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六章 沈麟送行(1 / 1)

一品寒士 鹿鸣野 3426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第二百三十六章 沈麟送行

“哎哎!”

陈云急忙问道。

“大人,无双都接下请帖了。”

“你拍拍屁股就跑。”

“我怎么跟人家答复?”

沈麟嘿嘿笑道。

“你去一趟不就得了。”

“好酒好菜只管吃!”

“反正,你跟那帮人没啥交集,瞎聊呗!”

“别漏了你的马贼底子就行。”

陈云慢脑门黑线。

又让咱去给你擦屁股?

再说了,咱早就不是马贼了好吧?

咱现在,也是堂堂的经制千户官。

呃?跟那帮老家伙喝酒吃肉,真是尬聊啊!

沈麟的马队刚刚走了几里路,后面有十几骑疾奔而来。

红娘子掩面长叹道。

“跑都没跑掉。”

“真丢人!”

来的却是沈毅,他身后的沈昂,笑得很真诚。

“哈哈,堂弟啊,我就猜的不错。”

“你小子指定要开溜!。”

“可我是走不掉,要不,早回去练兵了。”

沈麟颇为古怪的问道。

“哟?”

“你不是来抓我的?”

沈毅指着他无奈笑道。

“我才十一个半吊子骑兵。”

“你身边,足足一千余铁甲轻骑。”

“谁抓谁呢?”

“我就是顺了几坛子竹叶青,一大包老庞家卤牛肉。”

“特意赶来,给你送行罢了!”

嗯?

这个家伙,现在变得如此客气了?

礼下于人,必有所求。

我得小心点。

沈麟无所谓的道。

“那就去乳峰岭。”

“正好是沈昂当初也战斗过的地方。”

“离县城远点,免得麻烦。”

一行人继续前进。

很快就看到了两座圆鼓鼓的丘陵矗立在前面。

走的近了。

大道两旁还有两个土包。

沈麟前两天路过的时候,就知道里面迈着五百辽人的尸体。

可今天,却看到两块石碑已经竖起来了。

左边是——

泸水娘子军,尽歼辽国轻骑五百于此。

右边写着——

沈家集乡兵,协歼辽国轻骑五百于此。

铁画银钩,题字之人很有书法功底。

虽说一字之差,功劳列的却不偏不倚。

足以让沈家集的乡兵,被人铭记了。

好歹是野战歼敌,意义非同一般。

沈麟笑眯眯地瞅瞅沈昂。

“你让人刻的碑?”

沈昂点点头,理直气壮道。

“夫人的重骑兵流了血。”

“我们沈家集乡兵,也流了汗。”

“理当为后人所铭记!”

“二郎峰那边也有一块碑呢!”

沈麟轻笑道。

“有的人,你就算不竖这块碑,也会打心眼里记一辈子。”

“有的人呀,转眼间,就会忘掉。”

“这块土地上,有多少人曾经为了抵御外辱。”

“抛头颅、洒热血,死伤无数?”

“到头来,也不过是……”

“唉,不说了,喝酒喝酒。”

所有人都下了马。

四散在并不高的乳峰岭上。

五坛子竹叶青,四坛都分给官兵们,一人尝一口。

沈麟、沈毅等五人开了最后一坛。

就着一大包牛肉和七八种干果。

四下里都是皑皑白雪,风也停了

阳光没什么温度。

欣赏雪景,谈天说地,倒是别有一番雅趣。

沈毅瞧瞧山坡上的士兵,虽说一样穿了铁军的制式黑甲。

可这些人,比起沈麟的五十个铁甲近卫来。

身形明显要瘦弱很多。

“大勇,你哥他们,在落阳山的日子很清苦吧?”

虎大勇淡淡一笑道。

“人少,饭还是能吃饱的。”

“等明年的屯田有了收获,日子会好起来的。”

一定意义上来说。

虎大龙部待在落阳山,无异于找了块桃源福地。

他们正在修建的关城易守难攻,还卡住了落阳古道。

贼寇乱了几个月,山区四县十室九空。

大量田地被抛荒。

驻军搞屯田,收入还是很可观的。

北地越发乱了。

粮食,无疑是最珍贵的战略资源。

偏偏,还没多少势力敢去招惹虎大龙。

人家那两千重骑,三千轻骑兵是吃素的?

沈毅呵呵笑道。

“还是堂弟你舍得花钱啊!”

“看你营地那些骑兵,一个个都养的膘肥体壮,红光满面的。”

“每天从营里飘出的肉香,连北城的防军,闻着都流口水了。”

“现在肉价可不便宜。”

“你真每天给官兵定量半斤肉食?”

