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77 章(1 / 1)

继承三千年 暗石 2000 汉字|2 英文 字 2个月前

了例行询问之后,他这才拿出精心挑选礼物,说道:“叔叔阿姨,这一次来的匆忙,我准备了两件礼物,也不知道合不合叔叔阿姨的心意”

李战霆递给白玉珍的是一个精致的首饰盒,白玉珍把首饰盒打开,里面放的是一对翡翠镯。

“你这孩子,怎么买这么贵的礼物这也太破费了”

虽然还没有把这对翡翠镯拿出来细细鉴赏,但白玉珍一打眼就知道这一对翡翠镯绝对不便宜,一对的价格至少也要在500万以上。

李战霆赶紧接话道:“我和半夏都认识一年时间了,早就想来拜访叔叔阿姨了,可惜我的时间比较紧,部队上的纪律又太严格,好几次想来拜访,都没能成行。这一对翡翠手镯算是我的一点心意,只要阿姨喜欢,多少钱都值得。”

“妈,你就别管钱多钱少了,赶紧鉴赏一下,看看喜欢不喜欢这可是我和战霆一起为你挑的礼物。当然了,钱可是战霆自己出的,我绝对没搭一分钱。”肖半夏也催促的。

“这么贵的礼物,怎么能让战霆一个人出钱呢”白玉珍在肖半夏的胳膊上拍了一下,“你也是我的女儿,孝顺孝顺我不行呀,出一半钱难倒还委屈你了”

肖半夏赶紧解释,“不是我不想出钱,这不是你女婿运气好发了笔小财嘛,他烧包着呢。”

“怎么说话呢这是不会说话,你就把嘴给我闭上”白玉珍狠狠瞪了女儿一眼。

“前段时间确实发了笔财,不过运气好算不上,这世界上哪有这么多运气好的事情。是肖遥看我们几个太穷了,想让我们几个实现财务自由,就顺带着我们赚了点儿钱。要不是肖遥给机会,老实和您说,这么贵的礼物,我还真买不起。”李战霆实话实说。

“那也是你们运气好,就算是肖遥带你们赚钱,肯定也不是一点风险都没有,能实现财务自由就好。你的工作特殊,还是把精力都放在工作上好,实现了财务自由,也就不用为家里的生活操心了。”白玉珍善解人意的说道。x

说话的功夫,肖半夏已经把翡翠玉镯从首饰盒中拿了出来,塞到白玉珍的手中,“妈,你赶紧细细鉴赏一下,我对翡翠玉镯不是很懂,这对玉镯一共花了530万,应该没被骗吧”

“那我就好好看一看。”白玉珍拿起翡翠镯来仔细鉴赏。

她手中的翡翠手镯,纯净甜美,绿满天伦,水色沁心,宛若纤枝嫩叶,尽显绮美春色,质地丰厚细腻,手镯为足料圆条,如糖果般晶莹剔透。

翡翠物件中最能体现女性温婉娇嫩气息的非手镯莫属。手镯亦称钏或环,寓意吉祥平安,被人们认为具避邪与获得好运之意。白玉珍特别喜欢收藏翡翠手镯,就是因为知道她有这样的爱好,所以李战霆才特意选了这样一件礼物。

白玉珍手中的这一外圈圆、内圈圆、条杆圆的手镯又被称为福镯,是最传统最经典的手镯造型。

手镯的制作和打磨要求整块玉料无绺裂、尺寸足够大足够厚,因而如此件品质极高的手镯可谓矜贵难求。

明艳又沉稳的颜色、细腻致密的质地、通透欲滴的透明度、莹莹烁烁的光泽以及坚韧的硬度和韧性,这些特质都在这只手镯中展现的淋漓尽致。

圆润完满的造型,体现了古人对生生不息的追求,其形状周正圆润,弧面平滑丰满,无需过多雕琢,舒展自如地展现着浓郁明亮的绿,散发着圆满包容的内涵,尽显尊贵大气,秀丽典雅。

此手镯厚度应该有10毫米,已属同类翡翠手镯中的佼佼者,所用翡翠质地清纯细腻,种水皆佳,通体满翠,清亮似冰,佩戴于腕上有冰清玉莹之感,俏丽娇美,更具古典佳人之妩媚婉约,白玉珍越看越喜欢,简直是爱不释手。

“这对手镯太漂亮了,颜色鲜艳纯正,再加上冰种的质地,530万的价格就能买下来,是你们占了大便宜了。现在高品质翡翠的价格居高不下,就算是自己买原料找人雕刻,这样一对手镯成本价应该也要在500万以上。你们这对手镯应该是从朋友那儿转手的吧”

白玉珍从年轻的时候就喜欢翡翠玉器,以前买不起价格太贵的,对于翡翠玉器的认知还只能算是粗通。从肖遥发迹之后,这才把这一项爱好发展成了专家级水准。

“妈,你这眼光厉害呀,看的可真准”老妈对翡翠的鉴赏能力,让肖半夏由衷的钦佩,“这一对翡翠手镯确实是从朋友那里转手的,那个人是逍遥会的会员,家里就是经营珠宝玉器的,知道战霆是肖遥的姐夫,说是只收了我们一个成本价,看来这个人确实没有坑我们。”

“你们这个人情欠的可不小,人家说是成本价,那也是几年前的成本价了。如果是现在买原料找人雕刻的话,这样一对翡翠手镯怎么也得小一千万才行。”白玉珍特意把这一点指出来。

“那要是这样的话,以后还真得找机会弥补人家。”肖半夏确实不知道,肖遥的这个朋友竟然给让了这么大的利润。

肖遥说道:“这件事情,姐你就不用操心了,以后我送给他一张寻味斋的贵宾卡就行了。”x

看到白玉珍把手镯放回了首饰盒中,肖振山说道:“战霆给你买的首饰这么贵重,看来送给我的这件礼物肯定也差不了。”

“这应该是一幅画吧”肖振山开口询问。

“我听半夏说您这段时间正在学习书法和绘画,尤其对潘天寿的作品深有研究,所以特意选了一幅潘天寿的无边春色,您鉴赏一下,看看是不是真品”李战霆动手把这幅画打开。

潘天寿字大颐,号阿寿,浙江宁海人,国画艺术大师。早年从经亨颐习书法、篆刻,向李叔同学素描。一九二三年后,历任上海美专、新华艺专、杭州艺专教授、国立杭州艺专校长。

新中国成立后,任浙江美术学院副院长、院长,全国美协主席、浙江分会主席,又被聘为苏联艺术科学院名誉院士。著有中国绘画史、中国书法讲义、治印丛谈、顾恺之研究、中国画院考、及潘天寿画集等。

潘天寿先生以其独特的人品、艺品为世人所仰慕,先生对中国传统绘画作出了卓越贡献和深刻影响,堪称近百年来中国画坛独树一帜的艺术大师。

潘天寿总体艺术风格可概括为“四胜”,即画以奇胜、以险胜、以笔胜、以深刻的金石功夫胜。

他运用深厚的传统功力发展了中国传统绘画,体现了画为心源之文有别于自然之文的见地,他的花鸟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