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04 章(1 / 1)

医者无眠 真熊初墨 2000 汉字|88 英文 字 4个月前

制药都能拍成电影diss一下,我问您,您知道为什么印度仿制各种高新药物却不被告么?”

“我听说药企偷偷在印度做一二期的临床试验。”薛春和说道。

“是。”吴冕道,“那是要死人的,100个立项的药品实验能有1个成功就已经算很不错了。中间会死多少人?药企肯定不能把这项研究放在欧美,毕竟那面死人的成本太高,而印度就不一样。”

这种事情要是辩论起来,各执一词,能说到世界毁灭去。吴老师说的也只是片面之词,有道理,却无法说服生命受到威胁的患者。

对此,薛春和认为吴老师的看法属于站着说话不腰疼的那种。

薛春和已经知道吴冕的态度,虽然他并不认可,但却也能接受。

“话说回来,波科研究了 spygssds系统,咱们拿过来就用呗。我看医大二进的是第一代产品……”

“吴老师,您不会准备提申请,把医大二的设备都要过去吧。”薛春和略有些忐忑的问道。

“呵呵,怎么会。”吴冕笑了笑。

这就好,要人还简单一点。设备可属于固定资产,调拨的话相当麻烦。而且这相当于挖墙脚,连地基都不给留,是要被人诟病的。

“这么简陋的设备,我看不上眼。”

然而吴冕的下一句话,把薛春和的想法打的粉碎。

“要是波科董事会能通过,全套的设备都换成三代的。我一会看看梁主任的水平,要是已经入门,就让他去好了。”吴冕说道。

入门……堂堂一位省内知名专家,在吴老师眼里还只是入门级别的么?薛春和干巴巴的笑了笑。

“薛院长,以后普外科的诊疗范围越来越小,有ercp和 spygssds之后,保胆取石技术已经成熟,我们可以率先开展。”吴冕说道,“这是一个大项目,培养更多医生,每年相关手术至少有5000-10000例。”

薛春和半信半疑,他对微创了解的并不多,但毕竟是出身消化内科的医生,他多多少少还是有研究的。

吴老师刚刚描述的属于一个未来的愿景,过程会极为漫长,中间涉及的事情不要太多,绝对不会像吴老师说的这么简单轻松。

其实这就算是画大饼了,看着香,却一时半会吃不到嘴。

“咚咚咚~~~”

两人闲聊一会,吴冕说了自己以后的打算,敲门声响起。

“吴老师,薛院长,术前准备已经完成,您二位来看眼?”梁主任毕恭毕敬的敲开门,说道。

332 开坦克去做手术

“禁食水时间够吧。”吴冕问道。

“够,已经将近20个小时没吃饭喝水了。”梁主任回答道,“患者是老患者,住院住的都有经验了,知道肚子一疼不管是吃饭还是喝水都是自己给自己找罪受。”

吴冕点了点头,术前准备很繁琐,但都是常规流程,自己只要知道梁主任别红了眼睛非要赶鸭子上架就行。

来到ercp室,薛院长也没有躲避,而是主动穿上铅衣站在后面看情况。

“吴老师,您看我有什么注意的?”梁主任问道。

“慢点做就行,别着急。”吴冕道,“有什么问题我会及时说,一定要慢着点。”

“好。”

梁主任穿上全套装备,看着瘦弱,但厚厚实实的铅衣明显是特制的那种。

吴冕见梁主任穿的和铁皮人一样,哭笑不得。

一般来讲自己做介入手术的时候也不愿意全副武装,毕竟身上穿着二十几公斤的装备太沉,要是手术时间长,哪怕吴冕的身体都没办法承受。

而梁主任这个岁数,穿着比普通铅衣更厚的特制铅衣、铅裙、铅帽、铅眼镜、铅围脖……

“梁主任,您能扛得住?”吴冕有些好奇的问道。

“吴老师,我当年胆子小,也算是被逼无奈。明知道吃线,但总是得学新技术不是。”梁主任笑了笑,戴上一个铅化玻璃的面罩,“那就多防护呗,我里面有受线检测盒,这套东西穿上,吃线量是真不大。”

“这得多少斤?”

“362kg。”梁主任道,“吴老师,您别笑话我,我就是胆小,没别的毛病。”

“不笑话,不笑话。”吴冕说道,“您穿着这身,能抗几个小时?”

“习惯了,也不觉得什么。”梁主任说道,“一般情况下3个小时还是能抗住。再多,我也没尝试过,毕竟我下面还有带组教授,每天也就一两台手术。”

吴冕点了点头,看着梁主任穿的跟一个铅制的铁桶一样,有些好笑。

这根本不算是披坚持锐,而是开坦克上去做手术。

患者的右手前臂已经建立静脉通路,这是术前准备的一部分。

“静脉注射异可利定20g,地西泮5g、盐酸哌替啶、50g。”梁主任唯一没戴的就是铅手套,毕竟还要正常做手术。他一边整理一身沉重的铅衣,一边下医嘱。

穿着铅衣的护士马上给患者推注药物。

这些药是为了有效地控制胃肠蠕动,有利操作,以免患者躁动,耽误手术时间。

患者体位取左侧卧位,左手臂置于背后。一名带组教授操作十二指肠镜和梁主任亲自操作胰管镜。

正常来讲内镜护士协助操作送镜,在x线透视下轻柔地操作。吴冕见马上开始手术,便温和说道,“梁主任,我搭把手?”

“啊?”带组教授怔了一下,想要让开自己的位置。

“不用,我帮着送镜头。”吴冕道。

内镜护士也愣了一下,自己做的算是最简单的“粗活”,吴老师竟然要做这个?

接过护士手里的线,吴冕微笑道,“谢谢。”

“e,不客气。”小护士的脸一下子红了。

“开始吧,梁主任。”吴冕气定神闲,面对屏幕说道。

梁主任先做ercp,确定病变部位并测量胰管直径后再插入胰管镜。整个过程很顺利,能看出来他的手法娴熟,ercp对他来讲并没有太高的难度。

吴冕很欣慰,能把ercp做到这种程度的医生不少,但绝对不能说是很多。

尤其梁主任还穿着37公斤的铅衣……

铅衣的重量果然没影响到他的操作,或许是从最开始的时候就一直穿着,已经习惯了?吴冕对此表示很好奇,或许就像是武林高手最开始打基础一样。

要是梁主任穿普通铅衣,会不会直接飞起来?

前期要做的都是准备工作,真正的重心在于spygssds的操作上。

拿起spygssds的镜头,梁主任不免有些忐忑,毕竟他做的还少,不像是ercp一样熟练。

“吴老师,您看……”

“慢点做就行,spygss系统克服以往一般需两名医师同时操作和配合、因子镜的视野狭小对过度扩张的胆管要不断调整向和角度才能对准靶点的缺点。您刚开始,用两个人操作很稳健。”

吴冕简单说了说,随后看着梁主任把spygss镜头顺着患者口腔下进去。

在x线透视下,梁主任将套管插至病变部位,然后将胰管镜沿套管插入主胰管,子镜的末端从套管中露出来便可观察到胰管腔。

全程顺利,吴冕没什么好说的。

通过四向可控式 spygss ds推送导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