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74 章(1 / 1)

医者无眠 真熊初墨 2000 汉字|6 英文 字 4个月前

老先生找了120节火车皮,当做隔离病房。”吴冕表情严肃,“借调1160名士兵,实枪荷弹……您现在知道了吧。”

“呃……”郑凯旋从来没深入想过这件事情。

有关于伍连德、有关于鼠疫、有关于满清末年都能控制烈性传染病,郑凯旋越是了解这些事情,就越是对于这次天河市的事情心有不满。

各种节奏都要比“常识”慢了一拍,很难想象这是全国的顶级专家汇聚,群策群力拿出来的方案。

但是!

听吴冕提了一个开头,郑凯旋便愣住了,他脑海里都是几个关键词。

1月,东北,零下三十度,火车皮,士兵。

“这是最好的办法。”吴冕道,“我听范老爷子说在抗美援朝的时候,美帝也用过鼠疫,但却没有大范围传播。可您想一想,和现在能一样么。”

“要天河市怎么办?解放军进城?隔离,阻断?那是子弟兵,让哪支部队进去?结果正义,可是天河市的人呢?他们怎么办?”

“当年东北人少,还能用这种方式强行压下去。天河,一千多万人口的大城市,想彻底压住?别想的太简单了。”吴冕叹了口气,说道,“郑教授,在某种程度上来讲,这次的疫情不单纯是医疗、病毒学的事件,而是一个社会学的事件。”

郑凯旋默然。

生长在和平年代,他没有经历过吴冕说的事情,脑海里也没有类似的画面。

唯一能想到的就是《生化危机》,浣熊市的一片狼藉还有那颗核弹。

但浣熊市多少人?天河市……不对,怎么能这么做!郑凯旋一想到这里,马上纠正了自己的想法。

那不可能!

“现在所有人都左右为难。”吴冕道,“设想一下吧,伍连德老先生当时要是去上海滩控制鼠疫,怕是什么都做不到。”

郑凯旋点了点头。

吴冕说这话的角度有些怪异,他从来没想过。可仔细想,的确有道理。

“最好的办法,根本不存在。”吴冕道,“说实话,我很悲观。已经在建的火神山,正在筹建的雷神山,多几千张病床;把同济中法新城改建成重症医院,又多几千病床。

可有用么?肯定是有的,一点点熬着,怎么都要3个月才能见到效果。”

“体育馆当做隔离病房难道不行么?”郑凯旋问道。

这是他能想到的最好的办法。

“呵呵。”吴冕轻声笑了笑,“郑教授,现在是1月,天河市在下冬雨。”

“……”

“您在医院工作过,您知道走廊里都是患者,那是一种什么样子。”吴冕喃喃说道,他像是在和郑凯旋解释,又像是在说服自己,“校长也在犹豫,他比较倾向于这种方式。可患者不满意怎么办?能像伍连德老先生一样,擅自出隔离区就……”

郑凯旋摇了摇头。

恐慌的情绪是会蔓延的。

体育场,一千多患者住在里面,每一个轻症变成重症,都会增加其他人的心理压力。一个,可能没什么问题;两个呢?十个呢?

群体心理崩溃,会带来什么后果,可想而知。

“而且我们要面对的是rna病毒,一旦出现ade效应怎么办?一旦和流感病毒重组出来致死率更高的病毒怎么办?”吴冕一连串的问题问出来,拷问郑凯旋的心灵。

“吴老师,难道没有办法了么?”郑凯旋没想到自己的想法这么不堪一击。

所谓常识,顶级专家肯定想到了。之所以迟迟没做,是有更深层的道理。

“我也不知道。”吴冕忽然笑了笑,“你放轻松点,别这么紧张。”

“啊?”

“我们只是一线的临床医生,让咱们干什么就干什么。手一旦会思考,其实并不是好事。”吴冕凝重说道。

“吴老师,现在有人想怎么解决么?”

“校长每天睡不到两个小时。”吴冕道,“来之前和他视频,我看校长瘦了一圈。”

“有没有办法呢?”

“暂时没有,还在等实验室的评估。”吴冕道,“行不行,要看命。”

964 慨然以赴

这是一个死局。

直面生死,无数人有无数种选择。

或在春暖花开的海边留下自拍,得意洋洋给粉丝看;

或者早早去了欧美,躲避国内的疫情,并且在网络上冷嘲热讽;

但更多的人像是飞蛾一般,扑到天河来。

还有更多人,尽自己的能力,做着能做的事情。

欧美的口罩被买空,通过各种途径运送回国,运送到天河。

就连很落后的非洲,当地的口罩也被买空。

虽然力量绵薄,但那一颗颗的心却是滚烫的。哪怕只有一枚口罩,都在黑暗中闪烁着微弱的光芒。就是这一道道微弱的光,点亮天河的空,驱散阴霾。

鲁迅说过,

愿华夏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

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

倘若有了炬火,出了太阳,我们自然心悦诚服的消失,不但毫无不平,而且还要随喜赞美这炬火或太阳;因为他照了人类,连我都在内。

要是有一分可能,谁又愿意燃烧自己,变成那道照亮黑暗的光呢?

但遇到需要燃烧的时候,中华大地上总是有无数的人前赴后继,点燃自己,驱散无尽的阴霾。

哪怕前途再如何叵测,

依旧

义无反顾。

……

火神山建筑工地上,国家电网263名电力职工不眠不休,24个小时连续施工,医院见建到哪里,电缆就铺到哪里,绝对不让电力问题拖后腿。

全网直播火神山像是雨后春笋一般,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拔地而起,全国最多的时候有4000多万人同步观看。

虽然还面对着无数的难题,可一座大型负压新风系统的传染病医院一点点在大众视野里成型,带来的不仅仅是基建狂魔的自豪,还有信心。

施工现场4000多名建筑人员,施工监理有100多个微信群,他们作为神经元,负责传递生物电信号。

不管现场发生什么问题,都要第一时间解决。

天河的疫情,已经不是单纯的医疗能解决的,更大的社会资源、人力资源在无声无息的调动。

大年初二,面对扩散的疫情,全国医护人员重返医院,全国公务员重返工作岗位。

无数医疗队从全国各地打理好简单的行囊,飞蛾扑火一般飞奔天河。

庞大的体系开始运转,尽一切可能保障天河市几百万人的生活。

任何一个点的疏漏,都可能导致崩塌。

国内国外,不知道多少人翘首以待,等待华夏文明毁于一旦。

国内国外,不知道多少人翘首以待,期望华夏文明如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为保障留守市民生活,保障前线物资,无数货物源源不断,潮水一般涌向天河市。

由于捐赠物资数量大、来自四面八方,平常的物流追踪系统效用不大,京东物流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