红娘子笑嘻嘻地道。

“没有定量呀!”

“吃饱为止。”

虎大勇这些天也了解了铁军的伙食标准。

他忍不住地担心道。

“大人,哪怕是鱼肉呢?”

“这消耗也太大了吧?”

沈麟抿了一口竹叶青,舒舒服服的呼出一口白气。

“没事儿!”

“陈梁的水军,别的本事没有。”

“抓鱼倒是擅长得很。”

“咱们仓库里的冰冻鱼,都快装不下了。”

嘶!

沈毅和沈昂对视一眼,忍不住倒抽冷气。

壕无人性啊!

你们跟龙王爷是亲戚么?

他老人家天天把渔货往你们泸水城里扔?

不下雨不下雪了,改下鱼了?

“那个……”

沈毅斯斯艾艾地问道。

“麟哥儿啊,能不能卖给我一些?”

“我也想让一万东路军,顿顿吃肉啊!”

“可你也知道,安定养猪的少。”

“羊肉又断了走私渠道,每斤都飙升到三十五文钱了。”

搞了半天,你追出这么远。

又是送行,又是请喝酒的。

就是为了点肉食啊?

为了将士,不惜低声下气求人。

看来,安定东路这一万军兵跟了你。

比跟着你老子强太多了。

沈麟大方的道。

“那还不简单?”

“我每天早上,让人送一百担冻鱼去沈家集。”

“每斤算五文钱好了。”

“咱们可没挑选的,里面啥鱼都有。”

“普通的,稀有的,混杂在一起。”

“就看上你这份爱兵如子的心。”

“兄弟我呀,就不赚你钱了。”

这么便宜?

沈毅简直难以置信。

安定也有渔夫,不过渔货不多而已。

最寻常的鱼,每斤都在十文钱以上。

至于更为珍贵的黄龙江鲤鱼,鲈鱼什么的。

比羊肉都差不到哪里去。

他搓着手热乎了,举起杯子道。

“那堂哥我就谢谢你啦!”

“一言为定,先干为敬!”

沈昂想得更多。

“其实你们收获多的话,也可以多运些来沈家集。”

“我们加二、三文钱,送到县城或者其他镇子去卖。”

“银子你也不缺,换些杂粮、棉花也是好的。”

“要是夏天也有,就好了。”

第六十二章 风渐起

过了三四天,吴七一脸喜悦地回来了。

他不但把红娘子带了回来,白娘子居然也第一次踏进沈家大门。

陈家家主陈天浩气魄不凡。

他根本不在乎吴七的官家身份。

能合作,不需要对抗。

就送钱上门,那还拒绝什么?

吴七指着一溜十个彪悍的骑士,得意洋洋的炫耀道。

“麟哥儿,看到没?”

“这就是陈老寨主专门配给咱商队的护卫。”

“不过,以后他们得走水路,一身马上本事可惜了。”

陈无双翻了个大大的白眼。

“死胖子,你得意个啥?”

“本姑娘也有权调用他们的。”

沈麟倒是毫不在意。

反正他有可靠的梁家人呢。

足够了。

善于骑射?

在小爷的精工复合弩威胁下。

陈家马匪,还不一样老老实实的?

“白娘子,风采依旧啊!”

陈无暇莲步轻移,绝美的俏脸上闪过一丝歉意。

“沈公子,原本家父,已经凑足了五百两货款。”

“可这次,七爷准备跟我家合作建集市,所以……”

沈麟爽朗地大笑道。

“哈哈哈,一时周转不开,这不很正常么?”

“尽管用好了,我这边还宽裕。”

红娘子挽着陈无暇的玉臂,娇笑道。

“如何,我就说了吧?小白脸就是狗大户。这点钱,在他眼里就是毛毛雨!”

沈麟故意恶声恶气地道。

“陈无双,你个死丫头,再叫小白脸?信不信小爷白给你看?”

“三年的雇佣期?太短,你干脆卖身一辈子得了。”

“哼,做梦”!红娘子一扭头,拉着白娘子转身就跑。

“姐姐,走,带你去参观楚儿的织布坊。”

“保管让你大开眼界!”

