个东荒大地。

天山自此无虞也。

可稳步发展,步步为营,在百年内成为第一大派,第一仙山,只不过是时间问题。

就整个天山而言,弟子人数还有所欠缺,各境界的强者也还缺少很多。

一众弟子虽然进境一日千里,但道神,金神境高手只有寥寥数人。

还不够。

不过这事也急不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还是得多储备丹药,赚灵石。

随着天山日益壮大,每日所耗丹药甚多,以后可以说是会到庞大的地步。

所以这灵石和丹药需要准备的足够充足,最好是存他个几方仓库才好。

不管是何品阶,只要材料充足,丹药就是源源不断。

紫凌殿内。

“方勇。”

“弟子在。”

方浪吩咐道:“你去百里药坊走一遭,传为师意思,即日起,八大家族尽可能多搜集一品二品材料,有多少要多少。今日起,为师要日夜炼丹不息。”

“是,师父。弟子即刻下山。”方勇接到任务后立时走出了大殿。

“向缨、寻墨、李琴、应画。”

“弟子在。”

方浪:“之前你们所说计划可以开始了。”

“是,师父。”向缨拜道,“我等四师兄弟立时前往各地,开始计划。”

四人随即也走出了大殿,前去清扫魔炎宗各域眼线窝点。

“叶平。”

“弟子在。”

方浪随手唤出《浪经》手迹孤本,道:“这是为师所著《浪经》,你且下山一趟,找墨坊抄印。为师要五万本。”

“《浪经》?”

“师尊所著!”

“绝对是天山瑰宝的存在!”

“弟子领命,即刻去办。”

叶平收起《浪经》,随即退下。

“林小力。”

“弟子在。”

方浪唤出弥天瓶,道:“拿此方圣器,每日道钟响起时,你务必持此瓶前去钟楼,聆听道钟。度化凶兽。”

“弟子领命。”林小力双手小心翼翼接过弥天瓶,神色郑重。

“其余弟子抓紧修炼,不得懈怠。”

“是,师尊!”

半个月后。

紫凌阁内,方浪笑看两个大仙鼎一颗颗的跳出丹药。

九阳仙鼎和乾坤仙鼎。

一个炼制一品极品丹药。

一个炼制二品极品丹药。

共性,一键启动。

连日来,两大仙鼎日夜不息,从未断火。

丹药炼完一炉,接着第二炉,不曾断绝。

如今不仅是八大家族备货充足,天山之上同样是十分充足。

为此,方浪特地命人打造了一方丹阁,专门用来储存丹药用的。

同时让殷天冥寻些弟子负责轮班看守。

此时,那一方丹阁内,堆满了各类丹药,满满当当,快没地方放了。

以至于,方浪已准备再建一座更大的丹阁。

这丹阁最好是二三十层的,每一层占地必须大,这项工程,方浪交给了田心、林昊、周凡等八大家族弟子,让他们务必在最短时间内建造完成,无论花费多少灵石。

方浪只对他们提出了一个要求,“要大”。

本尊就喜欢大,任何事。

另外,《浪经》问世后,五万装订成册的本本已放置藏书阁。

他天山弟子人手一本,要求每日至少需要看上一个时辰,不能懈怠。

同时,一月一考,必须倒背如流,一字不差。

在众弟子接触到《浪经》后,无一不被方浪的惊天智慧与才华所折服。

这经典每一字每一句堪称绝世!

就算当代修仙界大儒恐怕也比不上师尊啊!!

在两千多弟子之中,不乏有很多有才学之士。

他们从小努力上进,文武双修,富有才学。

只不过,与眼前的师尊相比,差的太远太远了,荧荧之光比皓月。

师尊是一代文曲星。

师尊是一代诗仙。

师尊更是一代大儒。

师尊是天人。

所有弟子,无一不对他打心底的崇敬,无一不对他崇拜万分。

他就是天下所有修士的标杆,是所有修士努力的方向。

师尊

《浪经》吸取了四书五经之名句经典。

句句都蕴含着大智慧。

就算终其一生,日日参悟,也未必能全部参透。

真的是越看越爱不释手。

越看越上头。

而且里面有很多经典,弟子们一时无法无法参透,需要师尊亲解。

看着一众徒弟如此孜孜不倦,方浪心甚慰啊。

我天山果然不是武夫团体。

仙阁前,方浪盘坐于一方辇座上。

两千余弟子席地正襟盘坐,正在聆听方浪传道受业解惑。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这句话的意思是,天所赋予人的东西就是性,遵循天性就是道,遵循道来修养自身就是教。”

一弟子起身拜道:“多谢师尊赐教。”

再一弟子起身恭问道:“师尊,浪经里有一句,名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

方浪道貌岸然道:“这句话的意思是”

解释完,改名弟子恍然大悟,连连拜谢。

一场传道受业,方浪道点收获了不少。

每教导一名弟子便可获得10道点,一个人每日可获取一次。

如今天山坐拥两千弟子,若每日花点时间聚集教导,那一日就有几万道点。

以此类推,如若以后天山有万名弟子,那就不愁道点了。

甚好,甚好。

随后,在方浪讲到一半时,一名弟子急匆匆来见。

“师尊,万域石坊灵族长前来拜见,他说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