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43 章(1 / 1)

新中华1903 小柯 2000 汉字|13 英文 字 2个月前

大楼更加精美别致。

  德国利用一港一路,成功完成了山东贸易重心由烟台向青岛的转移。德国胶澳总督府基本完成了第一轮城市规划建设。港口、铁路、自来水、电厂、医院、教堂、工厂……一座设施完备的现代城市拔地而起。一港、一路再到一城、一海洋,德国人是完全按照西方模式在这里塑造一个具体而微的柏林城。

  现在,胶澳总督府尽管还是那栋敦实的德式建筑,不过却已经挂牌为“中国青岛防卫司令部”,这里是整个青岛要塞防御的心脏,在总督府附近,到处堆砌着沙包工事和铁丝网,工事里架着机枪,头戴钢盔的中国士兵警惕地着周围。

  “团长到!”

  随着门外卫兵的口令,第二十一师第一团团长沈校书出现在会议室门口,会议室内的中国军官们皮靴齐声一响,冲着门边的行了军礼。进入会议室后,表情肃穆的沈校书看了一眼站在会议室内的诸人,然后向众人敬礼,接着边伸手从副官手中接过一份电报。

  “大总统令!”

  会议室里安静得只剩下呼吸声

  “第二十一师第一团诸君,保卫青岛,战斗至最后一人!若日人悍然进攻,可放手一搏。”

  “是!”众人齐声答道

  沈校书辛亥年的时候就是团长,现在还是团长,不过此团非彼团了。第四集团军军长蓝天蔚在他进驻青岛要塞之前就暗地里告诉他,只要他活着回来,师长的位置就肯定跑不掉了。因此,沈校书心里其实很渴望日本人打上门来。和沈校书一样,他手下的营长、连长们也大多是保定军校或者东北陆大刚毕业的士官生、军官生,一个个朝气蓬勃,血气方刚,初生之犊不畏虎,相比于他们的团座,他们更渴望着战争。

  第一营营长韩先勇向沈校书敬了一个礼,然后大声说道:“我们二十一师的一师人分驻青岛四周,德军设立内外四道防线,前两线为外线,三、四线为内线,而我军进驻后,没有加强防御,亦没有增设防线,根据外轻内重之原,我军兵力主力部署于内防线,利用青岛近郊的鸡貂山、孤山、楼山为支点,重新构建青岛之防御。我认为我军应加强外线防御,根据青岛之地形,日军会从避开从正面进攻,而选择绕至炮台背后岸,所以我们利用山顶工事监视海面。”韩先勇一面说,一面快速在地图上标明自己说的那些地点和方位。

  沈校书笑笑,说道:“德国人的布防虽然仓促,但是也是花了心思的。你仔细看看就会发现,他们的理念和我们在军校学习的理念是差不多的,毕竟咱们军校的教官大多数是德国人。”

  韩先勇对着地图思考了一番,随后微微点了点头,“不过,我依然建议在第二线上多修建至少四处多面碉堡以加强防御。”

  “恩,这倒是个好点子~”沈校书点了点头

  自己的建议得到采纳,韩先勇很有成就感。

  “报告!”一个士兵在门外大声报告道:“截获日军电报。”

  “拿过来!”第二营营长魏中山从士兵手里接过电报,只是微微一瞄便喜上眉梢,随后立即双手递给沈校书。

  “哦?”沈校书看了电报也是一笑,说道:“诸位,日本人忍不住了,他们要进攻孤山、楼山的德军阵地。”

  “那要通知德国人吗?”韩先勇问道

  “当然~”沈校书笑答:“他们是我们的过河卒嘛!”

  331彼此竞争

  轰轰轰

  一列军列正行驶在京沈铁路上,这列军列是赤峰的兵工厂出发,从沈赤铁路到达沈阳后在南下沿南满铁路南下旅顺。

  军列的火车头是由保定机车制造厂新出厂的火车头,正式的名称叫做前进型蒸汽机车。设计思路参考了二战时德国著名的蒸汽机车——BR50型蒸汽机车。该型机车的制造亦是纳粹德国战备计划的一部分,因此吧BR50也被称为“临时战时机车”(比BR52等“战争机车”多了个“临时”)。BR50型蒸汽机车是一种2-10-0轴式的货运蒸汽机车,是当时德国“标准蒸汽机车”的一种,也是德国制造的最为成功的蒸汽机车型号之一。BR50型机车较低的轴重使得它具有了极高的通用性,可以在各种干线或支线上使用。为了在倒车时能够有效保护车辆乘员,BR50型在煤水车(4轴T26)的前端安装了保护设施,还有很多该型机车在战后换装了小烟板。机车的煤水车还加装了一个司机室,使得其煤仓较之前有所减小。

  总体来说,这种火车头的结构简单、成本较低,维护保养也简便,易于大规模量产,对中国这样工业技术不是很强,而又在大力发展铁路的国家来说,是性价比十分高的选择。在生产过程中,技术人员又大量使用焊接取代铆接,使得成本进一步下降。除了保定之外,赤峰、沈阳、上海、天津的机车厂也已经开始投产这种类型的机车。

  军列上的一节车厢里,国防军第一师副师长、兼师属炮兵团团长的邹作华一身军装,他端坐在座位上,看着眼前的地图出神。

  “岳楼?岳楼在吗?”郭松龄在门外喊道

  “哦,我在~!”邹作华回过神来,起身为郭松龄开门,“师座~”

  郭松龄进了车厢,大大咧咧地在椅子上坐下,说道:“大总统这次把我们从蒙古叫回来,是要打旅顺,当年日本人在打旅顺的时候吃了大亏,这次我们肩头的担子不轻啊。”

  邹作华面色凝重地点了点头,不过随即又笑道:“不过,看到火车上这些大口径的火炮,我就有信心了。”

  郭松龄也笑了笑,说道:“是啊,在大学里,教官讲过炮兵群战术,集中所有的火炮朝一个地方集中射击,小鬼子就算是铁打的,咱们也要用炮弹把他们给化咯!”

  邹作华莞尔一笑

  笃笃笃,有人敲门,随即大声道:“报告两位师座,接到两份电报。”

  “进来~”郭松龄应答道:“念!”

  士兵大声道:“第一份是大总统令,只有两个字:旅顺;第二封是海军部转来的电报,一小时之前,海军在朝鲜海域击沉一艘日本商船,其意图有可能是从海上向旅顺运输补给。”

  “从海上运补给?”郭松龄诧异了一下

  邹作华提醒郭松龄道:“师座,你忘了?大约十天前,朝鲜人炸毁了安东铁路桥。”

  “对了,~我差点忘了!”郭松龄笑笑

  邹作华也笑了笑,随后指着地图上一处标明为横山的标记点,说道:“这里是老横山,日本人称之为剑山,此处乃是旅顺外围的制高点,当年日本人打旅顺,也是从这里入手的。”

  1904年6月26日拂晓,守卫在老横山战壕中的俄军,受到了日军第11师团步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