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又不能把这种信笺给其他人看,而这公函和信笺也并非写给他的,目的就是事情败露的一天,府台大人自己有个退身之路,一句‘暂代’就能抵消杀头大罪。
皇帝陛下冷冷一笑,这种文字游戏更激起了他无边的怒火,一个府台,连对自己行贿者的承诺都做不到,收了好处都不办事,又如何能为那些百姓办实事。
看来这件事是坐实了,但小皇帝并没有急着表态,毕竟关系重大,如果抓了府台必然会抖出郡守,如果再抓郡守,会不会牵扯到吏部,到了吏部,又会牵连出什么?
想到这,小皇帝泛起了莫名的无力感,就像再次睁一眼闭一眼的,处置了李千基,一解心头只恨,给姐姐展示一下自己的处事能力就算了,目前他刚刚登基,根基未稳,在没培养出自己的势力的时候,尽管不去得罪任何一个朝堂大佬,六部九卿哪个都不能招惹。
皇帝做到这份上也够憋屈了,但事实就是如此,所以历史上才会有那么多昏君。
小皇帝下意识的看了公主姐姐一眼,习惯了由姐姐做主,最最后的决断,可今时今日的姐姐不在是那个乾纲独断,运筹帷幄的公主殿下了,而是一个要时刻保持开朗心情,抱着游山玩水心态出来养胎的孕妇,此时刘李佤正拉着公主姐姐给他讲故事,丝毫没在意这边紧张的局势,只听刘李佤挤眉弄眼,口沫横飞的讲述:“话说很久以前一个老汉走夜路遇鬼,而且是一男一女两只厉鬼,厉鬼想要食其肉,老汉求饶,说自己的肉是酸的,厉鬼不信咬了一口,顿时狂呕,老汉的肉果然是酸的,便打算放老汉走,和老汉刚迈步却被那女鬼叫住了,男鬼纳闷道:‘他的肉是酸的,不好吃’。女鬼羞答答的嗔道:‘人家就像吃酸的,你忘了,人家怀孕了嘛’!所以,不管是人是鬼,怀孕了一定要多吃酸的,吃酸的生儿子。”
刘李佤虽然将声音压得很低,但此时,在皇帝陛下面前,众人吓得大气都不敢喘,在皇帝不出声的时候,现场落针可闻,自然将刘李佤的故事听得清楚明白,众人听着好笑,就连昏迷在地的李万基都笑了……
小皇帝满头黑线,公主殿下俏脸通红,明明很严肃的场面,被这样一个不荤不素的段子破坏了气氛,而小皇帝也顺势下台,话锋一转道:“李千基朕在问你,你在这绥宁县为官一年,都做过什么损害朝廷利益,辱没朝堂脸面,伤天害理之事没有?”
听了小皇帝的问话,李千基等一众犯罪嫌疑人还没反应过来,而羞怯中的公主姐姐却皱起了眉头,她知道,小皇帝这一问,是有意避重就轻,不想继续往上追究了,处置了李千基就算对自己有个交代了,作为一个帝王,遇到问题竟然选择了躲避,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竟然连揪出毒瘤的勇气和魄力都没有,他这样睁一眼闭一眼的态度,只会助长歪风邪气,等你稳固了自己的地位,得到了大臣们的拥护,到时你将会失去百姓们的拥戴,自己的地位好稳定,可百姓的心浮动了,该如何稳定?
366 皇帝也为难
公主姐姐对小皇帝感到很失望,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连官员都要烧三把火,何况九五之尊。
其实,在封建时代,皇帝登基也有三把火,第一,祭天。第二,给先皇守孝。第三是册封皇太后。整的声势浩大,昭告天下,却一点实际用处都没有。
当然这是明面上,而暗地里,凡是新登基的皇帝都在暗自整合自己的势力,排除异己,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可当一个皇帝,没有能力扶植自己的势力,又没有魄力去排除异己,那他不是昏君就是亡国之君。
既然完全相信了他的智慧,已经决定放手让他独立去锻炼,公主姐姐忍住了没有多说,也该到了交接的时候了,若非当初父皇忽略了对他的培养,但姐姐的始终把他当成孩子护在羽翼下,没有经历过任何磨练,恐怕现在也不会如此,只希望现在放手为时未晚。
这边小皇帝并没有意识到姐姐的变化,只看到她和男人秀恩爱,也确实有放权任他自由决断的意思,同时也说明,公主姐姐认同了他的处理方法,这一下他更放开了,逼问李千基道:“李千基,从实招来,你为官一任,到底做过什么伤天害理,滥用职权之事?”
小皇帝这是铁了心要将大事化小,不提上面索贿受贿,买官卖官,只追查李千基一人,当然,他也希望能起到杀鸡儆猴的作用,让上面的人看看,我已经查处了李千基,说明我知道你们之间的勾当,若不及时收敛,并对我感恩戴德,随时可以查处你们。
他息事宁人的态度是好的,但也要分什么事儿,他如此行为,非但没有杀鸡儆猴的效果,反而会助长歪风邪气,巨大的利益可以蒙蔽人的双眼,蒙蔽人的心智,让人心甘情愿的铤而走险,只能说小皇帝太过单纯,没有经验。
而李千基虽然大字不识,但好歹也是商贾出身,见多了人情世故,社会经验丰富,一听小皇帝只追问他的情况,立刻明白小皇帝要息事宁人,杀一儆百的心理,其实这样对他也是一个解脱,而且小皇帝没有要处置他儿子的意思,上面的人也不会来报复他的家眷。
李千基想通了,也豁出去了,不管有的没的,他都准备添油加醋的说一番,让自己的死罪坐实,给皇帝一个逞威风的机会,也为了保全上面的人和自己的家眷,可就在他准备交代的时候,忽然传来一阵沉闷的鼓声,那一声声闷响让人的心都跟着沉闷起来。
也不知道衙门的鼓到底是什么材质,与寻常的鼓不同,敲击出的声音很是低沉,就是给有冤情的人们准备的,击鼓鸣冤,鼓声越低沉,冤屈越深。
衙门内所有人都在这儿跪着,生死未卜,谁敢动弹。小皇帝不发话,只能任由鼓声持续,沉闷的声音让人心情郁闷。
小皇帝并不了解基层部门办公的方式,对鼓声也是反感,这影响了他即将展示帝威的心情,就在他准比开口命人去把击鼓人赶走的时候,小德子连忙把击鼓鸣冤的工作特点,小皇帝恍然,点点头示意小德子去看看。
小德子快去快回,告诉小皇帝,并说给其他人听:“启禀陛下,门外击鼓之人乃是黄员外,同来的还有数百老百姓,他们打着条幅,口中喊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