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6 章(1 / 1)

新中华1903 小柯 2000 汉字|19 英文 字 4个月前

詹天佑说道:“政治之事,天佑不敏,但深知铁路交通实为富民强国之要途,故当年天佑在美国留学时,选学了铁路一艺,多年来,天佑也是身体力行,潜心铁路修筑之事,虽说受制于金达,其实我也向他学了不少东西,比如铁路线的管理与营运,很多我就是从事路工之后学到的,因为当初学校主要讲专业技能,对于一些实际的东西并不教授,很多都是要在实际工作中去感悟的。”

  袁世凯欣然笑道:“这就对了,国家也好,个人也好,不怕受制于人,就怕受制于人而被人所制,一个人受到压制时能理性面对,潜心学习他人优长,必是有大作为之人啊。京张一路,现在受朝野重视,中外则目,我亲任督办大臣,你把这件事办好了,就是给全国做了一个大大的示范,也向洋人证明了咱们大清国不仅财富不能为他们掠尽,就是人才也不必外借于它国,是一桩彰显国威的大事”

  詹天佑说:“大人所言极是,对于国家之艰难,天佑也是日有所想,但回过头来一静思,深感临渊羡渔,不如退而结网,所以对铁路技术之钻研未尝一日停止。现在蒙你与袁大人之信任,忝为京张铁路总工程师一职,必当如履薄冰,如临深渊,谨慎从事,尽职尽责。大人用心之良苦,天佑一定谨记。”

  言犹在耳,但是眼下却是困难重重,“难呐!”詹天佑望着远方,微微抬起右手,他的随员之一,也是他两个学生之一的徐士远很知趣地立刻从包里掏出一盒香烟,给詹天佑点上

  “大人,有一个自称是振华机器公司老板徐天宝的人,求见大人。”一个书办打扮的随员气喘吁吁地爬上山梁,他是詹天佑的另一个学生张鸿诰

  “振华机器公司?”为詹天佑点烟的徐士远下意识地翻过手里的烟盒一看,那是一包中华牌的高档烟,上面印的生产商正是振华机器公司。

  詹天佑也是有些奇怪,喃喃道:“他来求见我干嘛?”

  张鸿诰摇了摇头,说道:“卑职不知,但是他带来了几根铁轨!”

  “铁轨?”詹天佑笑了,“到底是买卖人呐。”

  在山脚下,詹天佑见到了一身西装的徐天宝

  “詹大人,冒昧来访,还望赎罪。”,徐天宝微微欠身行礼,同时身后的胡之春一边指挥两个工人将钢轨抬过来,徐天宝说:“这是我们公司的产品,不知道詹大人有没有兴趣?”

  “你们公司的产品?这么说这个是国货咯?”詹天佑来了兴趣。

  “正是,听说这京张铁路是中国人自己设计、建造的,我便寻思想为国出力,铸造国产钢轨用在这条铁路上,不让洋人看咱们笑话。我这铁轨质素不比洋人的差,但是价格只有洋人的一半。”徐天宝说道

  “志气可嘉~”詹天佑走到钢轨旁边,拿起一把小锤子,用力敲打了几下铁轨的几个部位。被敲击的地方发出清脆的回响。看起来似乎质量不错,不过究竟如何还要再检测一下。

  詹天佑说道:“听起来似乎不错,不过,我还要把这些铁轨送去检测一下。”

  “那是当然,毕竟人命关天。”徐天宝对詹天佑一丝不苟地作风很是敬佩

  “詹某承负朝廷重托,不敢大意。只是不知徐老板的所学何处,为何能炼出如此好钢?”詹天佑问道

  徐天宝笑答:“我本游学海外,后见朝廷劝告兴办实业,便回国筹资办工厂,当然了,我那制铁厂是不能和汉阳铁厂相提并论的,让詹大人见笑了。”

  詹天佑摇了摇头,说道:“汉阳铁厂的铁轨脆而易断,徐老板你的铁轨虽然出自小厂,但也不必妄自菲薄。我用材,不记出身,只问质素!就是盛宣怀来了,我也这么说~~~~”

  半个多小时之后,检测结果出来了,显示铁轨完全合格,质量与进口的英国货不相上下。

  詹天佑大喜,便问这样质素的铁轨,年产多少。

  “年供两千吨不成问题~”

  詹天佑又说道:“不论年产多少,只要质量合格,我全要了,价格几何?”

  徐天宝说道:“英国货的一半,15两即可。”

  91挖掘机械

  徐天宝和詹天佑正说话间,远处来了一个骑马的西方人,他身后还跟着几个身背测量器材的随从。

  “嘿,詹,你好吗?”那个西方人用英语向詹天佑问好

  “我很好,谢谢~”詹天佑用英语回答,同时向徐天宝低声说道:“这位是英国人金达,他在大清修了20年的铁路。”

  “Nicetomeetyou!kxs51.com。”徐天宝用英语向金达问好

  金达微微一笑,对詹天佑说道:“詹,我刚才在山下看到了几根铁轨,质素很好,你买的是哪国的产品?”

  詹天佑自豪地笑道:“我大清国的。”

  “亲爱的詹~~”金达笑了,“我从没发现你还有如此幽默的一面。要知道,你们汉阳铁厂出产的铁轨根本不合格。”

  徐天宝也自豪地用英语对金达说道:“不,这些优质铁轨是我的公司出产的。”

  金达一脸的不可思议,说道:“那不可能!”

  “一切皆有可能。”徐天宝笑道

  詹天佑笑着问金达,“金先生,你来这里做什么?这里可没有云雀让你打。”

  金达笑着说:“我这次是到张家口游猎来的,只是顺便对京张铁路的一些地段进行了测量。”他望着这一带的群山,,抬手轻轻地按了按帽檐,问道:“詹,你觉得这一带地形怎么样。”

  詹天佑也回望着眼前的山岭说:“袁大人曾告诉我你会来测量的。客观地说,这一带地形确实很复杂,但是我们经过反复和慎重的测量后,已经有一些初步设想了。”

  金达说道:“詹,我发现京张铁路沿线的情况比我预先设想的要糟糕得多,特别是南口到岔道城之间的线路困难程度大大出乎我的意料。你明白我的意思~!”

  詹天佑在关沟一带测量的过程中已有这种感觉,但他一直没有讲出来,因为怕影响跟随他的两位学员的情绪,徐士远与张鸿诰可能也感觉到这一点,但詹天佑在修筑滦河大桥及修筑新易铁路的影响,使两个学员坚信詹天佑能够解决好关沟一带地形复杂的问题。现在金达讲出来了,詹天佑当然得作出回应。詹天佑说:“这里复杂的地形确实增加了修筑铁路的困难,但总是可以想办法解决的。我们对此有信心。我们中国有句话,叫做人定胜天~”

  金达摇了摇头,说道:“袁大人给朝廷奏折中说需要500万两银子,我看从北京到张家口的铁路要成功修筑的话,这个数目是远远不够的。”

  詹天佑一怔,问道:“这个数目是谁告诉袁大人的?”

  金达指了指自己,说道:“就是我,当时我只是凭经验推断,没有想到会有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