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6 章(1 / 1)

医者无眠 真熊初墨 2000 汉字|4 英文 字 4个月前

道理。

“我估计嗜酸粒细胞增高,应该对比着患者最近有轻微的咳嗽、咳痰。但并不重,患者、患者家属都忽略了。患者处于高反应状态……算了,我实在是编不下去。”

任海涛一脸沮丧。

“哈哈哈。”

任海涛的话把在场的人都逗笑了。

真是什么都靠编么?临床上很多事情现代医学都解释不了,任海涛能一口气说这么多,也算是基本功扎实。

“说真的,我不明白这个患者为什么出现静寂肺,只能归咎于我的运气不好。我就说上手术台前一定要洗三遍手,今儿着急,就洗了一遍。”任海涛抱怨道。

“你这是封建迷信。”

“话不能这么说,老汤。”任海涛苦笑道,“患者术前……这么说吧,我考虑这是一个极为罕见的情况,要是所有患者都这样,嗜酸粒细胞稍微高一点就出现静寂肺,咱们手术室的手术量得减少一大半。”

“某些麻醉药物可诱发围手术期“寂静肺”的发生,比如说阿曲库铵、美维库铵等肌肉松弛药具有组胺释放作用,所以不宜用于哮喘患者。

对于特异性过敏体质患者,像是过敏性鼻炎之类的,有组胺释放作用的药物更易诱发支气管痉挛,甚至是“寂静肺”。”

“可是这些我术前都问了,患者家属说没什么过敏,也没用过药,平时身体挺好的。”

说着,任海涛又深深的叹了口气。

当医生难,想当个合格的医生更难;要想当个合格的医生,还不出事,难上加难。

162 精确到极致

“真的没办法避免么?”汤主任想起患者当时的情况,他也有些害怕。

说实话,当时汤主任可是被吓懵了,虽然和他没什么关系。

那是一条活生生的人命,虽然他在患者肚子里见过血、见过屎、见过蛔虫、见过泥鳅,算是见多识广。但真说患者死在自己面前,总是难以接受。

“也有办法,我想想啊。”任海涛道,“我在一篇杂志论文里看见过对静寂肺的研究,那里面说围手术期的麻醉及手术的刺激,用药等诸多因素均可以诱发哮喘的发作,甚至发展成重症哮喘——寂静肺。”

“要避免的话有很多手段,但我觉得都没什么用。”

“主要还是麻醉的刺激,围手术期中患者麻醉的高度紧张、恐惧、浅麻醉下插管、吸痰及拔管,气管导管置入的深浅,分泌物的刺激及高位硬膜外可阻滞胸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相对兴奋,以及肢体消毒剂和手术刺激从而引发哮喘。”

“这些玩意写在教科书里糊弄一下学生就行了,真拿到临床上来,作用几乎是零。我看那个研究小组10年研究了欧美9例静寂肺的病例。唉,你说10年才9例,还是全欧洲,我怎么就遇到了呢。”

任海涛唉声叹气的说道。

“知足吧,这是吴老师在。”汤主任笑道,“你说吴老师抢救那么熟练……这么说吧,当时给我的感觉是吴老师这辈子不知道遇见多少静寂肺的患者。”

“当时吴老师好帅!”一名小护士兴奋的说道。

肯定帅,要换成是自己,背着手站在手术室里指挥抢救,也特么帅!任海涛心里想到。

气场这种事吧,要看时间、地点、事件。

救人一命,只手平了那么大的事情,把滔天巨浪生生压下去,事了拂衣去,当真有古时侠者风范。

听一桌子人都在说那个小子有多牛逼,王成发打心眼里不高兴。他这辈子经历过的抢救也不少,但是从来没遇到过静寂肺。

抢救不容易,但找毛病谁不会啊。王成发心里不服气,主要是堵得慌,瓮声瓮气的说道,“小吴毕竟出过国,见过世面。”

一桌子人都说是吴老师,只有王成发称呼小吴,几个护士顿时不高兴了,几张俏脸含霜,白的有些发青。

“不过还是年轻一些,最开始吃不准,还要连接呼吸机,耽误了至少1分钟时间。”王成发说道。

护士们的脸色更难看了几分。

“呃……”任海涛怔怔的看着王成发。

“嗯?小任,你觉得呢?”王成发见大家都不说话,认为找到了破绽所在,掩饰着自己的得意,故作谦虚的问道。

他自以为的故作谦虚在别人看来有些假,尤其是那些小护士,一个个白眼仁都翻成了卫生球。

“王主任,吃饭,吃饭。”任海涛连连说道。

“嗯,吃饭。”汤主任也不知道八井子中医院的水深水浅,越小的地儿就越要注意,所谓庙小妖风大,池浅王八多,这个道理放到哪都对。

“小吴还年轻,咱们怎么说都是长辈。适当的夸一夸,鼓励一下年轻人是应该的。但摆的位置太高,有朝一日掉下来,会一蹶不振的。”

王成发觉得自己说得对,言语有分寸,都是处于一位老医务工作者对年轻人的爱护,这都是拳拳之心,谁都说不出来什么。

任海涛的脸色有些难看,他抬头看王成发,仔细看他的表情,最后小心问道,“王主任,您……”

他欲言又止,表情古怪。

“嗯?小任,你有什么话要说么?”

“王主任,最开始吴老师的操作没什么错误。”任海涛道,“发现静寂肺之后首先要判断是哪种药对患者造成的刺激。”

“辅助或控制呼吸,吸入高流量纯氧通气,当面罩通气不能维持血氧时应立即行气管插管术、控制呼吸,并给丙泊酚1-2gkg加深麻醉,氯胺酮50g,七氟烷吸入麻醉,维库溴铵0一连串的数据和扎实的操作像是一连串硬邦邦的石头,把王主任给打懵了。

“要是您觉得吴老师没有先更改用药,而是调试呼吸机是错误……我觉得那也不是问题。”任海涛说着说着,进入了状态,开始专心致志的和王成发这种野路子出身的医生讨论起来抢救治疗。

“排除主支气管插管或者气管导管堵塞或弯折,气管吸引等因素,也是相当主要的。虽然吴老师用电子纤维支气管镜看了一眼,但有些地儿是盲区。我估计吴老师根据患者乏氧时间判断还有时间,可以更谨慎一点处置。”

“哇哦!”

“那种时候还能估算时间?吴老师好厉害!”

“人家心里有数,要不然能站在讲台上讲课?说起来我都算是吴老师的学生。”

桌子上的小护士们听懂了,叽叽喳喳的说道。

王成发脸上一寒,他有些懵。吴冕当时的操作在他看来就是耽误抢救,怎么任海涛一分析,就变成了他牛逼之处了呢?

“我当时也没注意到,在病房看患者的时候回想了几遍抢救过程,当时给要的时间简直太精确了。比如说吸入β2受体激动剂,需要喷多次沙丁胺醇、喷多大剂量、什么时候给药有以及抗胆碱能药物异丙托溴铵……”

任海涛越说越是兴致高涨,一张脸上隐隐散发着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