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63 章(1 / 1)

医者无眠 真熊初墨 2000 汉字|22 英文 字 4个月前

李主任了不起多做几次手术训练。想来陶老板送的患者应该不差钱,也不差手术训练的那点费用。

“你们去忙吧,我再琢磨一下。”吴冕蹲在地上,看着零件与线圈,陷入沉思。

……

……

天南,陶若挂断电话,有些苦恼的揉着头。

他的秘书站在一边,也觉得事情棘手。

对方属于见不得光的那种人,海上没本的生意,让各国货轮不胜其烦。偶尔会闹出大事,却极少出现在新闻里。

因为属于见不得光的人,所以李家托人找陶若帮着解决问题。

这种人不可或缺,毕竟远洋贸易有他们在,能减少很多决策成本。可大家也都看不起这群人,认为他们上不了桌面。

陶若也不想见这群人,虽然说患者和找到李家的人是华裔,但他们做的生意让陶若很厌烦。

只是李家的脸面还不能不照顾一下,毕竟人家随时可以走高层路线。这次是因为对方的身份特殊,才不想惊动更多人。

好烦,一想就好烦。

“联系那面,你找个机灵点的人负责全程跟着。”陶若说道,“一定叮嘱那面,国内和海上的规矩不一样。违禁品一概不能带进来,要不没等治病,就被一网打尽。”

“好的,陶总。”陶若的秘书把事情记下来。

“吴老师那面……算了。”陶若叹了口气,并不想和吴冕多说什么。

吴老师看着年轻阳光,但其实狡诈如狐。那面的身份,估计已经从自己语气里听出来些许端倪。患者家属的来头特殊,吴老师也有意识,所以应该问题不大。

“和那面说的客气一点,提一下吴老师不能出国的理由。”陶若继续说道。

美国很多高等级实验室修改安全条例,导致吴老师不能出国……这个理由即便是陶若想起来都觉得有些荒诞。

可是和故事讲逻辑,真实世界并不讲逻辑。

灯塔国可以随意逮捕几乎任何人,吴老师这么做也是慎重的决定。不过吴老师这么多年在国外都做了些什么?!陶若对此比较好奇。

虽说美帝霸道,但普通人肯定连看一眼的可能都不存在。光是从这点来看,吴老师就很厉害,陶若心里想到。

他也只是好奇而已,他知道中东王储在国内刚做完手术飞回去。有这个案例在,怕是那面不会难以接受。

陶若用手按着太阳穴,心里琢磨着吴冕这个人。听起来和和蔼,像是老朋友之间打招呼、开玩笑,亲和力满满。

可是陶若却总是觉得有些疏远,不知道为什么自己会有这种感觉。

很快,陶若的秘书回来,有些为难的说道,“陶总,那面很生气,说了很多难听的话。”

“唉。”陶若叹了口气。

“我和他们说了理由,他们说再考虑一下。”

“行,让他们考虑去吧。”陶若说道,“他们能横行公海,到了国内是不敢放肆的。不过如果他们同意来,还是要多提醒一下。”

“好的,陶总。”

……

……

3天后,羊城大沙头码头,一艘游轮靠岸。

陶若贴身的卢秘书亲自带人在码头迎接,一脸笑容下埋着深深的谨慎。

甲板上一个皮肤黝黑的华裔汉子推着轮椅缓缓走下来。

男人身材高大,将近一米九,壮实的像是一座小山。皮肤粗粝,黑的发亮。他穿着一个衬衫,咧着怀,每一丝肌肉纤维都迸发着无限的活力。

坐在轮椅上的老人有八十多岁,头发雪白,梳理的很整齐。老人嘴角有些歪,不时的流着口水。

男人看着很糙,但他时不时的弯腰帮助老人擦去嘴角的口水,细腻而温柔。

他身后簇拥着十几号人,或高或矮,每个人的皮肤都被海风磨砺的有些粗糙,浑身透着一股子彪悍与冷漠。

“袁先生,您好。”卢秘书迎上前,下意识的想要接过轮椅。可是当他刚一伸手,一名身材均匀的男人便用肩膀撞了卢秘书一下。

一股巨力传来,卢秘书身子打了一个趔趄。

“怎么这么粗鲁。”那咧着怀的男人漫不经心的斥道,“不好意思卢秘书,海上讨生活的人不懂规矩,您多见谅。”

卢秘书叹了口气,终于明白为什么陶总不肯来迎接这群人。

要是有可能,还是尽量少打交道的好一些。

心里是这么想,但卢秘书满脸堆笑,说道,“没事没事,袁先生,按照计划,咱们休息一晚,明天……”

“什么计划。”男人嘴角一撇,不屑的说道,“现在就去。”

“……”卢秘书微微一怔,但随即弯腰笑道,“好,那咱们现在出发。我们准备了车,老人家可以休息,不会太过疲惫。”

488 叶落归根

卢秘书跑前跑后的忙了很久,好在羊城范围内是陶若的大本营,做什么事情都很方便。那位袁先生不管提出什么匪夷所思的要求,他都能最短时间解决。

十二辆黑色轿车加一辆宽大的保姆车在半个小时之内就到了码头,随着的还有一名医生和两名护士以及相应的抢救药品。

粗粝的男人终于满意了少许,把老人送上车,平躺后盖好被子,男人才换坐另外一台车,说道,“好多年没回来了,羊城的变化真大。亲眼看,还是和照片里不一样。”

“袁先生,您说得对,说得对。”卢秘书知道粗粝汉子是80年代去的香江,后来机缘巧合下出海在亚丁湾附近做起没本的买卖。

李家控制着马六甲海峡,而眼前这位则号称是亚丁湾的地下王者。

虽然袁先生做的事情上不了台面,但大家都对他很尊重。货轮总是被骚扰,也的确让人头疼。

地下有地下的规矩,就连李家都要承认这人的地位。所谓和气生财,这种想法像是血液一样流淌在血管里,是天经地义的。

陶若虽然和眼前这位没什么直接关系,但和李家有很多生意上的往来,比如说名下有几个公司就注册在李家坡。

“阿嫲年纪大了,总张罗着叶落归根。”袁先生推着轮椅说道。

“故土难离,这也是老一辈人的想法。”卢秘书说道。

“本来阿嫲身体还不错,可惜3年前老年痴呆后连我都不认识。”袁伟深深的出了口气,粗粝的像是满是咸湿味道的海风。

“可是刚才游轮靠岸,阿嫲忽然哭了。”

卢秘书怔了一下。

他虽然嘴上这么说,但很难理解这些海外华人,尤其是老年人的想法。

这就是叶落归根么?还是袁伟一厢情愿的幻想?不过袁伟哪怕是在海上讨生活几十年,一口地道的粤语听起来没什么变化。

“前几天带我阿嫲去sgapore general hospital体检,听他们的医生说二尖瓣返流手术可以微创做了,不用在意阿嫲86岁的年纪。”袁伟说道,“你知道怎么回事么?”

“袁先生,是这样。”卢秘书想了想措辞,随后说道,“做这项手术的人是吴冕吴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