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5 章(1 / 1)

医者无眠 真熊初墨 2000 汉字|1 英文 字 4个月前

有直接质疑吴冕。她站在二助的位置上,问道,“吴老师,用腔镜能做么?”

“能做,但术后的并发症比较多,还是稳妥一点。”吴冕道,“毕竟是食管,不是胃。”

“这孩子您说这事儿闹的。”刘主任叹了口气。

“要是发现的早,是不是就没什么事儿了?”

“用食管镜把纽扣电池取出来,也有很多细节,比如说电池内的化学物质泄漏,灼伤的面积过大,导致食管黏连之类的。”吴冕道,“我在梅奥看过一个记录,里面有23例误食纽扣电池的案例。年纪越大,术后恢复越差,最大的一名患者是43岁。”

“呃,43岁的成年人还吃这玩意?”刘主任怔了一下。

“呵呵,外国人的思维咱想不懂。”吴冕嘴上说着,双手一秒都没有停歇,干净利索的切开、止血,逐层分离。

“新英格兰杂志上报道过一个人吞了5英镑的铁钉,我是想不懂,钉子吃进去怎么会不损伤到食管。”楚知希站在一助的位置上说道。

“”刘主任怔了一下,5英镑的铁钉,胃不得被扎的千疮百孔么?

“可能那个人吃纽扣电池就是想试试小电量刺激,谁知道呢。”吴冕说道,“小儿开胸器。”

撑开胸腔,开始单肺通气,逐步游离纵隔,分离食管。

刘主任的心提了起来。

可千万别漏啊,这要是漏了,一个4岁的孩子按照食管癌的手术来做,切除一部分食道,以后的生活质量都要受到很严重的影响。

吴冕捏着最小号的止血钳,一点一点耐心的做着钝性分离。吴冕身材高大,骨架也大。虽然比较匀称,手指看上去细长,像是钢琴家的手。

但是在手术台上,有了参照物后一切都变了一番模样。

儿外的手术器械本身就小,吴冕还用最小号的止血钳进行钝性分离,手指根本伸不进去。

他的手指“摸”在止血钳下面的环扣上,但奇怪的是哪怕是“摸”,止血钳也稳稳的被吸附在手指上,不管怎么动都没有掉落。

但刘主任的目光并不在这一点点小技巧上,她在感慨,看最顶级的术者做手术,的确是一种享受。

吴冕的手术做的并不快,一步一步简单而清晰。完全是教科书上写的那样,打开纵隔后吸引器吸引,然后逐层游离。

一台难度不小的手术,在吴冕的手下似乎变得简单起来。至少每一步看起来毫无难度,没有炫技,也没有刻意提高手术速度,只是安安稳稳的做下去。

解剖结构清晰无比,刘主任感觉自己像是在上一堂局部解剖课,就差吴冕每做一步就考一下自己这里的解剖结构叫什么。

甚至因为不像是大体老师被福尔马林固定,解剖结构比大体老师还要清晰而鲜活。

215 游刃有余

钝性分离,食管从贲门位置被游离出来,暴露在术野中。

在食管外壁上,隐约能看见蓝黑相间的痕迹。好在食管还没有被腐蚀透,估计术后应该没有特别大的问题。

“吴老师,切开后缝合,没什么问题吧。”刘主任还是有些担心,小声的问道。

食管的问题在于血运,不管是食管癌还是食管憩室,手术都要面对一样的事情。如果术后血运不好,切口长不上,就要面对食管瘘的难题。

“没事。”吴冕轻声说道,继续手术。

刘主任觉得要是换自己在术者的位置上,应该能分离、取出异物并且缝合,操作没什么难的。关键在于手法,这里就是整台手术的最关键点。

“尖刀。”

吴冕伸手,5秒钟后,器械护士把尖刀装在刀柄上,拍在吴冕的手里。

速度略慢,吴冕心中无奈。毕竟不是始终和自己配合的器械护士,没办法做到自己不说话,一伸手合适的器械就拍在手心里的程度。

尖刀落下。

“吴老师!”刘主任下意识的沉声喊道,“不是那里!”

吴冕落刀的位置要比刘主任看见蓝黑色相间的位置差了足足有1左右,这是很严重的手术失误!位置太偏,偏的有些离谱。

“准备一个小压肠板,最小的那种。”吴冕没有理会刘主任的异议,而是和器械护士说道。

小压肠板?只一瞬间,刘主任就明白吴冕的意思。

都是主任医师,做过食管的手术怎么也得上千台,虽然一瞬间有些茫然,但念头一转也就想明白怎么回事。

吴老师是担心直接游离,电池会脱落,在患儿的食管里造成继发性的化学灼伤。

可这么就可以么?刘主任有些疑惑。

换了几个压肠板,吴冕都不是很满意,他知道医大二的设备还是不够齐全。毕竟类似的手术相当少,没有趁手器械的话也是正常。

“刘主任,麻烦你了。”吴冕说道。

“啊?”

“小弯钳子挡一下,手要稳,钳嘴保持062张开的距离。”

“”

吴冕说的,刘主任都明白。可是小弯钳子要保持062的张开距离,这么精确,自己怎么做?

钳子顺着切口进去,吴冕调整好位置后把钳柄交给刘主任。

“保持这个角度与张口度,坚持5分10秒。”吴冕说道。

刘主任无语,小心翼翼的拿住小弯钳子,尽量保持吴冕交给自己时候的间距。

最小号的钳子平时他做手术的时候基本不用,之前看吴冕吴老师做手术的时候,根本看不出来有什么难度。一步一步,按部就班的在做而已。

但钳子落在手上,和以往一样,绵不着力。儿外算是比较精细的,但刘主任还真就很难操控最小的止血钳子。

哪怕不是游离,而只是挡住纽扣电池不要脱落,难度也相当大。

与此同时,吴冕和楚知希各拿着一柄止血钳开始钝性分离,尖刀偶尔落下,微不可见的罅隙中切断、游离,游刃有余。

这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局部解剖学,而是显微手术中的局部解剖学。

刘主任视力不错,但却很难看清楚两把小小止血钳的具体操作。

吴冕和楚知希配合默契,没人说话,下一步要做什么对方都很清楚。提、拉、牵、离,干净利索。

2′12″后,局部毛细血管被游离出来。

刘主任看的热血沸腾,手术还能这么做?外周的毛细血管一般都是直接切断,因为想要把它们分离出来难度不亚于登天。

可吴老师就这么做了,还是在眼皮子底下这么做的!

这手术,算是巅峰级别的了吧,刘主任心里想到。

毛细血管网虽然不多,但能保留下来,术后食管切口的血运就能保证,并发食管瘘的可能性很小。

可吴老师是怎么做到的呢?

正想着,刘主任耳边传来吴冕的声音,“刘主任,麻烦您的拇指再往外2个毫。”

“”

b的这是人干的活么,2个毫,就是2个毫米。平时用手指比划一下毫米距离都做不到,现在做手术,你让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