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需要纸尿裤的时候了么?
马修德有些无奈。
韦大宝哭笑不得,“吴科长,不至于吧。”
“去买,女同志生理期也需要。”吴冕沉声道。
“……”
马修德和韦大宝意识到前线要面对的各种复杂事情,绝对要超出想象。
“行了,就先这样。”吴冕道,“第一批去的人员马院您一个一个通知。剩下的,您组织第二、第三、第四支队伍。”
“好。”
“吴科长,我……”韦大宝有些害怕,但他觉得自己不能怂。
“你留下。”吴冕道,“多大岁数了,一点重症经验没有,去跟着凑什么热闹。带着你去,还不如多带个护士。”
韦大宝心里一松,但旋即不服气。
自己还不如护士?!
“要身体好的。”吴冕解释了一句,“昨天开始,天河市的几家大型三甲医院绕开主管部门,公开向社会求助,你知道么?”
韦大宝摇了摇头,马修德表情严肃。
他昨天看到包括协和医院、同济医院、中南医院、省人民医院在内的几十家天河市医院,联合发布了通告。
「由于疫情形式迅猛,各医院包括医用口罩、防护服、护目镜在内的防护物资紧缺,现谨向全社会求援,公开募集防护物资。」
绕开上级主管部门向全社会求助,意味着什么,马修德这么一个老医务处长肯定明白。
这些院长肯定被逼疯了。
而从另外一个侧面表明,天河市的物资紧缺到了什么程度。
“想要按照规章制度4小时换岗,我感觉可能性不大。医护人员有缺口,但物资缺口更大。去了之后尽量撑着吧,多干4小时是4个小时,最起码每个人能省一套防护服。”吴冕说道。
不能喝水、不能吃饭、不能上卫生间;防护服里密不透气,汗如雨下,8小时估计就是极限。
马修德一想前线的惨烈情况,心中不免惴惴。
如果说医疗行业早就默默的施行了996,几乎所有一线医护人员无言的奉献青春,那么这次天河的支援他们燃烧的将是生命。
“行,就这样,你们回去吧。”吴冕尝出了口气说道,“院里面要留一些医用外科口罩,最近社会上肯定很多人来要,马院您看好家,现在口罩是战略物资,不管是谁都不能给。”
“知道。”马修德点了点头,转身和韦大宝离开。
……
……
在各大军区医院军医整装待发的同时,全国各家大型三甲医院也都在积极准备着。
同舟共济,这是铭刻在华夏人骨子里的、流淌在血液里的一种情怀。虽然不是所有医疗人都明白天河的情况,但所有人都清楚那面很危险。
南方医院,一张请战书摆在院长的办公桌上。
尊敬的南方医院党委:
我们是2003年奉命赴小汤山……
17年前支援帝都小汤山的医疗队全体医护人员再次请战,
一行行字,
一笔笔签名,
一个个鲜红的手印,
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
每一个字铿锵有力,仿佛来自血脉中的号角声,响彻云霄。
17年过去了,白发攀上双鬓,岁月磨去棱角,但血未冷,志未消。
只要祖国需要,
只要人民需要,
那支百战百胜的队伍从来不曾缺席。
原第一军医大赴小汤山医疗队全体队员的落款和2020年1月23日的日期将被永远铭记。
于此同时将被人记住的还有下面一个个鲜红的手印以及上面的签名。
白衣如雪
看试手,补天裂!
941 陌生的世界
天河市。
发热门诊外面排满了人,候诊的队列延伸到了马路上。医疗挤兑已经不可避免地上演。而越来越长的队伍以及建国以来第一次封~城,则让人心中的恐慌掀翻了天花板,火山一样迸发出来。
患者恐慌,医生、护士一样恐慌。
与普通天河市市民相比,医护人员被感染的几率更大。
医院,就是残酷战役的核心。
防护物资已经见底,能分到一套标准制式防护服的医护人员在一线坚持着,根本舍不得脱下来。
什么4小时之内需要更换的制度根本不存在。
据说4小时之后防护服的防护作用就大打折扣,但再怎么也要比普通衣服强。
能分到防护服的医护人员最少要在一线工作8小时,甚至12小时都不罕见。
只是无论他们如何努力坚持,大海一样的人流根本不见少。
……
麻醉科还在正常运转。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肆虐的病毒上,可还有很多人“正常”生病,需要手术。
正常医疗尽量保障,不能顾头不顾腚。
忙了一天,刘伟全身骨头跟散了架了一样。他和一同战斗了12小时的器械护士去换衣服。
污染区、半污染区、清洁区,这些陌生的词汇已经在极短的时间里刻在他们的脑海中。
估计一辈子都忘不掉。
刘伟小心翼翼的脱掉防护服,心中不舍。不知道明天能不能有衣服穿,这玩意虽然闷,但总归可以保证自己不被感染、还能活着。
隔离服像是刚从水里捞出来,湿哒哒的贴在身上。
“好累,喝水。”刘伟一边脱防护服,一边唠叨着。
猛然间,一道鲜红的血光出现在眼帘中。
和他一起在脱防护服的护士一身血迹,仿佛刚从车祸现场拉回来。
“小华,你受伤了?”刘伟连忙问道。
“没。”器械护士小华全身无力,但距离今天工作结束还有最重要的一步,她不敢疏忽,认真的换衣服,轻声说道,“我来例假了。”
“……”刘伟无语。
“谁知道会这样,我穿衣服的时候垫了两块卫生巾。”小华无奈的说道。
“你没事吧。”
“没事。”小华道,“平时量不大,可能是最近紧张,这次的量特别大。后天再上班,我估计要用纸尿裤。”
刘伟脱下防护服,七步洗手,尽一切可能保证不携带病毒去清洁区。
看着满身鲜血的小华,刘伟心里特别不是滋味。
后天?别说后天,明天麻醉科就没防护服了。今天一早,听主任说还有40套,估计一天的时间早就消耗一空。
想到这里,他的心情有些沉重。
发热门诊的医护人员已经把一切能用的防护都用上——塑料袋套身上;用胶片当原料,自己动手做成护目镜;文件袋当面屏。
谁知道明天什么样,算了,不去想这些事,下台后好好睡一觉。
每一家医院都是一样的情况,大型三甲医院每天消耗的防护服、护目镜、n95口罩至少在1000-2000套。
要是正常用,整个天河市每天消耗量在10万套左右。
这是一个天文数字,别说国内供不上,全世界生产的防护物都拉过来,估计都跟不上。
因为这是特殊物资,不会有大量存货。
刘伟走出半污染区,和满身鲜血的小华说了两句,便去洗澡换衣服。
虽然已经累成了狗,但还不能回家。
临近过年,家里老人习惯性的买了数不清的肉塞进冰箱里。可是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