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0 章(1 / 1)

1839 引弓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区内部已经饱和,在萨克森或者普鲁士争取信众无异挑起宗教战争。东方的东正教斯拉夫野蛮而残酷,奥地利还不想招惹俄国这头巨熊。

  南面,地中海沿岸的异教徒?别找麻烦了。

  美洲,本来是天主教的地方,但革命引起的对欧洲人仇恨还未消去。

  “我去美洲,”老大费力德里希亲王说,他要为哈布斯堡争取一块殖民地。

  众位兄弟都赞许的看着大哥,这可是个艰巨的任务啊。但费力德里希亲王大哥后来成功了,奥地利的马克西米连大公(茜茜公主的小叔子)得以兼任墨西哥皇帝,并在1867年被墨西哥革命党枪毙。这是题外话了。

  “我们是否可以把目光转向东方呢?英国人夺去了印度,便成为世界帝国,连失掉了美国也承受住了。”主教大人深思熟虑的提出。

  “你是指……”

  “清国,从天主教几个世纪以来的传教士的记录来看,这是个文明,有教养,遍设庙宇,信仰虔诚的国度,只是他们的宗教知识不太正确。比如,他们有大洪水的传说,有圣父圣子圣灵的三位一体(实为佛、法、僧三圣)。如果我们能纠正他们的信仰,便得到了新的灵魂。”主教大人介绍说。

  “约翰,今天之前,你就已经做好了准备是吗?”他的亲哥哥,国务秘书叹了口气。

  “是的,我已经禀报了维也纳枢机主教,即将带领一个修士团去清国。”

  两更,呼唤红票、收藏

  62 拿破仑

  12月15日

  “陛下您到了您的人民中间,人民成群结队的向您的返回致敬,而我只能在单人囚室深处瞥一眼您葬礼上的阳光。”1840年12月15日,夏尔-路易-拿破仑-波拿巴在哈姆监狱中写道。这位拿破仑的侄儿,荷兰王路易的亲生儿子,对人民未能将对皇帝拿破仑的热爱转移到他身上深为愤懑。

  自1815年拿破仑帝国倒台以来,路易-拿破仑一直住在自己母亲身边,罗伯斯庇尔的学生,激进派军官团(这是个自1893年热月政变以来的的雅各宾派余党组织)的共和派军官菲利普-勒巴作为他的私人教师,使得路易-拿破仑和共和派建立了联系。

  1831年,在罗马的拿破仑家族听到了巴黎七月革命的消息,他们所有人,包括西班牙王约瑟夫,荷兰王路易的两个儿子拿破仑-路易和路易-拿破仑的一致反应是:“法国自由了,拿破仑家族将为法国效力。”他们甚至试图和罗马王取得联系,但迎来了当头一棒。

  被视作波拿巴派朋友的奥尔良派把菲利普推上了王位。

  和他的伯父和哥哥怨天尤人不同,路易-拿破仑开始组建自己的密谋者小圈子,最初他只是和意大利的反教皇势力掺和。

  在罗马王去世之后,路易-拿破仑自称“亲王”,开始策划一系列政治冒险,1836年在斯特拉斯堡,1840年在法国海岸小镇布罗利发动了两次微型政变,都被警察残酷镇压了。

  路易-拿破仑被逮捕,被判在哈姆要塞永久监禁。

  12月15日,拿破仑的遗骸被迎回了巴黎,安葬在塞纳河畔。路易-拿破仑无缘去拜望他叔叔的灵枢,而只能在哈姆要塞里度日如年。

  正当路易愤懑不已的时候,有人来看望他了。

  路易-拿破仑走近会客室,他看清了来者:“阿道夫-梯也尔,你这个政治娼妓。”路易-拿破仑心里暗暗的想。

  梯也尔,刚刚卸任的法国菲利普王朝首相兼外交大臣。

  1830年,时值33岁的梯也尔在大银行家,共和派和奥尔良派之间牵线搭桥,使得菲利普登上了法兰西人王的宝座,梯也尔也成为王朝的内务大臣,此后不久当上了首相兼外相。就在今年,1840年,他亲自下令逮捕和审判路易-拿破仑。

  梯也尔总是试图恢复法军的光荣,重建法国的声威,这但1839年4月和1840年7月的两份《伦敦条约》使他受到了沉重的打击。

  1839年的《伦敦条约》中,欧洲承认比利时的独立与中立的地位。条约的历史重要性在其第十二章要求比利时保持永远的中立地位,并暗示着当有入侵发生时,条约的签署方须保护比利时的中立地位。这表明梯也尔一直谋求的将英国人排挤出欧洲大陆的计划破产。

  1840年7月,以英、俄、奥、普为一方,以土耳其为另一方缔结了关于集体援助土耳其苏丹、对付埃及的《伦敦条约》。这份条约完全避开了法国,彻底将法国的虚弱暴露在世人面前。

  梯也尔在议会中千夫所指,不得不宣布内阁总辞,以避锋芒。

  为了东山再起,梯也尔经过慎重考虑后,拥抱了波拿巴主义,继续挥舞拿破仑的剑。但波拿巴主义必须有波拿巴家族的成员为其背书。到哪去找波拿巴家族的成员呢?哈姆要塞的监狱里就关着一个。

  于是,梯也尔就来了。

  路易-拿破仑很识趣,他毫不掩饰的谈起了他对共和主义的赞赏,以及一种“披着君主制外衣的实质共和主义”,这样“能把拿破仑的天才和国民公会的意志结合成一个整体。”

  梯也尔根本不在乎路易-拿破仑怎么想。

  “这个弱智的傻瓜,”梯也尔心里想,“他唯一的用途就是把他那些政治幻想写成小说。真是可惜,他占住了拿破仑这个好名字。”

  “亲王,”梯也尔谄媚的说:“在您的君主外衣下的实质共和政体中,国王或者皇帝由议会任命是吗?”

  路易-拿破仑滔滔不绝,他已经32岁了,到现在才第一次有个正经点的政客来询问他的政治理想。

  “很好,亲王阁下,您的政治见解既符合时代潮流,又有拿破仑家族独特的开创力。让人耳目一新。其实,无论共和政体还是君主政体,都面对过英国这个敌人。”

  英国,为什么会提到英国?难道《伦敦条约》的羞辱让法国人民终于想起了自己这个拿破仑天才的继承人。

  “英国人最近,在远东遇到了一点小麻烦,有个叫清国的国家,打败了几千英军。您知道清国吗?”

  “清国……我的叔叔提到过它,50年前,有一艘载着英国使节的帆船路过圣拿赫岛。他们击败了英国人?”

  “令人遗憾的是,没有,对英国人来说,只是一点小挫折罢了。”

  “嗯,你来找我,就是为了告诉我这个消息?”

  “亲王阁下,这其中可能有法国的机会,也可能有您的机会。”

  “怎么说?”

  “清国的现状我们并不了解,但我们可以派人去看看,如果他们真的像传说中那么强大,我们就引诱他们,进入东南亚,甚至威胁印度,把英国的力量牵制在东方。”

  “如果他们仍旧未开化呢?”

  “那我们就和英国人合作,在和安南接壤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