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7 章(1 / 1)

望穿古今 长弓北辰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善,方结善果,我感觉得到你是一个好人,奈何你魔气深重,就让我在做最后一件善事吧。现在我愿将善果转送与你,只希望你将来能够少杀一人,因为杀伐并不是你得道!”

  善字定在长弓的源海,无尽的气机弥漫在长弓的源海之中,那是一种莫名的气机,不可揣测,不可捉摸。

  长弓缓缓的将手从老人身上抬起,原本想帮老人家,没想到却成了对方帮自己,长弓还是把印结完了,不管有没有用,也算自己的一份心吧!

  这个时候中年男子走了过来,他的双眼有些红肿不过已经止住了眼泪,他看口道:“多谢大人肯帮我母亲,母亲生前爱做善事,最放心不下的就是这些孩子……”说着说着他的眼窝不免又湿润了。

  “我答应老人家的事一定会做到的,你处理完老人家的事情之后,就在家里等着吧,我出去一会在来找你。”长弓没有再打扰他们,给他们留下了一些钱之后就离开了。

  夜色之下大夏城灯火通明,街上的行人依然络绎不绝,并没有因为是夜晚而显得空旷。长弓终于在连问带找的情况下,来到了司马家。

  司马府大气磅礴,紧邻夏国皇城,占地面积极其广阔,高大的门楼,两旁是汉白玉雕刻的石狮威武不凡,门上挂着红底金子的牌匾,司马府。

  这就是长弓的目的地。自己答应了老人家,要让孩子们上学过上好日子,就必须要做到。前提是先找一个好的后盾,很多人对长弓眼热,如果不能找一个强大的靠山,即使有钱也不可能平静,自己可以去漂泊但是孩子们需要一个安静的生活。

  长弓选择了司马府,经过长弓对司马老族长的认识,觉得他是一个比较不错的人,虽然脾气不太好,但是却绝对比背后捅刀子的人,强上很多倍。

  门口的侍卫进去通报,他们并未因为不认识长弓而驱赶他,因为长弓说认识司马老族长,当然这也没有错,自是对方不一定认识他,侍卫也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要知道天一大陆什么样的人都有,谁也不能保证老太爷没有认识的别人,出了事情他们可担待不起。

  长弓在门前等待着,看着门前的石狮,长弓有一种奇怪的感觉,在九州的时候发生的一幕历历在目,相传石狮也有狻猊的形态,不知道这个石狮会不会发生同样的事。

  忽然,长弓发现石狮的眼睛似乎动了一下,当长弓靠近仔细观察的时候有什么都没有。

  长弓在外面等了不大一会,一名侍卫过来示意长弓跟他进去。

  司马府比外面看到的还要不凡,院内假山流水,雕梁画栋。一座座殿宇楼台,坐落在假山之间犹如仙境。

  长弓被带入一个独立的小院,小院很幽静,两件简朴的小屋搭建在竹林掩映之间,小屋前一张石桌和两把石倚,一个高大威猛的老者坐在石椅上。

  侍卫并没有进去,把长弓领到门前就退了下去。

  长弓没有进去,他在等着老者开口,自己有求于人,这是最起码的礼貌。

  “你进来吧!”司马老族长,司马蓝海说道。

  长弓迈步走了进去,现在的司马蓝海比上一次见的时候,少了一分火气,多了一份飘逸。

  司马蓝海抬头看着长弓,开口道:“你是上次那个小子,我们好像并不熟!”

  长弓道:“是啊我们并不熟,我也没说我们很熟,我只是说认识你!”

  “呵呵,好聪明的小家伙,说吧有什么事?”司马蓝海道。

  “我想让老人家帮我一个小忙,作为酬劳我愿意付出一颗参王。”长弓道。

  司马蓝海面沉似水,说道:“你知道以我的身份根本不缺这些,妄想让一个家族的上任族长给你办事,算盘打得也太精了吧,小家伙从我还没生气之前赶快走吧!”

  “我并不是想要让你出马,我只是想要一个安定的生活,希望你能给条活路!”长弓拿出参王接着道:“就算你不帮忙的话,也没关系,这个参王就算是见面礼吧!”

  说罢长弓从纳物戒取出一支参王,这是当初从小四方界都天谷得到的,保存自今,在吸收了“思念”的灵气之后,已经成长为真正的参王。参王离开纳物戒之后,无尽的灵气充满了整个小院,及其浓郁。

  司马蓝海的眼睛冒出一丝精光:“小子你真让人惊讶,你就不让我杀了你吗?”

  “以司马老族长的为人,怎么可能为难我一介小辈!”长弓不卑不吭的说道。

  “呵呵,小子我很欣赏你,你去吧,我去给那些老家伙说一声,从现在起你就被我罩着了!”

  “谢谢前辈!”长弓把参王,放在司马蓝海面前的石桌上退了出去。

  司马蓝海拿起参王,自语道:“这个小子的好东西还真多,小小年纪就达到了破虚之境,前途无量啊!把他抓在手中也许是件好事!”

  长弓出了司马府走在,灯火通明的大街上,他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他在赌,赌自己的直觉,还好他赌对了。

  大夏城的夜晚很绚丽,明亮的星空下,皎洁的月光洒在天地间,五颜六色的灯笼映衬着路边的景色,美丽又宜人。

  长弓从司马府出来,向依依家走去,司马府的石狮宛栩栩如生,四只眼睛目视着长弓离去!

  第二天一早,迎着清晨的朝霞,长弓带着依依她们,在司马家的产业下购买了一处宅院。以张晓依的姓命名,大门之上红底金子的匾额,上书:张府。

  当长弓站在宅院门前时不禁有感而发:“这是我自己的第一个家。”

  张府建在河边,紧邻诗文学府,诗文学府是大夏城一所有名的私塾,长弓之所以选择这里是为了依依她们上学方便。

  “奥搬新家了,搬新家了……”小孩子们欢欣雀跃,蹦着跳着。

  长弓看着孩子们的笑容,他找到了一种感觉叫温馨。

  照顾一大家子将近二十个的小孩子,单凭依依的父亲显然不够,长弓也没有照顾人的概念,对于一个不知道吃饭,睡觉的人来说,根本就想不到照顾二字。

  直到长弓让依依的父亲找来几个帮佣,才算安定下来。

  几天以后的清晨,长弓带着依依她们十八个孩子去私塾报名,十八个孩子背着书包行走在大街上,引起人们一阵的驻足。

  诗文学府在大夏成,是数一数二的私塾,有全夏国最好的教书先生,长弓相信对于她们来说能够受到好的教育,改变自己的一生。

  在孩子们的家长一栏,除了依依之外全部填的都是长弓,十几个孩子的家长,这是长弓没有想到的。

  “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