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11 章(1 / 1)

医者无眠 真熊初墨 2000 汉字|8 英文 字 4个月前

才开通的。但每次用美团的时候都把饿了么点开,我相信他们的大数据能发现对手app 的存在。”

“不会有用吧,总不能因为你一个人修改整个程序。”吴冕凝神琢磨患者说的话,虽然不是很了解,但能缓和一下紧张的精神。

“一个月以后,又重新涨价,会员变成10元每个月。我干脆把所有app都卸载,自己做饭吃。吃了好几个月的快餐,油腻的很,泡面吃呗。不都说康师傅的失败是因为外卖么?时不时的也得照顾一下方便面不是。”

“哈哈哈,嗯,您说得对。”吴冕笑了,很开心。

“过了大半个月,再下载美团,他给我10元每个季度的会员,还有各种神券。饿了么也有各种无门槛9元红包可以用,我刚想介绍一下经验,结果疫情爆发了。”

“还真别说,我回去也试试。”

“绝对不能让某一个资本彻底垄断行业,当时一年半载看着占便宜,要是习惯后就会被狠狠的宰一刀。”患者最后总结道。

吴冕伸出右手,竖起拇指。

“嘿嘿!”患者见吴冕支持自己的想法,嘿嘿一笑,眼睛直勾勾的盯着他头顶的黄色大兔子耳朵。

“我不是美团的小哥,不过疫情期间幸亏他们在。资本好不好我不知道,但外卖、快递小哥们都是好样的。”吴冕道,“国家拿出来了战略储备肉,虽然不缺,但总感觉缺点什么味道。馋了就定点外卖吃,但这几天好像不行了。”

“我听说了,包括顺丰小哥都在排队做核酸检测,只有没事的才让上岗。”

和患者聊了一会,吴冕也不耽误更多时间,把住院总送走,自己做到桌子后面开始看病历,掌握方舱医院所有患者的情况。

3个小时后,有消息说新一批4名患者被送过来。

“走,去接一下。”吴冕站起来说道。

(

1116 执意要来的肿瘤患者

吴冕来到方舱大门口。

天河市的气温虽然不高,但和东北不能比,就别说大兴安岭以西的内蒙地界。

在那面,西伯利亚的寒流吹过来,没有大兴安岭山脉的阻挡,可是真冷,寒风能吹到骨头里的冷。

其实天河也有天河的好处,最起码温度适宜,吴冕脑海里乱糟糟的想到。

这事儿放在东北,难度+5,想要建立方舱医院肯定没这么方便。前几天听老林说口罩里都是冰,根本没有防护功能。

一辆轿货开来,速度不快,估计是怕风大,在后面的患者不适应。

全市的负压120数量有限,成千上万的患者肯定不能都用120送过来,哪怕有其他省市支援。

吴冕觉得有些内疚,但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

猛然间一个念头在脑海里出现,吴冕发现自己从最开始对形势的预估就是错误的。

自己少加进去了一项——人们对治愈疾病肯付出的牺牲以及谅解。

没等吴冕仔细琢磨,车开到方舱医院门口。有护士上前记录患者,和车上的医生、志愿者做交接。

随车的医生看见吴冕头上的黄色大兔子耳朵,怔了一下。

但他还有事,这几天全市拉网式搜查,应收尽收,忙成了狗,没时间多聊。

患者里有一个比较特殊,医生多交代了几句。

那是一名66岁男患,患有霍奇金淋巴瘤,还感染了新型肺炎。

吴冕听医生介绍完眉头皱起,很严肃的说道,“方舱医院收治年龄上限是65岁,不收重症。这个患者是怎么回事?”

“老总,是这样。”随车的医生说到,“本来想把患者送去金银潭,可那面满床,还要等24-36小时。患者坚持马上就要住院,哪怕是方舱医院也行。”

吴冕叹了口气。

医院的各种规章制度根本没什么用,就像是在门诊,有愿意闹事的肯定会有好处就是了,违规的成本太低。

还记得在军区某家医院交流,那面的实习生都穿着迷彩服,外面披白服。吴冕正在门诊给学生讲片子,诊室的门被一脚踹开。

一个壮年患者骂咧咧的说,听到这里有人,为什么不给看病。

当他看清楚五六个小平头、穿着迷彩服的精壮年轻人站起来后,马上弯腰赔笑,说走错了诊室。

类似的事情层出不穷,吴冕也早都习惯了。患者天大,说啥是啥。

而且不挑环境,估计是怕传染家里人,吴冕理解。

果然,随行的医生继续说道。

“老总,您先收着吧,老人家也是害怕在家传染家里人。我和指挥部汇报了这事儿,金银潭一旦有床位马上就转过去。”

“好。”吴冕也没拒绝,点头应了一声。

“小伙子,实在不好意思。”患者走过来,虽然看见吴冕的黄色大兔子耳朵有些古怪,却依旧认真道歉,“我活不了多久了,就算是肺炎不要命,我也得了癌症。就琢磨着自己找个地儿等死,不会给您添麻烦的。”

患者穿着厚厚的羽绒服,但左侧脖颈锁骨上方的肿大淋巴结肉眼可见,吴冕目测直径应该在6cm左右。

吴冕心头一软,眯着眼睛说道,“老人家,您看您说的,霍奇金淋巴瘤是少数可以治愈的成人恶性疾病之一,怎么能说是等死呢。”

“不用安慰我,我身体什么情况自己知道。”患者叹了口气说道,“这次肺炎说是一种自限性疾病,首先要增强免疫力。我这身体可是撑不住,没事,我有准备,这都是命。”

“有片子么?我看一眼?”吴冕问道。

“没带。”患者说道,“医生……”

患者不由自主的又看了一眼吴冕头上戴的黄色大兔子耳朵,哭笑不得的说道,“我就是怕传染给我小孙子,所以发现是阳性就拉着志愿者要求来方舱。您别见怪,千万别见怪。”

“不会的,我们条件有限,您老将就着点。有什么意见就提,我们抓紧时间整改。”

“没事,只要不在家,睡马路上都没关系。”老患者连连躬身,表达自己的歉意。

吴冕无话可说,接收了患者,有护士安排患者床位,吴冕特殊嘱咐了一句,让她们把老年患者安排在中间位置。

能暖和点就暖和点,总比靠着门被风吹强。

新来的患者测量体温、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数值一一记录。

老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在90%左右,还没到吸氧的程度,吴冕看完后心里有了底。

“老人家,您这病多久了?”

“发现了4个月,做了几个疗程的放疗。本来医生跟我说恢复的不错,但谁知道赶上疫情了。”老人家很平淡的述说着病史,没有怨天尤人,也没有唉声叹气,就像是在说别人一样。

“您什么时候开始发烧的?”

“3天前。”患者道,“我这病经常低热,所以也没太在意。发热、盗汗、消瘦、乏力,和这次的新型肺炎症状很像,谁知道就被传染了呢。”

“您现在感觉怎么样?”

吴冕一边攀谈,一边了解患者具体情况。

15分钟后,吴冕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