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89 章(1 / 1)

医者无眠 真熊初墨 2000 汉字|19 英文 字 4个月前

暂停键,手游业务量暴涨,业务繁茂,但李逸飞还是把口罩以及陆续购买的防疫物资送给华西为重。

捐赠仪式很简单,说是仪式,其实只留了两张照片以为留念。

李逸飞不缺钱,也不缺名,这些对他来讲都没有意义。

他想看到天河市春暖花开的那一天。

捐赠完物资,负责联系的华西师弟一再保证肯定会一枚口罩都不落的跟随最近一批支援天河市的医护人员赶赴前线。

四川省第五批、华西医院第三批支援天河市的131名医护人员已经集结完毕,准备赶赴天河市,参加总决战。

有前期支援的医护人员反馈意见,最近一批医护队伍里,有华西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重症医学科、感染性疾病中心、急诊科、心脏内科、神经内科、肾脏内科、内分泌代谢科、消化内科、老年医学中心、中西医结合科等科室的人员。

其中医生30人,护士100,工程师1人。

一名工程师混在医护人员的队伍里,显得格格不入。

但他很重要。

与之前派出的两批次医疗队不同的是,在第三批医疗队中配备了专业的后勤工程师负责氧气的供应工作。

连医院的医生、护士都不认为氧气有多“重要”。

不是说氧气真的不重要,而是医院的墙壁管道里随时随地有无穷无尽的氧气。哪怕是不方便的地方,也会有氧气筒的存在。

但是在天河市,面对崭新的形势、困境,氧气被提到一个极高的高度。

随行带着一名工程师,只要有需要,氧气就能跟的上,这是华西医院前两批次支援人员提出来的意见与建议。

一切都在摸索中渐渐转入正轨。

前期骤然被打懵,医疗挤兑、物资匮乏、人员紧张,一切混乱不堪。

短短十几天的时间,混乱的状况已经理顺过来。

或许对于普通人来讲这个速度太慢,可对于前线浴血奋战的医护人员来讲,已经全力以赴。

李逸飞捐赠了物资后并没有离开,而是看着最近一批华西医护人员奔赴前线的告别仪式。

红色条幅上写着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赴鄂青年突击队的字样。

条幅左手是一面鲜红的五星红旗,右手边是青年突击队的旗帜。

131名医护人员以及工程师身穿统一制式的红色外衣,戴着口罩,留下这一批次人员的“全家福”。

在此之前,华西医院已经有162名医护人员奋战在天河抗疫第一线。

一批又一批的人奔赴火线,天河市的情况却没有好转,包括李逸飞在内的所有人都有些心焦。

从抗洪救灾到汶川地震,再到玉树地震,每一次天灾面前解放军和医护人员赶赴前线,总是在1周左右就能听到好消息。

但这一次不一样。

李逸飞的心头没有因为公司的年报靓丽的数字而喜悦,更多的则是阴霾笼罩。

又一批人驰援天河,要是还不行怎么办?

大年夜,华西就派了第一批支援天河市的医疗队,随后一批一批人赶赴天河,连个好消息都没有

他默默的看着华西第三批医生护士上了大巴车,赶赴机场。

一辆辆大巴车上满是红色身影,下面送别的家人们依依不舍。

希望一切能早点过去。

希望心头的阴霾能尽早散去。

希望今年疫情过后,自己可以在蓉城跑一次全马。

李逸飞默默的注视着华西医院第三批医疗队上车,大巴车缓缓驶离,消失在视野之中。

冬季的校园安详宁静。

校园里那只慵懒的肥猫在墙角背风的地儿晒着太阳,李逸飞蹲下,看了这只猫很久。

应该不是自己上大学的时候从川大来华西校园看见的那只猫,但李逸飞宁愿相信它是。

肥猫懒洋洋的看了李逸飞一眼,闭上眼睛继续晒太阳。

疫情对它没有任何影响,一切都像是从前,在晚冬的中午,暖阳高照。只是校园里空空荡荡,一批又一批的医生护士去了湖北,白衣执甲,逆行而战。

希望他们在天河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一切顺利,希望自己带来的物资能帮的上天河人民一点小忙。

李逸飞看着肥猫,渐渐出了神。

不知过了多久,肥猫慵懒的叫了一声,来到李逸飞面前要吃的。

李逸飞摸了摸身上,大窘,伸手想要摸一下肥猫,告诉他自己这次来的目的。

可是肥猫并不谅解,它张大了嘴喵的一声,嫌弃的转身迈着懒洋洋的步伐去找吃的。

李逸飞笑了下,站起身,目送肥猫离开。

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不久之后,这里依旧满是青春的笑语,肥猫慵懒的晒着太阳。

1092 摘胸牌

郭儒明带队拍摄了很多天河市的画面。

情理之中,意料之外,天河市的情况迟迟不见好转,漫天阴霾依旧,冬雨胡乱的拍打,仿佛老天在讥讽这群不自量力的、想要人定胜天的人们。

今儿,预定好去胡明胡主任那录制。

但是来到医院,郭儒明却看见胡主任垂头丧气的坐在办公室里,眼睛有点直。

“胡主任,您这是……”郭儒明很惊讶的问道。

从时间上来讲,这个点儿胡主任应该穿着防护服在icu里查房,按照病情变化修改每一个患者的治疗方案。

郭儒明看着胡主任的眼镜,心里有一种不好的猜测——病毒变异,导致病情难以控制。

“院长把我胸牌给摘了。”胡主任沮丧的说道。

“……”郭儒明怔了一下,“为什么?”

“他不让我进icu,说没有他的允许我要是进去……”

我勒个去!郭儒明不解。

前线人手紧缺,全国都在支援。

而像是胡主任这种中坚骨干力量竟然不允许进icu,这是怎么了?!

“昨天我做了一次eo,出了一身汗。又查房查了两个多小时,可能是着凉。”胡主任解释道,他似乎是在和院长解释,而不是和郭儒明。

“您是生病了?”

“就是有点不舒服,不算生病。”胡主任继续解释道,“做了ct,没事。”

郭儒明顿时有些紧张。

不过随后他释然笑了笑,控制住自己的脚步,没有躲开他。

天河市草木皆兵,保持社交距离这一点所有人落实的都很好。

尤其是疑似……不能再想下去了,郭儒明生怕自己失礼的转身就跑。

icu的办公室里,医生们都在忙碌着,对讲机不时有声音传出来,那是里面的医生在和外面的医生说患者的病情变化。

大家都不怕,自己应该也不需要害怕,郭儒明给自己打气。

“没什么变化,院长为什么不允许您进icu?”郭儒明追问。

“有点低烧。”胡主任说道。

原来是这样。

“就是累的。”郭儒明道。

“嗯,就是累的,估计是没休息好。”胡主任给自己找理由。

一直都在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