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78 章(1 / 1)

我的老婆是军阀(精校版) 录事参军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令,哪敢不从,也只有战兢兢的拿起了桌杆,打了两杆,不是滑竿就是白球直接落洞,见王爷蹙眉,心里更颤悠,就更打不好了。

  “没羞没羞,臭球篓子!”旁边清脆的声音,却是八九岁大的一个小丫头勾着鼻子羞刘三。

  马老板气道:“去去去,别捣乱!”

  小丫头却是不服气的道:“爹爹,我比他打得好。”

  马老板更怕得罪客人,伸手就想打她,叶昭笑着用球杆拦下,对小丫头道:“那你来。”跟刘三打,也实在没意思。

  马老板陪笑道:“先生,这,这可不合规矩,她是我女儿,不是球童,咱这儿也没球童陪打球。”

  旁边侍卫递过去一串铜钱,马老板笑眯眯接过,对那小丫头道:“陪这位先生好好玩。”

  小丫头球技果然不是盖的,比叶昭打的还好呢,只是有时够不到球,叶昭就抱了她来击球,一大一小倒也玩的开心,叶昭更叫侍卫出去给买了糖果,小丫头更是欢喜,叶昭抱她打球的时候,她就抱着叶昭脖子啵了一口。

  “哎呦,不就是登记吗?怎么敢劳烦局座?小的该死,该死!”马老板突然满脸堆笑从柜台后跑出来,原来木板门被推开,走进来几名黑制服巡捕。

  叶昭回头看去,就是一怔,怎么也没想到在这里见到朱丝丝,笔挺黑制服,银灿灿肩章,挂枪套的黑皮带系在腰间,酥胸翘臀纤细腰肢,曲线诱人,英姿勃勃娇美不可方物。

  朱丝丝也是一呆,好久没见到这色狼了,谁想会在南京遇到?进门就见到那小丫头亲他,再看他又亲昵的抱着那粉嫩嫩幼童,朱丝丝已经麻木的不能再麻木了,无奈的对叶昭点了点头,算是打招呼。

  而马老板一口一个局座大拍马屁,旁边一名巡捕引他到了柜台前,登记名册,虽然马老板没铺面,但现在也算行商,自然要缴税,巡捕房现今最繁重的工作之一就是帮盐运分司给南京城内形形色色的商户造册。

  叶昭放下女童,诧异的问朱丝丝:“升官了?”

  朱丝丝颔粉腮:“嗯,我现在是南京府巡捕局副局长兼西城巡捕房巡长。”

  叶昭啊了一声,笑道:“恭喜恭喜,这可怎么都得请我吃大餐吧?”巡捕调动,叶昭最多就是扫一眼省厅厅长和市局一把,这南京局的副职自不会关心,却不想朱丝丝也被调来了,想也是,此次调动巡捕进南京,选的都是精干,朱丝丝确实是合适的人选,不过小小年纪就副局了,倒也厉害,这可真是一步步自己干出来的。

  朱丝丝对那小丫头努努嘴,说:“你放过她,我就请你。”

  叶昭满心的无奈啊,这朱丝丝到底把自己看成什么人了?自己再怎么禽兽也不会对这幼幼下手啊?

  摇了摇折扇,叶昭道:“那你可得请我吃好吃的。”

  朱丝丝明亮大眼睛微露诧异,想是没料到这色狼就真这么轻易放手,说道:“你说话算话,请你吃什么都行。”

  叶昭折扇一收,笑道:“成交!”

  第七十六章 新四大金刚

  “你住哪儿?”出了粥铺,朱丝丝问叶昭,叶昭就指了指不远处的驴肉馆,朱丝丝呆了下,随即颔粉腮,说:“晚上我来找你。”

  想也知道,那般讲究生活情调的色狼住进了粗鄙不堪的驴肉馆,天天听叫驴嘶叫,可不遭罪么?

  按照惯例,摄政王半日上衙,每七天休息两日,当然,下午和晚上有时也会客,不过来到南京后,需要他拍板决断的事情太多,忙的实在有些透不过气,而每日下午,叶昭也会到东王府自己的临时衙门转一圈。

  叶昭实际上在“惜阴书院”办公,惜阴书院是一座江南民居式两进二层楼堂院落,红红的窗棂门柱,飞檐翘阁,古香古色清幽无比。惜阴书院本来藏书颇丰,但太平军占领南京后,藏书均被烧毁,东王更将其划为东王府所属的别院。

  现今叶昭已经开始令人为其重新购买藏书,包括历代的珍本,二楼放置藏书,一楼则作为总理王大臣的临时官署。

  摄政王府设秘书官房、政务房、报道官房、政策房等等,共有一百多名吏员。

  秘书房秘书官马登,政务房政务官陈宝箴,报道官房报道官黎庶昌,政策房主事谭钟麟则是摄政王身边的新四大金刚,四个人年纪都不大,从一定程度上,和生机勃勃的南朝制度相得益彰。

  马登自不消说,乃是一路跟随摄政王的文士,秘书官房负责帮摄政王起草文函、处理日常文件来往,传送需摄政王亲览的奏章等等。

  政务官房则在一定意义上等于后世各国政府部门的办公室,处理王府日常杂务,向各部衙门传达摄政王王命,在摄政王委命下,协调、组织催办、联络各部衙事宜等等。

  政务官陈宝箴不到三十岁,江西义宁人,思想活跃,很有冲劲的一个小伙子,叶昭自不知道这又是被自己改变人生轨迹的一员,若没有平远军在江西大战发匪,陈宝箴本应参加湘军,其后更得曾国藩赏识,官至湖南巡抚,以“变法开新”为己任,乃是维新箭头人物,地方督抚中唯一倾向维新派的地方实权人物,但却反对维新派民权平等一说,更反对君主立宪,两面不讨好,最后被革职,永不叙用。

  报道官房只有区区几人,乃是王府对外发布新闻之途径,与《中国时报》、《粤报》等官方、民间新闻纸业保持密切联系。

  人虽少,在叶昭眼中,报道官房职责却极为重大。

  报道官黎庶昌乃是西南巨儒、教务部副相郑珍门生,二十出头,同样冲劲十足,被叶昭看中,点入王府。也因叶昭知道他的名字,算是晚清有名的外交家和散文家。

  政策房不用说,乃是研究国策之处,吏员最多,更有客座学者云集,各行各业翘楚几乎都在客座顾问之名单上,怕有上千人之众。

  政策房主事谭钟麟三十七八岁,进士出身、翰林编修,江南道监察御史,平远军光复江西半境,他任江西袁州知府,在《中国时报》发表文章多篇,叶昭见他颇有见地,而作为知府却热衷于在报纸上议政更是独此一份。

  在后世这是耍笔杆子争政绩,放在现今可就是不得了的开明了,叶昭自然点他入府,放在身边栽培。却不知道这谭钟麟在晚清历史也是赫赫有名,最后官至两广总督,因九龙被迫租给英国人,以为奇耻,又无力回天,遂以年迈为由告老还乡。

  叶昭的办公室宽敞明亮,但却是同样的闷热。

  果然,刚刚回来不久,屁股还没坐热,教务大臣郭良俊就来求见摄政王,摇着扇子,叶昭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