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45 章(1 / 1)

医者无眠 真熊初墨 2000 汉字|2 英文 字 4个月前

乐观。

苟主任当天因为“五灵脂”的事情被臭骂一顿,幸亏梁主任马上给了正确诊断,所以无论是李海华还是韩广云都没把矛头继续指向他。

大家都知道梁主任要去医大五院的事情,忽然神来之笔,找到正确诊断,苟主任也有猜测。

要说编纂《诊断学》的大牛就是不同凡响,看两张照片、听几句简略病史就能有自己的判断。

因为吴老师属于典型的西医,虽然听说他给周茹周老做手术的时候用的针刺麻醉,算是中西医结合?但不管怎么说,苟主任和吴老师没机会见面,硬贴上去似乎也不合适。

所以他动了心思,请梁主任吃顿饭。一来是为了表达救场的感激,二来是看看以后能不能通过梁主任结识一下吴老师这种大牛。

来到饭店的包房,坐下吃饭、喝酒、聊天,说了没几句就扯到李海华院长的病上。

李海华已经在二院干了三届院长,十二年的时间,几乎过去了半代人。公允的讲,李海华对于医大二院没有大功,却也没有大过。

梁主任和苟主任都很感慨,时间就像是一头野驴,低着头往前跑,年轻的时候还能跟得上,上了点岁数就有可能被这头野驴给拽倒,拖在后面。

海华院长说病就病,看样子挺不了多久,就属于被野驴拽倒的那种。白云苍狗,指不定哪天谁就不行了。

“梁主任?你眼睛是真亮。”苟主任感叹了一句?“薛院一走,咱二院就不知不觉开始乱起来。现在大家都挺羡慕你的?说你一早就跳到新船上。”

“不能这么说。”梁主任笑道?“这不是还没去呢么,也不知道能不能去的上。”

“打听个事儿?梁主任。”苟主任好奇的询问,“剑协医院真开那么多么?我听说护士一个月都十几、二十万的开。”

“嗯。”梁主任点头?“吴老师说这种工资水平就是麻省总医院的正常工资水平。”

“那……那能维系下去?”苟主任犹豫了一下?还是问出心中的疑惑。

“我估计吧,肯定不行。”梁主任道,“而且说实话,那是剑协医院?我去的是五院?开不了这么多。”

“为啥?”

“那是剑协医院,我估计吴老师的意思是要把剑协医院和医大五院分开,类似于协和国际部?这种模式不管是协和还是华西都有。”

“你怎么就不能去呢。”苟主任还纠结于这一点,他已经把自己给代入进去。

“吴老师有自己的想法,我就跟着听吆喝就行。”梁主任微微一笑?“其实吴老师跟我说的时候我也犹豫了一下,那时候还不知道剑协医院挣这么多呢。”

“放心?据我所知吴老师厚道的很。”苟主任道,“去了之后挣钱肯定比咱们这面多就是了。”

“呵呵。”

“以后想挣钱?让日子过的体体面面的,就得去私立医院?我算是看明白了。”苟主任叹了口气说道?“南面财政状况好?规定80%的拨款差也差不了多少。你看看咱们,今年说拨款32%,其实只拨下来28%。据说明年还要差,这钱啊,是越来越难挣喽。”

梁主任也跟着叹了口气,苟主任说的是事实。

东北的人越来越少,除了滨海市有天然不冻港的大优势之外,三个省所有城市包括省会都是人口净流出。

去年魔都一家叫正午阳光的媒体刊登了黑山省一个三四级城市房价断崖下跌的事情,引起轩然大波。

这都是实情,反映在医疗行业,人员大量流失也是不争的事实。

“咱二院还算是好一点,毕竟大家大业,底子厚,能撑得住。”苟主任说道,“不过其他医院就够呛了。院长们也自己找出路,市一院的事儿你知道么?”

“知道,刘院长退休后和民营资本在南方开了一家医院。”梁主任说道,“大量医生辞职去那面,市一院我估计撑不了多久。”

“倒闭是不可能,但市一院渐渐就变成社区医院喽。没想到那么大的一间医院……”苟主任说着,深深叹了口气。

市一院的历史比医大二院还要久远,在很早以前是和医大一院并肩的大型三甲医院。没想到时代的车轮碾压过来,那么大的一间医院就这么破败了,旁人眼睁睁的看着,心生苍凉。

“没办法,一边走一边看吧。”

“梁主任,敬您一杯。”苟主任举杯道,“我这岁数大了,儿子也在省城上班,走是走不了了。”

梁主任举杯,微笑。

“要是有朝一日咱二院也破败了……md!现在就已经开始破败了。”苟主任说着,低声骂了一句。

“哪有哪有,患者量还在。”

两人碰杯,苟主任一饮而尽后把杯子顿到桌上,“砰”的一声。

“从前啊,我听一位老中医说过解放前的事情。”苟主任说道,“他家是祖传中医,在当地很有名气。牛成什么样呢?心情好就给人看看,心情不好就站在院子里说你赶紧把人拖走,我家不留死人,坏招牌。”

“哈哈哈。”梁主任笑道,“那是从前。”

697 折现

“嘿。”苟主任摇摇头,“私立医院就私立医院,咱有手艺,饿不死就是了。可我这心里难受的是被灌输了那么多年的治病救人,怎么老了老了就变了呢。”

“是咱们老了,跟不上时代。”梁主任笑道。

“要是有机会,你一定要拉我一把。”苟主任借着酒劲儿说道,“看看吴老师那面有没有好地儿。我这把身子骨怕是折腾不动喽,在省城里转转还有可能。”

“老苟,我自己可都没去呢。”梁主任没有答应,敷衍道,“而且说实话,我去了也是医大五院,不比咱这面好多少。”

“老梁,你这人可太不讲究了。”

“话不能这么说。”梁主任笑道。

“要是都一样,你说你去那面干什么。”

“吴老师水平高啊!”梁主任认真说道,“咱不说医疗水平,就说对人的态度。海华院长的事儿你看见了,吴老师是真不惯着。要是换成是我,兄弟医院的院长生病,诊断困难,我是不是要去看看,嘘寒问暖一下?”

说起这事儿,梁主任相当唏嘘。

“可你看吴老师。”

“给了诊断,绝对不会琢磨去看海华院长。我估计在吴老师心里,海华院长就是个普通患者。”

普通患者四个字着实让苟主任沉思良久。

医疗是稀缺资源,不管李海华和韩广云嘴上喊的有多响,都改变不了这个事实。

尤其是国内医生患者比例低,牛逼的医生数量就那么多,怎么可能满足所有人的需要。所谓的看病不求人,就是个笑话。

但毕竟还是有医生不忘初心,一直坚持出门诊。

就这,钟南山钟老出门诊挂号费一千多还让人骂的够呛。

见苟主任不说话了,梁主任笑道,“吃饭,吃饭。老苟啊,要不你有时间去找吴老师,请教一下针刺麻醉也是好的么。这事儿咱二院可是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