还别说,逼于无奈的沈麟,不得不开动脑筋。

他亲自调配了几种独特的染料。

已经开始染布了。

籽棉价格大涨,以后白棉布几乎不赚钱。

可染布是个高技术行业。

只要你家布匹的颜色够鲜艳亮丽。

保证不缩水,不掉色。

附加值,几乎是没上限的。

比如白棉布零售价,最高五百文。

一匹最简单的上色青布,就要一两。

而其他更难染的颜色。

如大红、明黄、靓蓝,浅紫、嫩绿,天青色……

一上市几乎就是抢手货。

价格更是高达三、五两一匹。

只有中高档人群才消费得起。

至于更复杂的印花,沈麟暂时还没攻克技术难关。

他原本不准备插手印染业的。

可总不能,真的让柳楚儿她们“失业”吧?

家里的库存棉花省着点,能生产三个月。

再染色,晾干,足以坚持半年以上。

吴七站在新搭建的染布坊里,抚摸着一匹匹靓丽的色布。

这家伙高兴的手舞足蹈。

“哈哈哈,麟哥儿,就像你说的那句诗,叫做啥……”

“啊哈哈,想起来了,柳暗花明又一村。”

“以后啊,咱们就卖高端色布,去他娘的白棉布吧,咱们不稀罕卖了还。”

“那帮混蛋想抬高棉价,卡咱们的脖子?做梦呢?”

“就算织布不赚钱,染布也是大利。”

“对了,明黄色的千万别染!”

“咱们没有贡品渠道,这布老百姓不能用。”

“你要是弄出来,别人还以为咱们黄袍加身,要造反呢?”

沈麟才想起这一茬。

万恶的封建社会,明黄色可是天家独享,百姓禁用啊。

我去,想当年,我家的窗帘布全是这个色。

谁管了?

“好吧,明黄染料封存。”

吴七留着口水凑过来。

“加上天青,那就做五种色吧。”

“说说,什么供货价?”

沈麟毫不客气地竖起三根指头。

吴七顿时一蹦三尺高。

“闹呢?三两?”

“不行,最多一两五。”

这下,柳楚儿都看不下去了。

“七哥,一匹白棉布三十斤呢,需要好多染料的。”

“还有人工,晾晒时间,也占场地。”

“一两五一匹,我家真的不赚钱。”

吴七狐疑地瞅瞅沈麟。

“麟哥儿,你两口子,不会合起伙来骗七爷吧?”

“市面上的青布,才一两银子一匹。”

沈麟不屑。

“老七,请不要睁着眼睛说瞎话。”

“那种毫无光泽度的青布,能跟小爷这种高端货比?”

“一匹布的零售价,低于四两银子,就算小爷输。”

吴七的铜铃大眼转个不停,半晌才嘟囔道。

“你也说那是零售价了。”

“高端色布,市场小,我需要加大批发量,卖到外地去。”

“而我的批发价呢,总不能高于三两吧?”

“所以,你这边的出货价,最多二两五,不许随意提价!”

这个预防必须提前讲好。

鬼知道籽棉的价格,啥时候降下去呢?

总不能人家涨价一文,你这边就提高几十上百文吧?

沈麟笑眯眯伸手一拍。

“成交!”

太爽快了吧?

吴七顿时又有了上当的感觉。

他发现素来实诚善良的柳楚儿,也变了。

变成锱铢必较的精明地主婆了。

“对了,上回说的那些斩马刀,五两五,不许再磨叽了。”

二十斤一把的斩马刀,不过就是耗材比较多而已。

算成铁矿石,四十斤吧。

成本六百文,加上精铁冶炼,人工成本。

沈麟绝对比吴七多赚一倍。

这就是掌握了一条龙生产工艺技术的优势。

不过沈麟还是故意惋惜道。

“他娘的,还不如染布赚钱呢,下不为例!”

看来,就算沈家主脉百般刁难。

沈麟的发展势头,依然不可阻挡。

东方不亮西方亮。

办法总比困难多。

一帮没见识的井底之蛙。

想刁难一位见惯了世面的高级技工,难度很大啊!

可沈麟万万没想到。

自家的便宜二伯,动作来的这般快。

随着飞马传讯,各地的镇长、里长和富商、豪绅都接到了命令或者邀请。

八月初一。

县尉大人在安定城,召开备军防寇治安大会。

备军、治安可以理解。

沈忠信一上台,就换了两个捕头。

还着手整顿五百不堪用的班军。

防寇?

安定县近十年来,都没有大股的的贼寇了好吧?

北邙山十八寨?

人家就算要祸害,也会祸害更近的马氏、秦城、阳城三县。

谁叫人家距离北邙山最近呢?

邙山村倒是属于安定县的。

可梁氏一族很老实,人家宁愿穷死、饿死也从不抢劫。

如今还跟着沈麟踏上了幸福奔小康的快车道。

不会是沈老二借着防寇的名目,捞钱扩充自家实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