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5 章(1 / 1)

新中华1903 小柯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国汉人处于异民族的统治之下,因为日本暗中支援中国革命,所以一时间日本成为中国革命家的乐园,同盟会、光复会等反政府组织都是在日本组建的。那时很多汉人来到日本的头两件事就是:第一是剪辫子,表示不再效忠清廷;第二是自称“支那人”,拒绝承认自己是“清国人”。由于那时“中国”这个词还没有被公认,所以很多革命家直接借用日本式称呼称自己是“支那人”。

  1902年,章太炎等在日本东京发起《支那亡国二百四十二年纪念会》,提出“光复汉族,还我河山,以身许国,功成身退“的誓词(“支那亡国”是指明朝亡于清朝的那一年);1904年,宋教仁在东京创办了名叫《二十世纪之支那》的杂志,这是后来同盟会党报《民报》的前身。即使是立宪派的梁启超,也用“支那少年”为笔名,康有为次女康同璧也曾在诗中称“我是支那第一人”。

  当时很多中国的革命家使用“支那”这个词称呼自己,亦说明那时日本使用“支那”称呼中国,不但没有贬义,反而含有对中国汉人的尊敬。如果日本人按照当时中国的正式国号“大清”,把中国人称为“大清人”,把中国话称为“大清语”,对中国的汉人来说,反而会感到被侮辱了。但是辛亥革命之后,中国的正式国号从“大清帝国“变成“中华民国“,由此而引发了中日之间的“支那“争论。

  但是,作为穿越者,徐天宝却对这个词十分感冒,这无形中也使得徐天宝对那些以支那人自称的所谓革命家们多了几分不屑。

  1906年4月18日,《民报》第3号以号外形式公布了《〈民报〉与〈新民丛报〉辩驳之纲领》,全面揭示了革命派与保皇派的原则分歧。

  同盟会机关报《民报》与保皇派机关报《新民丛报》的大论战,以《民报》的创刊为发端。1905年11月,《民报》创刊号即对保皇派进行批判。梁启超则从《新民丛报》1906年1月出版的第73号起连续登载《开明专制论》和《申论种族革命与政治革命之得失》两篇文章,竭力反对暴力革命,主张先实行"开明专制",确立君主立宪;反对土地国有,维护私有制度。革命派斗志正旺,予以迎头痛击。《民报》号外载文说;

  近日《新民丛报》将本年《开明专制论》、《申论种族革命与政治革命之得失》诸篇合刊为《中国存亡一大问题》。本报以为中国存亡诚一大问题,然使如《新民丛报》所云,则可以立亡中国。故自第四期以下,分类辩驳,期与我国民解决此大问题。兹先将辩论之纲领,开列于下,以告读者:

  一、《民报》主共和;《新民丛报》主专制。

  二、《民报》望国民以民权主宪;《新民丛报》望政府以开明专制。

  三、《民报》以政府恶劣,故望国民之革命;《新民丛报》以国民恶劣,故望政府以制。

  四、《民报》望国民以民权立宪,故鼓吹教育与革命,以求达其目的;《新民丛报》望政府以开明专制,不知何方副其希望。

  五、《民报》主张政治革命,同时主张种族革命;《新民丛报》主张政府开明专制,同时主张政治革命。

  六、《民报》以为国民革命,自颠覆专制而观,则为政治革命,自驱除异族而观,则为种族革命;《新民丛报》以为种族革命与政治革命不能相容。

  七、《民报》以为政治革命必须实力;《新民丛报》以为政治革命只须要求。

  八、《民报》以为革命事业专主实力,不取要求;《新民丛报》以为要求不遂,继以惩警。

  九、《新民丛报》以为惩警之法,在不纳租税与暗杀;《民报》以为不纳租税与暗杀,不过革命实力之一端,革命须有全副事业。

  十、《新民丛报》诋毁革命而鼓吹虚无党;《民报》以为凡虚无党皆以革命为宗旨,非仅以剌客为事。

  十一、《民报》以为革命所以求共和;《新民丛报》以为革命反以得专制

  十二、《民报》鉴于世界前途,知社会问题必须解决,故提倡社会主义;《新民丛报》以为社会主义,不过煽动乞丐流民之具。

  以上十二条,皆辩论之纲领。《民报》第四号刻日出版,其中数条皆已解决。五号以下,接连辟驳,请我国民平心公决之。

  ●●●●●●●●●●

  “废话连篇~!”徐天宝对保皇党和同盟会的口水战不屑一顾,此时,一个念头在他脑海里形成。“我也应该办一份报纸,争取舆论的支持。20世纪初的中国不缺一心报国的热血青年,他们缺少的是冷静的思考和正确的理论指导。”

  主意打定,徐天宝便开始物色人选,很快,两个人便进入了徐天宝的视线,第一个是热血青年丁开嶂,第二个便是大名鼎鼎的鲁迅——周树人。

  丁开嶂是京师大学堂科班出身,毕业时获"奏奖"文科举人,文笔大开大合,纵横捭阖。日俄战争结束后,丁开嶂与秦宗周、丁东第、朱锡麟、张榕在家乡南青坨发动群众,宣传科学,推倒佛像,改庙堂为学校,兴办新学。他腾出家中一间房屋开办女子学校。丁开嶂还以摆斋戒烟酒为名,在黑龙江、吉林、辽宁、绥远、热河、内蒙古、河北、山西等地发展铁血会组织,并在家乡成立"北振武社",抗俄铁血会改名为北洋铁血会,丁开嶂任总理。发布《北振武社启》,阐发"强吾民""强吾国"的宗旨。

  周树人自不必说,他弃医从文,一心想以文笔唤醒国人,有他加入,文章的水平就有了保证。

  报纸定名为——《新中华》

  112以滦制开

  今年的春天来得格外迟。

  春分之后还下了一场雪。眼见就要进四月了,清晨还可以看到薄冰。除了杨树枝头萌出花生米大的苞芽,远远看去仿佛沾染些青翠,其他的树全无动静,怕冷似的瑟缩在寒意未尽的风中。

  塞北的春天一点儿也不温柔,一副乖戾暴躁的任性脾气。早起时还阳光灿烂,不到中午已是阴云密布,不一会儿纷纷扬扬地扯起漫天飞雪,雪片极大,飘飘转转地舞着,迟迟不肯落地,就好像知道一落地便会了无痕迹。不过十来分钟,云散了,太阳还来不及露脸,北风就气势迫人地出场了,少了些寒冬的凛冽,可仍是那么霸道,呼啸在山川林木之间,挟着浓浓的沙土味道,天地立时混沌了。

  塞北的春天是干渴的。沙土在阳光下发出死死的白光,草皮皱成一团,又脏又黑的可怜样子透着仓惶和小心翼翼。偶尔看到有苍蝇飞过,没看见蝴蝶和蜜蜂——美的、可爱的东西总是娇贵的,脆弱的。天倒是浓蓝无比,均匀的像凝固的染料。从天到地,从树到草,从建筑物到人,看不到一点点润泽。

  塞北的春天是顽强的。变化无常的气温,干渴的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