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1 章(1 / 1)

郑屠 奉旨把妹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也无法确定蔡攸为什么要将公子囚禁起来,而且那三日对郑公子的守备也是最严密的时候。直到昨日,我趁着送茶的功夫在蔡京的书房外偷听了一小段对话,这才恰巧知道原来蔡京父子是要公子去见一个人。”

  宋云说到这里一停,看着郑飞道,“郑公子知道是去见谁吗?”

  郑飞摇摇头,“我不知道。”

  宋云笑着微微摇摇头,“郑公子如此聪明,怎么在这件事上就这么糊涂呢?”

  郑飞愣愣的看着宋云,心中一片疑惑,这个问题自己早就想的头晕脑胀了,自己一个默默无闻,才来东京没几天的小老百姓,哪会有什么人想见自己?

  宋云见郑飞依旧一脸的困惑,终于叹了口气道,“其实不只是公子您,就连我们在没有偷听之前也是万万想不到的,那个人不是别人,就是……”

  宋云一字一句道,“当今圣上!”

  “什么?”郑飞浑身猛地一震!“当今圣上……?赵佶?”

  宋云闻言面色微微一变,似乎惊奇于郑飞居然敢直呼皇帝的名字,他却不知道,郑飞刚刚差一点就把赵佶的庙号宋徽宗给说了出来。

  居然是他?!怎么会是他呢?!我……我怎么跟他又扯上联系了?!

  郑飞快速思索起来。

  我才刚来东京,又没见过什么人,除了那晚诗词会上……。

  对了!诗词会!莫非又是诗词会!

  郑飞心中顿时一个激灵。

  莫非……是赵佶微服出宫游玩,那晚又恰巧在诗词会上目睹了自己怪异的表演。而自己最后那一首改自岳武穆词令的歌,也在阴差阳错下打动了赵佶。

  一瞬间,所有的不解就都得到了解释!

  难怪蔡攸那晚要派人把守云仙楼的大门!

  难怪蔡攸那晚在诗词会上对自己莫名的关照!

  难怪自己要被蔡攸囚禁起来!

  难怪那人对自己一番莫名其妙的训话!

  也难怪燕云会的人要将自己救出来!

  郑飞不禁大骂自己一声真是笨猪!能令蔡京父子这般重视的人还有几个?

  自己居然……与宋徽宗赵佶差点扯上联系?!

  宋云看着郑飞脸色一番变化,轻笑道,“郑公子可是想通了?”

  郑飞一声苦笑,“想通了,蔡京父子要我劝皇帝放弃出兵收复燕云十六州的打算,而你们,则是怕我真的说服了皇帝。是吗?”

  宋云点点头,“没错。虽然我们相信能唱出那种热血歌赋的人,定然也是希望能够早日光复燕云十六州的。但郑公子身处囚室,又在蔡京父子的威逼利诱之下,难免出于自保而说一些违心的话。恰巧昨夜蔡攸似是为了让公子安心,特意减少了对公子的监管,我们便利用机会在昨夜冒险,动用了蔡府中的一切力量,将公子救了出来。”

  郑飞点点头,心中也不禁一叹,就算自己真的猜到了蔡京父子的打算,在那样一种状况下,自己又该如何去做?燕云会的担忧不无道理。

  想及此处,郑飞又问道,“那现在咱们这是要去哪里?”

  宋云道,“小人是要带郑公子去见一个人,也是救下我和妹妹的人,他就是我们的会长。”

  郑飞奇道,“你们会长?”

  宋云脸上顿时露出崇拜而恭敬的表情,“说起来,我们会长的姓还是当今圣上赐予的呢。”

  郑飞一听顿时一惊!不是说这燕云会不为世人所知吗?怎么他们的会长还能被皇帝赐个国姓?

  燕云看出了郑飞的惊讶,又道,“其实我们会长也是从燕云十六州刚来大宋不过几年的时间,他本是辽地的汉之望族,官至光禄卿,虽享受着契丹贵族的特权,却始终心念故土,以燕云十六州重归华夏为生平大志。几年前宋官童贯使辽,我们会长冒险献计于他,童贯大喜,将我们会长改名易姓偷偷带回了大宋。我们会长又献计于圣上,极得圣上的赏识,便赐了国姓。”

  郑飞暗道一声原来如此,他们这会长的经历倒真有几分的神奇!不知他又是献了何计于赵佶,竟能令那赵佶如此欣喜,莫不是也跟我一样唱了几首很对赵佶胃口的歌引得龙颜大悦吧……。

  突然!郑飞猛不丁的想起一个人!心中顿时一惊!

  此人莫非是……他?

  郑飞看向燕云,慢慢问道,“请问你们会长的大名是……?”

  燕云回道,“我们会长乃是龙图阁学士、朝议大夫、秘阁待诏……”

  郑飞嘴唇微启,用只有自己才能听到的声音与燕云一起说出了一个名字。

  “赵良嗣。”

  071,失郑屠权相震怒,查卧底誓杀郑屠

  (求红票,求收藏。)

  “废物!饭桶!都是一群废物!一个大活人怎么就能消失的无影无踪!”

  只见蔡攸的脸色简直是阴沉到了极点,正在朝着堂下一阵痛斥。

  而在他的面前,则跪着十几个人,有家丁,有丫鬟,有护院,还有三名美艳的女子,各个都是将头深深的低了下去,满脸尽是惊恐。

  “父亲,咱们怎么办?圣上可是就要来了。”蔡攸压下心中怒火,一转身恭敬的对着一名坐着的老者说道。

  虽然此刻蔡攸气的面色铁青,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但这老者却只是微微闭着眼,面色如常,冷静的就像是什么事都没发生一样。

  听得蔡攸问起,老者才慢慢睁开眼睛,只见眼神之中依旧是一片平静,他看了看蔡攸,却没有立刻回答蔡攸的问题,而是微微一笑道,“攸儿,你的心已经乱了。”

  蔡攸一愣,想了想才不甘的说道,“孩儿不是乱,咱们蔡府戒备如此森严,居然还能被那屠户给跑掉,孩儿怎能不气,尤其是圣上可是要来了!孩儿交不出人,该怎么给圣上交待呀!”

  蔡京捻须笑道道,“崇宁五年,你父我被圣上罢了相,又立赵挺之为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赵挺之任相后,对我百般刁难,我行事处处捉襟见肘,就算是他手下的一个小小的御史也敢不把我放在眼里,你可曾见我有过丝毫的着急生气?”

  蔡攸又一愣,摇了摇头,“没……没有。”

  蔡京又一笑,“孩子啊,着急是没用的,着急只会让你自己乱了分寸,你的敌人无时无刻不想把你气得气急败坏,这样他们才有机会打败你!”

  蔡攸闻言心头一动,长舒了一口气,起身对着蔡京拱手道,“孩儿知错了,谢父亲教诲。”

  蔡京这才点点头,转头看向那群跪着的人,朝着其中一个衣着明显比家丁和护院要光鲜许多的人问道,“老王,你再仔细想想,昨日那人可有过什么异常的表现?”

  那被称作老王的立刻抬起头来恭敬的回道,“回禀老爷,那人昨日一切都如往日,并不曾有半分的异常,小人把该交待给他的话也交待清楚了,小人也确信那人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