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38 章(1 / 1)

医者无眠 真熊初墨 2000 汉字|2 英文 字 4个月前

铁打的身子也受不了。

像是走在卧铺车厢里,吴冕看着周围的患者,有一种恍惚的错觉。

大部分患者没有症状,或是间断低热,正捧着手机刷视频或是聊天、追剧。

看样子自己的判断多少有点小问题,吃饭都可以稍微再差一点,如果网速能再上一个台阶的话。

没有网过不了日子,吴冕感觉这就是信息时代的真理。

“钉~~~”的一声,从远处传来,吴冕也没在意,是手机声音。

“今天我们讲磁铁和磁极。”

“物体能够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叫磁性。”

“……”

一个略有些嘶哑的声音透过吵杂的人声传入吴冕的耳中。

声音不大,在吵杂的人群里并不引人注意,吴冕有些奇怪,他抬头看过去。

说话的人不在视野里。

吴冕顺着声音向前走,不断有患者好奇的看着戴着一双大兔子耳朵的医生巡视、不断有其他医生和吴冕打招呼。

转过一个弯,吴冕见一个中年女人端坐在床头柜前,双臂撑在柜子上,举着手机正在讲课。

初中物理虽然已经过去了十七年,但吴冕还是记得每一个字。

和自己记忆中不完全一样,估计是教材有改动。吴冕只是好奇,这得多大心,才能在方舱医院里上课。

不对,是上网课。

女教师看起来还好,记录中的体温、血氧饱和度也没有特别的离谱,属于轻患。

她的表情很专注,就像是台下坐着学生,自己正在讲课,甚至没发现戴着黄色大兔子耳朵的吴冕经过。

讲课的时候女教师说话尽量平稳、温柔,没说完一大段话后,才会扭过头用力呼吸。

患者的血氧饱和度低,说实话吴冕并不建议她讲课。

但路过的时候吴冕却没有阻止,而是好奇的看了一眼她的手机。

真是……心大。

只看了一眼,吴冕便去观察其他患者,听负责该区域的医生汇报患者情况。

查完病房,与方舱医院的章院长说了一声,吴冕换衣服离开。

不到24小时,方舱医院似乎度过了最危险的时间段。

整体看起来还算是平稳,没有发生最坏的、需要吴冕脱下防护服变成患者维持秩序的情况。

看样子还是自己想多了,吴冕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手里拎着一瓶矿泉水,不断一口一口抿着。

尤其是最后看到的那名在方舱医院上网课的教师,让吴冕感受到一股子莫名的安慰。

真想知道屏幕对面的那些小崽子们是怎么想的,会不会有人逃课,会不会有人一边假装听课,一边刷动漫、b站。

或许他们年纪还小,不知道他们老师是在一种怎样的环境下坚持讲课。也许用不了几年,他们就能明白。

吴冕想起若干年前的公知体的文章里说到二战结束后的废墟上,德国的老师还在给孩子们上课的文章。

无论真假,公知体的文章讲述的是战争结束的废墟。吴冕刚刚遇到的那位老师,简直就是冒着枪林弹雨在给孩子们讲课。

而且这一幕除了那些孩子们之外,应该不会有人记得。

一边想着,吴冕脸上的笑容愈发浓郁,他拿起手机,打给校长。

“校长,我下班了。”

1036 人定胜天

“情况还好么?”校长的声音又嘶哑了一些,听起来有微弱的支气管哮喘。

“比想象中强了很多。”吴冕开始和校长汇报一天的工作。

做得好的地儿说的很简略,不够的地方说的很详细。

“校长,方舱医院的卫生间不够用,需要抓紧时间解决。”吴冕第n次说起这件事情,无论是和天河客厅方舱医院的章院长还是校长。

“厂家正在赶工。”校长说道。

“这么大的天河,就找不到一百个移动卫生间?”

“新的方舱医院正在建设,需要物资太多。”

“校长,现代人真不容易。当社畜,上班带薪拉屎有计时器,据说老板能掌握每个员工上卫生间的时间,到时见就火箭发射去外太空。生病住院,上卫生间还要排队,您说……”

“就你怪话多!”校长斥道。

“不是怪话,跟您反应一下前线的情况。”吴冕叹了口气,身上酸疼。

他很清楚自己是紧张、焦虑、疲惫,不是因为发热导致的肌肉酸疼。

“粪便处理要有流程,不光是移动卫生间的问题。这面估计在3-5天之内会好转,10天左右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了。”

“校长,最开始才是最难的。”

“你以为呢?要不然为什么你要去我直接同意了。”校长冷声说道。

“要不我去负责这块好了。”

“别抱怨,老老实实干活。另外,别冲动,有什么事情都能解决,千万别脱了防护服冲进去。”校长知道吴冕的脾气,他再三叮嘱道。

“校长,另外两家方舱医院情况怎么样?”

“比你这里好。”

“……”吴冕怔了一下,自己可是眼巴巴的盯着,一眼都没敢眨,怎么不信还有人比自己做的更好!

这不可能!

一定是校长的激将法,吴冕心里想到。

“我一会发给你一个视频,你看了就知道是怎么回事。”

“校长,这么快就决定建更多的方舱医院?”吴冕对着手机点了点头,继续追问道。

加大力度建设更多方舱医院,意味着专家组心里有底。

“病毒重组、变异的几率存在,但开弓没有回头箭,不想这个。”校长说道,“观察12小时,三家方舱医院都没有出现恶件,患者的配合度还是够的,哪怕有少数不满意的声音,也要抓紧时间扩大下去。”

“每个患者在医院外,都是不可控的传染源。这一点我懂,可是医护人员、后勤物资能跟上么?”吴冕追问到底。

“全国支援,现在条件可能会艰苦一点。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决定走这条路就不能犹豫。”校长反复强调这一点,仿佛在给自己打气。

吴冕清楚,校长心里也没底。

“校长,这就是一根钢丝,前面黑洞洞的,左右都是悬崖。”吴冕叹了口气说出自己心里的感受。

“吴冕,你认为病毒多久能点出来致死?”

“人群足够多的话,大约要半年,正常来讲方舱出现致死性变异的几率约等于零。校长,您别吓唬我。潜伏期超长,传染率足够高,现在我认为致死率也足够高,您竟然还认为病毒没进化完全?”

“对新病毒要有想象力。”校长深深的叹了口气,“通过现有病例分析,外省市的被传染的患者只要传染源不是直接来自天河,治愈率都很高。虽然和医疗挤兑有关系,但希望病毒毒性在降低。”(注1)

“校长,作为一名病毒专家,这已经是我能想象到的极限。”吴冕说道,“完美病毒……希望能遏制住,希望在方舱、在定点医院暂时不要发生致命性的变异。”

说到这里,吴冕和校长都陷入了沉默。

一种疾病,哪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