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 章(1 / 1)

新中华1903 小柯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之春。”胡之春起身,微微欠身表示谦逊,“请问二位是来招工的吧?”

  老的说道:“对,你们新闻纸上写的都是真的吗?”

  胡之春很认真地说道:“都是真的。不过,丑话说在前头,第一,咱们的厂子在口外,那地方风沙大,有时候还有马贼,可不是享福的地儿!第二,大工、中工、小工之间的工钱可差的很大。”

  老的自信地笑笑,拍着胸脯说道:“小哥,不是我马福成自夸,你到奉天机器局去问问,咱的手艺可不是吹的~~~主机也不是白当的~”负责管理一台机器及其附属设备和学徒的熟练工匠被称为主机

  小徒弟打断他,说道:“师傅,奉天机器局没了。”

  老马顿时颓然,“哎,是啊!都是老毛子给闹的。”

  “你们在奉天机器局干过?”胡之春问

  “那还有假?机器局的工人又不是皇亲国戚,有啥好冒充的!”马福成不屑道

  胡之春点了点头,又问了马福成和他徒弟夏明顺几个关于机械方面的问题,马福成和夏明顺都是对答如流,胡之春很满意,便与马福成和夏明顺签下了契约。契约一式两份,一份归马福成师徒,一份放在胡之春那里。

  “不知道马主机还有没有认识的人,也在机器局干过活,咱们公司刚起步,将来还会扩大,需要的工人不少。”胡之春问

  夏明顺问道:“你们还要继续招人?”

  胡之春说道:“按照咱们经理的意思,就是有多少要多少。”

  马福成笑着答道:“那感情好,我认识的人里面,老的有马尾船厂的老工匠,年轻的之中,也有不少原来天津机器局和奉天机器局里的老相识。让我徒弟去联络他们就成。”

  “那好!”胡之春从口袋里拿出一叠兑换好的银元,一共三十块,递给夏明顺,“这是三十块路费,你拿着。等你把人招来了,这笔前多退少补。”

  马福成一怔,“小哥,咱们东家这么大方?不怕小夏拿了钱一去不复返?”

  胡之春笑答:“咱们东家是做大事的人,那心胸~~~!当然,你要真和他使小心眼,那肯定没好下场。”

  马福成摇了摇手,“那哪儿会啊,我老马不是这样的人。”马福成说:“那我能去见见东家吗?”

  胡之春摇了摇头,“东家现在在紫竹林呢。”

  20新的订单

  ◆◆◆

  在通往紫竹林码头的紫竹林大街两边,中式和西式的店铺林立,中文、英文、法文的店铺招牌幌子一块连着一块。连绵不绝,一直延伸到紫竹林码头附近。紫竹林码头上,此刻也很热闹。无数被麻袋、木箱压弯了腰的脚夫们象工蚁一样,忙碌却井然有序地往返在船只和码头的仓库之间。干苦力的工蚁只能活几个月,而好吃懒做的蚁后却可以活数十年。

  在码头仓库的阴影下,有一栋木屋,那是脚夫们平时休息的地方。门外王朝、马汉一左一右象两尊门神一样矗立。

  “明理,给恩公磕头。”屋里一个半老头把躲在自己身后的小孩拉到身前,在他肩膀上一按。他就是生了病没钱请大夫的老河南

  那孩子十五六岁的样子,浓眉大眼,五官分明。“恩公在上,受韩明理一拜!”孩子说话声音响亮清脆,说着就要给面前的徐天宝磕头。

  “别~”徐天宝上前一把托住韩明理的双手,韩明理暗暗用力,还想往下拜,但是托住自己胳膊的那只大手纹丝不动。

  一旁的霍元甲眼皮微微动了动,作为一个练家子,他看得出来徐天宝也是会武之人,况且又仗义疏财,颇有当年及时雨宋江的风范。霍元甲便在心里打定主意,定要结交此人。

  “明理啊,徐爷是读过洋书的,不兴下跪这套,徐爷说不要跪,那就不要跪了吧。”霍元甲在一旁说道

  韩明理看了看霍元甲又回头看了看自己的父亲,老头也点了点头,韩明理这才站直了身子,退到一边。

  老河南又说道:“恩公不受拜,那是恩公仁义。我们虽是草民,却不能有恩不报。要不这样,我儿明理在乡下念过几天私塾,干活也勤快,如果恩公不嫌弃他笨拙,就收留他做个杂役,为恩公做牛做马,牵马拽镫。”

  “你识字?”徐天宝问

  “嗯~念过两年私塾。要不是河南大旱,举家逃荒,说不定我现在还在念书哩!”韩明理有些依依不舍

  徐天宝点了点头,用手捏了捏韩明理的肩膀,虽然韩明理看着瘦瘦小小,但身板看起来很结实。“不是我不想收你,可我开的工厂在口外,那里又是风沙,又是马贼的,你小小年纪吃得这苦?”

  “吃得!”韩明理斩钉截铁地答道

  “好,有志气。那回头你跟我走!”徐天宝答应了

  “多谢恩公!”韩明理又要下拜

  “别,叫我东家就成,恩公恩公,不就是点钱吗?哪有那么大恩?”

  老河南摇了摇头,说道:“对您来说只是些许小钱,对咱来说可是救命啊。明理,跟着恩公好好干,知道不?不能给咱老韩家丢脸。”

  “知道了,爹!”韩明理很诚恳地点了点头

  中国百姓可以说世界上最勤劳善良、聪明质朴的,他们对于困苦的忍耐力惊人,拥有这样的老百姓,却把个国家搞得积贫积弱,野猪皮们也算无敌了。

  霍元甲也在一边说道:“明理还是个孩子,干不来咱们这种力气活,跟了徐爷,也算是人尽其用。”

  徐天宝看了看霍元甲,笑道:“霍兄,你有一身家传的好武功,众人也都服你,何不开馆收徒,开宗立派,把你的家传武学发扬光大。窝在这里当脚夫,真是明珠暗投。”

  霍元甲笑了笑,“我何尝不想,只是开馆收徒需要不少本钱,我一个赶苦力的,哪里有这些许多的银钱?”

  徐天宝也笑道:“钱能解决的问题,就不是问题。这样吧,你筹谋一下,一共要多少钱,多少东西,我包圆了。”

  霍元甲一愣,问道:“当年燕国太子厚待荆轲,是要他刺杀秦始皇。今日徐爷如此厚爱,难道也有什么非常事要霍某去办吗?”

  徐天宝连忙摆了摆手,“误会,误会。我徐天宝就是个生意人,哪儿来的非常事?”徐天宝连忙解释道:“其一,我自己也略好武艺,所谓英雄惜英雄,我也不想看到霍兄一身本领却买卖于斯;其二,我的工厂开在口外,那地方地贫民悍,工厂里少不得要一批看厂护院的,将来霍兄高足正好为我所用;其三,这紫竹林的码头,也需要一位能服众的头领,将来我的货在这里走,也能更加舒畅不是?”

  霍元甲粗粗一听,这话到也有些道理。若自己真的开宗立派,成立武馆,那么不光自己发扬家传武学的心愿可以得偿,而且他很有信心到时这紫竹林码头一多半的人都会入自己的门下,人多力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