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的面前。
这是一幅桃园游记图,肖遥看的很仔细,也很入神。
在肖遥鉴赏的同时,其他人也都围拢了过来,目光投注在这幅画作上。
唐正山对于书画鉴赏没什么研究,他的目光从这幅画上扫过,便不再关注上面的细节。
在他看来,这幅画除了很逼真之外,似乎也没有什么太过特别的地方。
如果一定找一处特别的地方,那就是这幅画保存的太好,不像是岁月久远的古画,反而像是近现代的新作。
但片刻之后,他的鼻端竟然隐隐间闻到了一股果香和花香味。
“咦,我好像真的闻到了一股特别清新的花果香。”唐正山很震惊,他仔细辨别了一番,继续说道,“好像有一股仙宫寿桃的味道。今天在寿宴上吃到的仙宫寿桃,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到现在,那个滋味还让我念念不忘,我觉得这些混杂的香味里面就有这样的味道。”
杨北归也说道:“我也觉得是这个味道,另外我还闻到了一股淡淡的兰香。你们都知道,平常我喜欢养兰,对兰香情有独钟,我觉得这股瓜果香里面就混杂着一股非常清新淡雅的兰香。”
这幅画打开之后,竟然真的有瓜果香散发出来,所有人都觉得很惊奇,忍不住议论纷纷。
看到肖遥似乎已经沉浸在鉴赏之中,唐正山也不打扰他,他询问身边的一位老人,“老郑,你在书画鉴赏上造诣最深了,你能不能给大家讲一讲这幅画?”
这位姓郑的老人确实对书画很有研究,随意说道:“山水画中的纪游图虽滥觞于南朝宋的宗炳,但直到明代才发展成一个引人注意的门类。
不过在吴门前期,也说是沈周、文徵明时,纪游图大多是独幅画,即便以组画出现,也仍然是景点殊少的画卷。在这类纪游中,画象一方面描绘所游名胜的总体印象,另一方面题诗题记,以诗抒情,以记纪游。
此张《桃园图》为长卷纪游画,但桃园究意是何地,上面没有题跋记述,无法考证,但通其画幅却让观者为其景振动。”
“原来这幅画是纪游图,难道和山水画还有什么区别吗?”杨北归忍不住插话问道。
这位郑老继续说道:“纪游图与一般的山水大体并无二样,不同点在于,此类画作在于写景,具体而不宽泛,其次在于皆有人物活动。
以这幅画为例,画中以舟点人,二位游人正步入渠口溪。通过画中舟,可知作者已置身于画中,这种纪游手段是接近王履的《华山图》,所不同者,王履每图所题诗,游记另行抄录,此图则将游记逐段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除了作品左上角的百果林和百花园,暂时不做评论。其余部分以淡赭为主,并有墨青,墨绿,染色,色调温和,为典型的明代晚期风格。
作者画笔细腻,山势雄奇,是图绘画技法博引五代荆浩,关仝,董源、巨然,宋代的李成,郭熙、刘松年,元代的黄公望,和同代的文徵明。
卷首处山峰呈“起”势,画法师南宗董源,巨然为主。
巨然承董源一路遗法,以长的勾勒为主,作者此处参合二种圆润之笔,以繁密的勾勒填色层层擦写,构建出平缓厚润的山脉,山间从业以花青,赭色点染写成,与山休皴被法融为一体,尽得山峦之浑厚秀逸。
山间以留白与烘染表现淡缈的云雾和远水,由远水到云海再到近山,使观者的空间感随景物依次递进而延伸,并进入画幅的核心阶段。
以画幅中部山径旅为“承接”,渐入以“北宗”技法表现的崇山峻岭,危谷劣岩的北方山川景色,作者汲取了五代荆浩,关仝以北宋燕文贵用笔的硬朗,皴染兼备的艺术风格,先以简劲的墨线勾出山石而墨淡,凹陷及深暗处则笔密而墨浓,真切的表现出山峦的层次和量感。”
得桃园开阔的江南景致。卷尾采用赵大年风格的湖山小景,为全图之“合”点,在描绘从林平湖之余,将观者的思绪从峰回路转中引出,挥向一片浩瀚而温润,秀丽的湖山之间,此画属于借古开今之作,堪称一代精品力作。”
()继承三千年
第985章 施压
唐正山仔细看了看图上的百果园和百花园,但他并没有看出不一致的地方,“我的书画鉴赏能力就连业余水准都算不上,其他人还不如我呢,你就别为难我们了,还是赶紧说结论吧。”
想到旁边这些人一个个的都是外行,郑老突然间有点索然无味,“也是,我和你们说这么多干嘛,说了你们也听不懂。你们只要知道这幅画是两个人合作创作就够了,其中的百果园和百花园是一个人所作,其余部分是另一个人的手笔。
绘制百草园和百花园这一部分的作者,绘画水准更高一些,这一部分展现出来的绘画技巧独树一帜,但偏偏历史上并没有相关记载。当然了,也可能是我水平不够,所以无法辨别出这一部分的作者是谁。
绘制其余部分的作者,水平同样不低,但我也只能分辨出他是明代的一位画家,具体是哪一位,我就不清楚了。”
郑老看到肖遥还沉浸在鉴赏之中,便说道:“肖总的鉴定水平肯定比我高,等肖总鉴定结束,应该会有一个更加明确的结论。”
这个时候,肖遥正好鉴定结束,便接话道:“郑老您太高看我了,您的鉴定结论已经很准确了,我也拿不出更精确的鉴定结论来。”
此时肖遥还沉浸在惊喜之中,心情尚未平复。他对于这幅画当然还有更多更精确的鉴定结论,但并不方便把实情告诉大家知道,所以他干脆选择附和郑老的鉴定结果,准备把这件事情淡化过去。
郑老却并不这么认为,“肖总,你就别谦虚了,在鉴定方面你可是国内最顶尖的专家,王小先多次在我面前提起过你的名字,他对你的鉴定能力简直是佩服的五体投地。书画鉴定本来就是你的专长之一,以你的鉴定水准肯定能看出点什么来,绝对比我强的多,我可是还等着你解惑呢。”
肖遥没想到这位郑老竟然还认识拍卖行的王小先,既然被王小先揭了底,他也不好继续藏拙,只得说道:“其实郑老已经说的很全面了,我从这幅画上面看出来的东西比你也多不了多少。这幅画的主体部分确实是明代的一位画家所作,但具体是哪位画家,线索太少,我也无法确定。
百果园和百花园是另一位画家所作,这位画家虽然不知名,但水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