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章(1 / 1)

郑屠 奉旨把妹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做?

  原来郑飞刚刚突然心中灵光一闪打定了主意。

  自己一定要想方设法结交这位鲁提辖,还有不知此刻正在何处的九纹龙史进。

  原因一是梁山英雄从小便是郑飞的偶像。

  二是来既然已经来了这水浒世界,郑飞便有了一个想法。

  郑飞因何而死?

  见义勇为却饮恨寒心而亡!

  郑飞不怪那些没有帮助自己的人,也理解那女子为何弃自己而逃。

  现在的社会风气本来就是那个样子。

  路遇不平却无人敢见义勇为,哪怕是出声喝止。

  而往往出事之后不管是谁都会一跑了之担心遭遇经济负担。

  就更别说路遇摔倒老人无人敢扶之类的无奈行为。

  当我们从小到大都一直信奉的“道德”,成为人人唯恐避之不及的“祸事”!

  这是何等的悲哀!

  郑飞死的寒心,死的不值!

  回想过去,华夏民族本来是一个热血的民族,虽然五胡乱华使得华夏民族不但差点绝种,更是遭受了第一次的文明大倒退!

  但在最危险的时刻,华夏人站了起来,挽救了自己也挽救了华夏文明。

  当经历了隋唐的盛世,再次建立起来的华夏民族统一政权继承者---宋朝虽然是华夏历史上最弱小的王朝,但哪怕是最孱弱的宋朝,民风也依旧继承了许多华夏先民的伟大精神。

  从民间的侠义之风到朝中的士大夫之气莫不令人钦佩!

  只可惜,因为后晋狗贼石敬瑭的卖国行径,宋国从一开始就处在丧失抗拒北方游牧民族的天险要地燕云十六州的境地,导致宋国不但直接处于契丹人的枪口之下,更失去了战马等战略物资的直接支持。

  这还没完,历经五代十国的动乱建立起的宋国,他的统治者赵氏家族似乎是被五代十国时的大臣作乱吓破了胆,从此开始重文抑武,更将全国兵权军队分割的七零八落,不但使得华夏民风开始由刚变柔,更使军队的战斗力陡转直下!

  但即便如此,华夏民族依旧有着旺盛的创造力,建立了一个华夏历史上最富有的国家!

  郑飞时常想,古中华遗风,究竟会有何等的团结与彪悍,连相对柔弱的南宋,听闻大宋灭亡了,都能有十万军民自发跳海殉国,这是何等的气节!

  但当南北宋相继亡国,蒙古铁骑便将华夏文明拖入了苦痛的深渊,蒙古铁骑杀了多少汉人?粗略估计至少有6700万人!

  6700万华夏先民!

  蒙古军的屠城,几乎杀掉了北方百分之90的汉人,谁敢反抗便是灭门乃至屠城!直接导致汉人精英殆尽。

  赶走蒙古人重新建立起的华夏王朝大明其实也不过算是一次华夏文明的回光返照,整个朝代皇帝一个比一个混蛋,从上到下保守自大!丧心病狂!腐朽堕落!

  南宋灭亡时,陆秀夫抱着少帝跳海,数十万军民也跟着跳海殉国!蒙古军队攻占长沙时,岳麓书院数百名文弱书生与城共存亡,全部壮烈战死。

  但当大明最后一个皇帝崇祯上吊自尽时,身边却只有一个太监陪着……。

  接下来的满清比那蒙古也不过是多了个心眼,一手是屠刀,屠城之举数不胜数!一手又是恩赏,直接将华夏人彻底变成了奴才!

  奴才啊奴才!华夏人给那满清当了几百年的奴才!

  连续两次遭受严重打击的华夏文明,终于丧失了许多无比珍贵的东西……。

  一句“崖山之后,再无华夏!”

  道尽了后人无数的悲痛与无奈!

  (需要指出的是,“崖山之后,再无华夏”并不是说华夏人的人种灭绝了,而是指自夏商周开始所代代相传的华夏精神在华夏人的民族记忆里被遗忘了许多,所以亡的不是华夏国,也不是华夏人,而是亡的华夏文明与精神)

  郑飞自认为不是一个高尚的人,但民族有难,匹夫有责!郑飞想要努力去改变这一切!

  既然这一切都是从靖康之难开始的,郑飞便要尽快建立起自己的力量,去阻止它的发生!

  而要做到这些的第一步,便是首先要在这个世界中立足。

  而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的梁山英雄便成了郑飞的首选,同时,郑飞还有一个小小的愿望-----悲剧的梁山好汉们,小爷来了!你们悲剧的结局,也该得到改变了……!

  ++++++++++++++++++++++++++++++++++++

  “洒家失礼了,原来阿哥你也是好汉之辈。”鲁达的一句话打断了郑飞的思绪。

  郑飞再看鲁达,就见鲁达已经完全收起了刚刚的狂态,正有些愧疚的看着自己,一句“阿哥”的称呼不禁让郑飞心头一热。

  郑飞赶紧道,“提辖大人折杀小人了,小人可不敢妄称好汉,不过是在这乱世中苟延残喘的一只小虫罢了,唉!”

  郑飞说罢,一脸的无奈。

  鲁达忙道,“兄弟如此自轻是何故?”

  郑飞道,“小的白活了几十年,哪像大人您,沙场之上出生入死,杀敌报国!小的每每想及便悔恨交加,却也只是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无法像大人您一样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契丹血!”

  一番话说的鲁达一愣,就见鲁达一拍郑飞的肩膀,“好!好一个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契丹血!洒家虽然不明白是什么意思,但也能听出其中的豪气,能说出这种话的,怎会是条小虫,洒家白白在这渭州城呆了三年,却不知道渭州城还有你这么一条好汉!走,洒家带你去见个人。”

  鲁达说罢便拉着郑飞朝西边走去。

  二人一路畅谈,郑飞凭借对水浒的了解,又说了一些水浒上介绍过的好汉之事,听得鲁达兴高采烈,更加坚信了郑飞“好汉”的身份。

  不一会二人便来到一处客栈,鲁达刚要领郑飞进去,迎头却从里面走出二人,其中一个年轻人惊道,“哥哥来了,小弟正要去寻哥哥喝酒。”

  郑飞抬头一看,就见这说话的年轻人好一副刚美的相貌,脸若银盘,血气方刚,敞开的衣口处可见一条纹身青龙头栩栩如生。

  郑飞心中一动,莫非此人是九纹龙史进?此人既然是史进,那此刻站在他身旁的那男子肯定便是打虎将李忠了。

  果然。

  鲁达一喜道,“哈哈,洒家正是要来寻你,洒家还有了你师父王进的消息,这位是……”

  还未等鲁达介绍,郑飞立刻上前一步抱拳道,“这位兄弟可是九纹龙史进史大郎?”

  史进一惊,看了看郑飞,好像……不认识,但还是赶紧施礼道,“正是在下,请问这位哥哥如何得知在下?”

  郑飞哈哈一笑,“你师父王进与我是从小的兄弟,前段时间常听他谈起你。俺叫郑临风。”

  史进大喜,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