际货币制度还是金本位的前提下,这种办法可以最大限度地为本国积累财富。
在军事上,未来的战争是属于训练有素的职业军人的,因此,中国为了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上生存下去,必须有一支强大的国防力量。徐天宝认为,要承担起这个重任,这支军队必须具有以下几项特性:必须是快速反应部队,依靠交通工具实现快速运输;必须装备先进的武器;必须建立完整的后勤体系,随时为军队输送需要的一切;后备军事力量不经过预备役训练期就可以直接上战场。
为此,徐天宝队国防军再一次进行了改变,取消了“旅”的编制,师部直接管理团部,编制指挥更加灵活;徐天宝认为人才是军队的核心所在,所以对军事教育制度也进行了一些调整,每个省都设有至少两所初级军校,每年挑选其中成绩优秀者送入东北和保定军校深造,而徐天宝自己则出任这些军校的校长。与之配套的,还有积极的财政政策,振华集团每年的收入也有大部分被投入到国家财政中,主要用于矿山、石油、水力、电力、大型工厂等基础设施建设。
中央政令不断发布,各路军阀表示服从中央的通电也在一份份的发布,新疆都督杨增新、安徽都督倪嗣冲,上海镇守使郑汝成,广东都督龙济光,江西都督李纯,湖南都督汤芗铭,福建都督刘冠雄、云南都督唐继尧、广西都督陆荣廷等纷纷通电表示拥护,随后冯国璋和雷震春也接受了江苏、浙江两地咨议局的决议,出任江苏都督和浙江都督,并旋即通电表示拥护徐天宝。
1913年10月,原本在云南的蔡锷被袁世凯调到北京,任经界局督办。徐天宝夺取北京之后,给蔡锷的新任命是新兵训练营总办。蔡锷不知道是故意还是无意,他请了一个长假,说是要回云南老家省亲。徐天宝准了假,还派人在蔡锷临行前送来了一些西药,其中就有磺胺,嘱咐蔡锷要定时服用。
蔡锷领了假期却没有真的会云南,而是坐上火车,沿着京沈铁路去了沈阳。他要亲眼看看,徐天宝和袁世凯到底有什么不同。
初到沈阳的第一印象就是路宽车多,沈阳街道平整宽敞,而且路面很干净。街道上的行人秩序井然。沈阳街道上汽车和脚踏车众多,比北京还多。两种车辆各自在花了线的街道上行驶,南来北往,并行不悖。蔡锷还发现沈阳街道上每逢一个十字路口,都有一个指挥交通的岗亭,四面挂着红黄绿三色灯。蔡锷觉得煞是新鲜,一问周围人,才知道这叫交通信号灯,红灯停,绿灯行,是写进了小学课本的,即便小童也倒背如流。
蔡锷的第二个印象就是沈阳学生的精气神,就外形而言,东北人本来身材就高大,而且提个普遍都结实,这没什么稀奇的。但是蔡锷从他们的言谈举止之中,分明看到了自己年轻时的模样,那时候的自己,一腔热血,一心就想学了本领救国救民。
“为了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蔡锷在每一所学校门口都能看到这样的巨型标语。
蔡锷似乎开始明白了什么,他摇了摇头,继续在沈阳城内到处转悠。三天之后,蔡锷提前消假,立刻到着手新兵训练工作。
情报科的人立刻把这一事情上报徐天宝,三天时间哪里能够往返云南?其中一定有诈。徐天宝到只是笑笑,说道:“入彀矣。”随即将文件圈阅,示意不必再查。
时间一晃就到了3月,列强有关新政府的承认问题还悬而未决,只有德国和美国两个国家承认了新政权,英法意日俄都是含糊其辞。徐天宝忍不住了,他直接以大总统的名义约见朱尔典。
朱尔典一身西服,头戴高高的礼帽,手拿文明棍来到大总统办公室。一进办公室,就见到对门的墙壁上挂着一幅巨大的欧洲地图,而徐天宝正聚精会神地看着那副巨大的地图。
“徐先生~!”朱尔典说道
徐天宝转过身来,向朱尔典微微一笑,说道:“公使先生,欧洲上空战云密布,大战一触即发,我是请你来讨论我国是加入同盟国,还是协约国!”
朱尔典一怔,随即笑道:“我不太明白您的意思。欧洲现在一片和平。”
“哦?真的吗?”徐天宝笑了笑,又转身看着欧洲地图,说道:“世界已经瓜分殆尽了,但是后起资本主义国家,比如德国,其资本剧烈膨胀,要求殖民地,但世界已被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瓜分完毕,因此必须寻找市场以适应资本扩张的需要。而老派资本主义国家又不愿意让出已有的殖民地和势力范围。因此,这种不平衡必然要被打破,战争自然成为解决的这一问题的手段。其次,资本主义国家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和国内矛盾的尖锐化也使帝国主义各国统治不稳,各国纷纷扩军备战、寻找同盟,企图通过对外发动侵略战争来缓和国内阶级矛盾。在这种原因下爆发了诸多的局部冲突如:在法德之间为争夺摩洛哥而爆发了两次摩洛哥危机、奥匈与俄罗斯之间为了各自在巴尔干半岛的利益而爆发的波斯尼亚危机、巴尔干诸国为了各自的独立和利益而爆发的两次巴尔干危机、意大利与土耳其之间为了各自在北非的利益而爆发的意土战争等等。这不都是大规模战争的预兆吗?”
朱尔典内心很吃惊,这个新的中国统治者果然不简单。他笑道:“我不这么认为,这只是一些国家之间的小矛盾而已。”
“不小小看这些小小的火星,它们会把整个欧洲都点燃的!”徐天宝说道:“眼下极端民族主义在欧洲泛滥,如在巴尔干地区泛斯拉夫主义和大塞尔维亚主义盛行,在法国是复仇主义盛行,在德国则是泛日耳曼主义盛行,这些极端的民族主义使得欧洲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火药桶,任何的风吹草动,都有演变为世界大战的可能。德国和奥匈结盟,英法又和沙俄结盟。沙俄视巴尔干为禁脔,奥匈和沙俄在巴尔干有巨大的利益冲突,一旦俄国和奥匈开展,英法德三国能置身事外吗?”
朱尔典暮然不语
徐天宝又说道:“在争夺殖民地与势力范围方面,除了在西南非、东非、中国山东等地区德国与英国发生冲突外,更重要是在巴尔干与西亚地区。从19世纪末,德国积极开展修筑一条从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