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了神经科的书把查体都复习了一遍。
精壮汉子的头疼就几分钟,韦大宝判断应该是偏头痛之类的问题,既然神经科检查没事儿,那试试一些小偏方也无伤大雅。
想到吴冕,韦大宝还是谨慎起来,给精壮汉子按照教科书上写的,做了全套的神经科查体。没什么异样,韦大宝也就放了心。
“行啊。”韦大宝欣然应允,随后说道,“我今天值班,忙着呢,你明天一早来找我。”
“好咧,宝哥。你这红尘历练,治病救人,大慈大悲!”
“别闹,大慈大悲那是我师父、是我家小师祖,再胡说明早你別想见我。”韦大宝虽然心里开心,但表情严肃的呵斥道。
“嘿嘿,我就这么一说,明天一早我来找你。”
说完,精壮汉子告辞离开。
“宝哥,又有人找你做法?”一个小护士问道。
“那叫民俗。”韦大宝看见小护士,嘴角有点斜,口水差点没流出来。
哪怕是单位同事,也没什么姿色的护士,可韦大宝知道自己这毛病。他连忙继续起来药方,开始开药。
“宝哥,你靠谱么?”
“说什么呢,我就不爱听。要是不靠谱,乡里乡亲的能屁颠屁颠来找我?”韦大宝低头写字,口水咽了回去。
“准备用什么办法?”
“全套。”韦大宝说道,“先来一套驱魔辟邪的剑法,然后让他回家用白萝卜汁滴鼻。”
“管用么?”
“我还没说完呢,三两三钱三的小嫩葱,二两二钱二的老姜捣成泥,涂抹在头疼的太阳穴上。辟邪提神,最多两次就好。”
韦大宝可没胡说,这是两种偏方,当年他行走江湖的时候在一个镇子上学的。
要是靠着那套假把戏,早就没人来找他了。韦大宝一肚子稀奇古怪的东西,偶尔有些偏方还是真挺好用的。老话说得好,十道九医,韦大宝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对。
至于原理是什么,到底为什么,韦大宝也说不清楚。管他什么原理,好用就行。
闲聊几句,来了几个拉肚子的患者。韦大宝做了对症处置,闲来无事就先躺下。
枕着双手,韦大宝一丝睡意全无。
耳朵好像还是发烫,到底是谁念叨自己呢?
说起老鸹山,师父怎么就不要自己呢,差哪呢?韦大宝的心思飘到了老鸹山上。把自己送回来的时候,师父一直不和自己说话,难道是嫌弃自己资质差?
想了不知道多久,他浅浅睡去。
这一夜,不知道怎么了,只要韦大宝睡着就来患者。情况还都不重,后半夜竟然还有一个孩子把棉签弄到耳朵里,家里没取出来,只好来医院。
各种乱七八糟的病人汇聚一堂,韦大宝忙的眼圈发黑,顾不上琢磨到底是谁在念叨自己,只是想着下次值班一定不能从自己嘴里说忙这个字,这么折腾谁受得了。
忙忙碌碌中,天已经亮了,韦大宝竟是一夜没睡。
不过他早已经习惯了这种节奏,大不了回家补觉就是了。吃过早饭,精壮汉子屁颠屁颠赶来,神神叨叨的凑过来,把一个红包塞到韦大宝的口袋里。
韦大宝假装不知道,回去换衣服的时候伸手摸了摸,几乎没什么厚度。
要是一百的人民币,顶多两张就是了。
也行,韦大宝不嫌少。有两百是两百,每个月光靠着民俗活动,他就能多挣出一份工资出来。
小家殷实,大半靠的就是这种夜草。
一早也没什么患者,要补觉的话时间还不够,韦大宝决定先把这个单子给做了。
换上道袍,光着小腿,趿拉着拖鞋手持桃木剑来到急诊门口。
依旧是老样子,只是今儿没有吴科长来打扰。
韦大宝很顺利的完成了民俗仪式,把白萝卜汁滴鼻;三两三钱三的小嫩葱,二两二钱二的老姜捣成泥,涂抹在头疼的太阳穴上的偏方告诉精壮汉子。
看着他喜滋滋的离开,韦大宝换了衣服,从红包里不出意外的掏出来2张小红牛,也喜滋滋的下班去了。
过了两天,又赶上韦大宝白班,他刚来医院,就看见精壮汉子蹲在门口抽烟。
“小隋,怎么了?”韦大宝不觉什么,远远的问道。
“宝哥!”精壮汉子见韦大宝来了,马上扔掉烟头,凑上去说道,“我这头还是疼,没好。”
嗯?偏方不好用么?这偏方是韦大宝亲身尝试过的,立竿见影,怎么两个方法一起用还不行呢?
韦大宝皱了皱眉。
147 还是没好
“还没好?”
“嗯,用完你说的那些个动后之后的确好多了,但今天一早我晨练呢,忽然又来了那么一下子。”精壮汉子说道。
说完,他凑到韦大宝耳边说道,“宝哥,你说是不是遇到点啥了。”
“不是是不是,而是肯定是。”韦大宝见精壮汉子“神清语明”,走路也没事儿,不像是神经系统症状,只能归结为偏头疼。
这玩意还真就麻烦,偏方都不好用,那该怎么办?
韦大宝沉吟,猛然想到一件事儿。
“小隋,你去年冬天是不是答应那谁了?”
“啊?”精壮汉子怔了一下,随后脸色涨红起来。
“肯定,你摊事儿了!”韦大宝看他脸色变化就知道自己猜对了,但精壮汉子没有承认,他出言吓唬。
“我这不是手头紧么,就答应了。”精壮汉子说起来也有些害怕。
八井子在十几年前陆陆续续有人养狐狸,那是裘皮大衣的原料,沈阳那面的皮草商和八井子联系很密切,一到日子上门来拉。
至于八井子的乡亲,只要提前杀完扒皮就行。但不需要他们硝制,怎么皮毛柔顺之类的有诀窍,这属于商业机密。
八井子这面老话有传说,说是狐狸有精魄,要不然聊斋里面那么多狐狸精呢。
一般人可不敢杀狐狸,最开始的养殖户也都是壮着胆子做这行。随着后来最大的养殖户家里死了人,被吓的洗手不干,整个上游行业正经萧条了一段时间。
后来收购价上涨,能挣钱的买卖肯定有人干。
养殖户也想明白了,自己只管养,分一部分利润给人不就行了。怎么杀、怎么扒皮,自己不管就是。
甚至老鸹山的香火也有养殖业的功劳,这一点林道士却是没想到。
杀狐狸的人也有说法,必须凶!
找个白面书生来,怕是没杀几只就被吓病了。那种杀法一般人……承受不来。
其实养狐狸或者猎人狩猎,自古就有。再早养狐狸都是刽子手杀,那些人凶悍无比,就算是有个把狐狸精也不敢去招惹他们。
但现在没有这个职业,养殖户就胡乱找人。
也可能是杀法太过于惨烈,狐狸的叫声凄凉,有些养猪、杀猪的人杀完狐狸后总是生病,最后只能高价找不怕死的人来。
事情就是这么个事情,精壮汉子也是为了多挣几个钱。从那事儿之后,他着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