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94 章(1 / 1)

我的老婆是军阀(精校版) 录事参军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议,现今红娘陪叶卡捷琳娜去南方考察,蓉儿则统领宗人府张罗枢密院会议的筹备,金凤在旁协助。

  叶昭心说老婆多可真省心呢,能干的老婆多,更省心,只是这话可不敢说出来,免得诸老婆造反。

  下午在养心殿看了几个折子,叶昭突然就来了兴致,喊来郑阿巧,令备车,前去勤学府。

  勤学府名字好大,但实则只是西城原慎郡王府后巷广平库胡同的一座宅院,现今小太子尧洵暂时搬进来适应适应,等年后,他和二皇弟就会正式入住,此地距离学堂极近。

  其实就算在禁宫中,皇子和公主们也不能每日与母亲亲近,迁出禁宫,反而母亲常来看望。

  见到父亲来接他,尧洵开心极了,皇子也好,公主也好,对父皇均是敬畏而又崇拜。

  汽车一溜烟就出了内城,规规矩矩坐在叶昭身边,尧洵很有些少年老成。

  叶昭见他不动自己递过去的热可可,心里突然一酸,可不是,虽说在京城时并不和这些小家伙们少见面,但就算现今,一年过去,正是身体和思想发育时期,就算几个月不见,可也生分不少不是?

  叶昭将玻璃瓶上的软橡胶塞拔掉,插入吸管,递给尧洵,说:“喝吧,爸爸特意带给你的。”

  尧洵这才稚声稚气道:“谢谢父皇。”接过饮料,有滋有味的吸吮起来。

  汽车在京师南郊驶出好远,叶昭更令下了沥青路,二十几分钟后,黄土路上颠颠簸簸的汽车就熄了火。

  叶昭一阵苦笑,本想带宝贝儿子去乡下走走,可倒好,敢情汽车发动机的稳定倒少不了沥青路的功劳。

  无奈下只好下车,牵着尧洵的小手漫步而行,尧洵却是兴奋极了,大步跟着父亲,小手更紧紧攥着父亲的手,今天,实在是他最开心的日子。

  两侧农田皑皑积雪,远方黑黝黝的村庄看似极近,但实则有好远一段路程。

  侍卫司机忙着检查油箱和发动机,也有侍卫快步向回飞奔,按照惯例,皇上出城,侍卫们多路接应,在沥青路和黄土道的交叉口,便备有马车。

  “冷吗?”叶昭说着话,就将尧洵的小毛绒帽子放下来,说道:“跟爸爸出来受苦是吧?”

  尧洵摇摇小脑袋,稚声稚气道:“不冷!儿臣最怕夏天下火,热死了!”

  叶昭鼓励的拍了拍他小脑袋,说道:“农民们,一年也就这时节能猫冬,不用出来作活,夏天下火的时候啊,他们都要顶着日头在田里流汗,你以后,可不能叫他们的日子越过越没有尊严。”

  尧洵似懂非懂的点点头。

  实则几位皇子和公主所受的启蒙教育极富皇室风格,令他们出来上学,只是想叫他们接触社会而已,现今不是网络时代,住在深宫里就什么都能知晓。

  在勤学府,当然会有皇室聘请的教授进行皇室子弟的教育,更会有叶昭写的一些东西教授他们,而叶昭闲暇时耳提面令都少不了的,这些理所当然的教育不必细说。

  叶昭还曾经有个构想,便是他们成年确切的说是大学毕业后,要不要化名进入政界历练,但后来琢磨,此举实则对自己要推动的变革不利,容易产生结派倾轧的现象,不过到时候再看吧。

  站在路旁一堆积雪前,看着天地茫茫,叶昭默默不语。

  好一会儿后,汽车也没有修好,东边黄土路,倒是慢悠悠驶来一辆牛车,赶车的是个老汉,裹着露出棉花泛着油光的烂棉袄,车上还有个六七岁大的小丫头,当牛车经过叶昭和尧洵身边的时候,她就咧着豁子牙对尧洵笑,想来是没见过这般衣着鲜亮的小男生。

  郑阿巧低声道:“主子,借牛车用用?”

  叶昭想了想,微微颔首。

  郑阿巧随即快步追上去,几步就赶到了牛车前,笑着对赶车老汉道:“老大爷,我们的汽车坏这儿了,我家主人想借你牛车一用,前面就有人来接我家主人,借你牛车多赶几步,还请通融通融,定有重谢。”

  赶车老头倒是极为爽朗,笑道:“行,上车吧,一看您几位就是贵人,重谢就算了,我这也是顺路,去接我侄子。”他看了几眼那铁车子,听说这玩意儿能在大路上跑的飞快,城里人都喜欢坐,可还是不如咱的老牛车不是?

  叶昭几人上了牛车,尧洵自是第一次见到淌着鼻涕的同龄人,拿出洁白手帕递给那小丫头,说:“你流鼻涕了。”

  小丫头多少有些怕生,更不敢接那比村里三奶奶脸蛋还白的手帕,用棉袄袖子在鼻子上抹了一把,鼻涕就不见了,尧洵呆住。

  老黄牛奋力拉着铁轱辘前行,但速度委实还不如疾走,郑阿巧和另一名侍卫随即跳下车,跟着牛车而行。

  叶昭递给老人一颗烟卷,笑着问:“老大爷,你村里多少人口?”

  老人忙不迭接过,也第一次见识了防风汽油打火机,烟雾吸入鼻中,虽略显绵软,但委实比旱烟滋味美妙,怪不得城里人都喜欢抽卷烟。

  “爷,我们那儿叫大羊坊,有一百多户吧。”老人笑呵呵的回话。

  叶昭问道:“牛马不少吧?”

  老人咧嘴露出满嘴黑牙,说道:“总有五成人家有牲口,爷,您是做牛马生意的?”

  叶昭笑道:“不是。”显然铁路的畅通,使得新疆西域不但供应了中原大量肉食,也令农户的牲口空前充实起来,一个村子超过半数人家有牲畜,与前朝比,这可是翻天覆地的变化,当然,京郊乡村,相应必然获益多些。

  叶昭这时又点点头,说道:“小姑娘没有缠足,好啊。”中原政府已经下了废止缠足的法规,但这种陋习要改变,还要从思想上解决问题,前朝刚入关时,也曾禁止缠足,可最后只能不了了之。

  老人咧嘴干笑两声,不知道说什么好,村里大户小姐突然放足,还要去城里做工,听说缠足的女人现在可不好嫁人,贫苦人家,就更没缠足的道理了不是?

  尧洵还是将手帕送过去,帮小姑娘擦鼻子下的污垢,或许是他看着实在不舒服吧。

  叶昭看着尧洵,心说这小子最好本事小一些,若太能干,说不准自己对帝国的远程规划就会遇到阻滞,自己总要令他逐步明白,帝国皇帝,最后成为凝聚国民的象征、维护推动帝国文明价值观即是最成功的皇帝。

  大概走出里许,就见岔路口,站着一个消瘦年青人,灰色长袍,拎着竹编的简易箱子。

  见到年轻人,小丫头就开心的喊:“叔叔!叔叔!”

  年青人笑着奔过来,小丫头从牛车上跳入了他怀中,他则打量了叶昭几眼,有些疑惑。

  老头道:“上车,我先送送这位爷。”又对叶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