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23 章(1 / 1)

完美重生 夜十三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5个月前

烟,林灿突然走了过来,然后蹲在他身边点了颗烟。

沈川歪头看了林灿一眼,没有搭理他,继续吞云吐雾。

过了好一会,林灿咬了下牙,鼓足了勇气说道:“二二川,有点事儿,你能不能给我点建议?”

沈川把叼在嘴里的烟拿到手上,然后吐了口烟:“说吧,什么事儿。”

林灿说道:“我想自己做点事儿,正好一个朋友找到我,说互联网前景非常好,让我跟他一起投资搞互联网。可我又不懂,只能问你。”

沈川问道:“他怎么跟你说的。”

林灿说道:“他说搞中搜索,还有什么电子邮箱,反正说了一大堆,我也不懂,就是感觉这事儿很靠谱。”

沈川问道:“他叫什么名字?”

林灿说道:“他叫丁三石,我也是通过朋友认识他的。”

“网易啊!”沈川低声嘀咕了一句,网易应该就是九七年五月份成立的。

“他说的没错,互联网前景很好,以后我也会往互联网方向投资,不过机遇就意味着风险,你要有心里准备。”

林灿精神一振:“有你这句话就行了,至于风险,做什么生意都是有风险的,要是瞻前顾后的,什么都做不成。”

沈川看了林灿一眼,发现这小子变化真的好大,大到让他有点不认识了:“你心里有数就好。”

“二川,过来打麻将!”沈林喊了一声。

沈川把烟头扔在地上踩了一脚:“你有钱吗?”

沈林不满的说道:“瞧不起谁?”

林灿想要凑个热闹,主要是想跟沈川套近乎,但一看,根本就没他位置。沈林、丁志军和林艺都坐好了,就等着沈川呢。

沈川一屁股坐下来,对沈林说道:“你有钱吗?”

“瞧不起人是不是?”沈林很嚣张的在兜里掏出五千块钱扔在桌子上,“看到没有,够不够?”

“哎呦!”沈川上下打量沈林,“没看出来啊,这才多长时间没见,攒了这么厚的家底儿。”

林艺说道:“是我老姑给雪曼的红包。”

沈川一脸的鄙视:“我就瞧不起你这种花女人钱的男人。”

沈林一瞪眼:“玩儿不玩儿,不玩儿下去,有的是人想玩儿呢。”

“玩儿!”沈川快速的码牌,“看我怎么把你钱迎过来,让你嘚瑟。”

春晚开始之后,林老头和老太太走了,牌局也散了。人生不如意十之七八,沈川输了两万多,被三家给分了,沈林赢的最多,一个人赢了一万多,那嚣张的气焰,让沈川恨得咬牙切齿。

八点五十分,沈禾出来了,唱的是送别,九点二十,黄思思上场,唱的是百花香。十点钟,两个人就回来了,然后就开始包饺子。

吃了饺子后,新年的钟声敲响了,林老头和老太太走了,紧接着林立明一家子也走了。沈川带着大的小的,在院子里放烟花,闹腾到了两点多才睡。

561章 不平凡的一年

一九九七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发生了两件载入史册的大事。一是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二是香江回家。

沈川忙乎完沈林的订婚典礼,接着李冰月专辑独一无二在正月十五上市,上架即爆火。虽然泰国金融摇摇欲坠,但对整个亚洲影响还不算太大,所以上架第一天销量突破二十一万张,仅仅日韩就贡献了九万张。

然后,沈川又忙着沈禾、黄思思、花样少女和极光的专辑录制,这期间他还回学校补了次考,这一忙活就到了五月份。

这个时候,泰国金融市场已经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国际炒家进一步逼近,五月中,开始在即期市场上大量抛售泰铢,至五月底,泰铢已下跌至一美元兑二十六点六泰铢的低点。泰国央行奋力反击,一是干预远期市场,大量卖出远期美元、买入泰铢。二是联合新加坡、香江和马来西亚货币当局干预即期市场,耗资一百亿美元购入泰铢。三是严禁国内银行拆借泰铢给国际炒家。四是大幅提高隔夜拆借利率。此外,泰国还采取许多非常手段,包括威逼、利诱泰国的银行提供远期外汇合约的客户资料,扬言要打击刊登不利消息的媒体,并出动警察追踪发布负面新闻的人。但这一切为时已晚,泰铢已经落入炒家布好的圈套。

时间到了六月份,国际炒家继续对泰铢进行最后扑杀,同时散布泰国已经黔驴技穷的消息。一些外资银行开始在报纸上刊登广告,表示可以帮助投资者将外汇汇出泰国。泰国国内的贸易商也开始做出安排,加快将泰铢兑换成美元,加速了泰国外汇储备的消耗。

泰国一直坚守固定汇率,却没有更好的办法来反击国际炒家。经过几轮交锋,六月还没有过去,泰国央行的外汇储备仅剩下不到七十亿美元。虽然泰国仍坚称泰铢绝不贬值,但却无法遏制市场的恐慌情绪,六月二十八日,泰国外汇储备进一步减少到二十八亿美元,干预能力几近枯竭,完全失去了抵抗。

泰国金融市场一片哀嚎,国内却一片喜气洋洋,全国人民都在庆祝,因为还有两天,香江就要回家了。尤其是京城,喜庆的氛围比任何一个地方都浓,而作为帝都老百姓,那种荣誉感也比其他人来的更强烈。

六月三十日,沈川一家子全部去了香江。七月一日,全国一片欢腾,而这一天,对研究所职工来说,还有一件大喜事儿,甚至在他们内心中,比香江回家更值得高兴和庆祝。因为职工楼已经全部完工,今天就是抽签的日子。

电梯楼,谁都想要高层,前两天因为选楼层,差点打起来,沈川就给巴农出了个主意,让职工抽签,抽中哪一层就是哪一层,这样各凭运气,谁也不会有意见。果然,这个办法一公布,得到了全体职工的支持。

赵丽云,是研究所的中级工程师,二十一岁参加工作,今年正好是参加工作第十年。而这十年,也正是研究所由盛到衰的十年。尤其是最近这几年,研究所的工资都发不下来。对上有老下有小的她来说,日子过得实在是太艰难了。她不止一次动过辞职,到大街上摆地摊的念头。

每次跟她老公李民说出这个想法的时候,李民都会毫不犹豫的反对,可未来的日子怎么过,是他这个男人必须要考虑的。最后,他辞职了,因为他只是研究所普通职工,如果说他跟赵丽云必须有一个人辞职,也只能是他。毕竟一个中级工程师和一个普通职工,谁辞职,怎么取舍,小孩子都明白。

虽然他不是做生意的料,但在这个年代,只要放下铁饭碗的身份,抛开脸面,不管干什么,多多少少肯定能赚到钱。而李民就通过关系,在毛巾厂弄来毛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