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3 章(1 / 1)

医者无眠 真熊初墨 2000 汉字|5 英文 字 4个月前

做完了,这位斯德哥尔摩的医科大学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的教授好像一点关系都没有才对。

“他正好路过,进去和患者说上次手术之后患者因为畏惧疼痛,肩关节活动量不够大,导致有黏连,功能受到影响。”吴冕很平淡的讲述一件往事。

这话说得对,一般骨科医生都会和患者交代类似的问题。而斯德哥尔摩的医科大学卡罗林斯卡医学院,有可能存在专门的康复中心。

像医大二院专门收购了一家小型社区医院,改建成骨科术后康复中心,这都是能理解的。

“那货说着说着,上去教患者该怎么康复。”吴冕微笑着摇摇头,“然后用力掰患者胳膊。”

“后来呢?肩关节脱位?”薛院长好奇的问道。

“没有。”吴冕道,“后来是又一次的肱骨骨折,我距离手术室还有23米远,就听到啪的一声响,然后是患者的惨叫声。”

“”

众人惊呆了。

在手术台上,硬生生把患者胳膊掰骨折这得多大的仇,多大的恨!

那是骨头,故意想要掰骨折都很难做到,毕竟人的关节是首先受力的点。除非是猛然间的暴击伤害,才会也不对,怎么想怎么不可能!

众人哭笑不得,那可是斯德哥尔摩的医科大学卡罗林斯卡医学院,是评选诺贝尔奖的地方。那么神圣的医院,出了如此可笑的事情,反差太大,所有人都不知道该怎么评论才好。

楚知希嫣然一笑,道,“路德维希教授做的好笑事情还不只有这么一件。”

“啊?还有?”

“emmm,我觉得最离谱的是有一次他做关节置换。”说着,楚知希笑着说道。

在地市级医院,关节置换可能是大手术。可要是换成斯德哥尔摩的医科大学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应该是最普通不过的小手术了吧,众人都是这么想的。

“快做完的时候打骨水泥,一般都是一边退针一边打骨水泥,然后等几分钟,骨水泥固定后就可以冲洗缝合。”楚知希说道,“也不知道路德维希教授是怎么想的,他一针头把注射器杵到底,一下子把骨水泥都打进去。”

薛院长怔了一下。

就这?

就这!

这不是一个二愣子么?

在他的想象中,至少应该是骨水泥进入静脉,最后造成肺动脉栓塞之类的罕见并发症,才符合那位教授的身份吧。

可是有上面把肱骨掰骨折的例子,楚教授还说一针到底

斯德哥尔摩的医科大学卡罗林斯卡医学院也这么不靠谱么?薛院长有些恍惚。

“然后呢,楚教授?”任海涛好奇的问道。

“然后,针头就被固定在骨水泥里面,拔不出来了。”楚知希一边说一边笑。

这种事情是那么的不可思议,即便是过了许久,大家坐在一起闲聊,依旧很难相信这是真实发生的事情。

注:闲聊上下的案例取自同一名医生,耸肩,叹气。

103 闲聊(下)

“镶在里面了?”

“是啊,骨水泥很快就凝固,结果就变成了钢筋混凝土。”楚知希苦笑道。

“后来呢?”

“哪还有什么后来,什么办法都没有,只能用凿子重新凿开。”楚知希道,“结果已经要做完的手术,又得重新开始。锤子、凿子叮叮咚咚,差点造成复合伤,这才把骨水泥给凿坏,把针头取出来。”

吴冕微微摇了摇头,“像路德维希这种医生,就属于外表光鲜,其实……用咱们的话讲,叫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哈哈~”众人大笑。

想到那位路德维希教授狼狈的用凿子把骨水泥给凿开,大家都觉得可笑。这种错误竟然也会犯,世界还真是很荒谬。

“咱们医院也有一个教授。”薛院长叹了口气说道,“博士毕业,美国归国学者,主任医师,履历够光鲜的了吧。”

医大二院的几名医生不说话了,他们都知道是谁。

“的确是,这个履历在国内肯定够用。”吴冕点头说道。

“他有一次也是做肱骨骨折手术,术后切口感染,我后来看病历,刚开始是不到1的感染灶。”

术后切口感染很常见,尤其是从前无菌意识不强的情况下最有可能出现。以阑尾炎为例,越重的阑尾炎术后感染的可能越。当然,这种情况还和患者腹部脂肪厚度及其他因素有关系。

但随着无菌意识不断增强,抗生素越来越好用,现在切口感染并不常见。而骨科,切口感染比较少见。因为骨科要预防术后并发骨髓炎,相当强调无菌操作。

“那名医生……算是教授吧,亲自换药,留引流条。”薛院长无奈的说道,“结果换了半个月的药,切口感染的位置非但没有变小,还越来越大,眼看着就要烂到骨头。”

“怎么做到的?”楚知希想不懂。

“有可能是油纱塞的太多,压力过大,血运不好。”吴冕回答道。

这也是医大二院最后会诊的结果,薛院长笑了笑,这点小事情肯定瞒不过吴老师。

“后来呢,薛院长?”楚知希问道。

“那个患者年轻的时候是个地痞流氓,老了老了脾气也没改多少。本来生病就心焦,加上迟迟不好,每次换药他都破口大骂,还威胁要杀人。结果谁都不敢去给他换药,只能……教授亲自动手。”

“事情越闹越大,最后闹到我那去。这属于典型的医疗事故,没什么好说的,准备赔钱。”薛院长道,“得到消息的第二天,我准备亲眼看看患者,好做到心里有数。咱认赔,但是不能让人讹了不是。”

“嗯,薛院长说的有道理。”吴冕点头。

“我晚上正好有个饭局,六点去住院部转一圈,准备看完去吃饭。”薛院长说道,“结果我一进病区就听到骂人的声音。当时就把事情的评级提到了s级,这患者难应付。”

“我顺着声音走到病房门口,结果……唉。”薛院长说起往事,也禁不住的叹了口气。

“打起来了?”吴冕问道。

“没有。”薛院长摇头,“我刚刚说的那名教授坐在病床前,双手托腮,一边流着眼泪一边看着患者。”

这个画面感太过于强烈、违和,连吴冕这种身经百战、从来不忘事的人都愣了一下。

双手托腮,在病床前哭,这是医生么?

“他就那么哭,患者坐在床上骂,什么脏话都有,我就不学了。”薛院长深深的叹了口气,“我看了半个小时,也说不清楚心里是什么个滋味。后来患者骂累了,那名教授也哭累了,开始换药。”

“这……也太奇葩了吧。”楚知希听傻了眼,问道,“肯定是年轻医生,没什么历练。一辈子都在读书,很少和患者接触。”

“唉,那年他55岁。”薛院长叹了口气说道。

这回吴冕都没什么好说的了,55岁的一个博士毕业、美国留学的“主任医师”,会犯这种错误!

虽然学历并不代表着能力,可是薛院长讲的这个“故事”有点离谱。双手托腮,在患者床前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