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61 章(1 / 1)

万亿市值不是梦 南海龙血树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业分包单位西方建筑的项目经理周成。

我都找了你几天了,你都不给我一个见面的机会。

领导刚才开会要求我今天务必找到你,当面把工作汇报清楚。

还说如果我不能够争取到与你见面汇报的机会的话,就是我的沟通协调能力有问题,让我不要再当项目经理了,让我降职去当生产经理算了。

所以,刘工啊,还麻烦你给我一个见面的机会。”

刘工在电话里笑道:“周总,没有这么严重吧,我只是一个小角色,哪有这么重要,需要把你项目经理给搞来降职使用。”

周成在电话里显得诚恳无比地答道:“真的没有给你乱说,请刘工一定要给个面子,我马上开车来找你。”

电话里传来园林处刘工的声音道:“好吧。你知道南山咖啡厅不嘛?”

周成心里想,南山咖啡厅经常去的那个地方能不知道吗,但是还是老实地问道:“整个南山市是不是就只有那一个叫南山咖啡厅的地方嘛?在京创集团开车去南山项目部的必经之路的左手边有一个南山咖啡厅,是不是那个嘛?”

“对对对,就是那里。”

“行,我现在开车去,如果不堵的话,需要三十分钟。”

“可以,我离那里比较近,你到了后就给我打电话。”

“好的,刘工,等会见。”

周成在开车去见与园林处刘工见面的路上。

思考在整个这个认价的过程中,其实园林处的小刘起不了多大的作用,七个人中刘工也没有太大的发言权,主要的发言权在审计局李工手里,其他人最多也就是帮助敲敲边鼓。

这个送礼的事情为什么要放在茶叶盒里去送呢?

如果把茶叶盒去掉,随便找个袋子装上,到时就明着送给园林处的刘工,如果对方敢收就送了,如果对方要假意不收,或者是真的不收,那就算了,就自己把钱拿回来留着自己用。

这种事情只有天知、地知、我知、刘工知,永远也不可能穿帮的事情,没有必要像张云青那样死脑筋,非要把钱送出去,送不出去的还要退回去。

张云青啊,造价的技术是有点,就是人太老实了,不知道时刻抓住机会给自己增加理所应当的收入。

周成想到这里后,在内心里已经打定主意了,最好是不要把钱送出去,但是如何又不得罪园林处的小刘,让他能够心甘情愿地不要在这个认价的工作上面捣乱呢?

这个难题一直困扰着周成,让周成一直没有下定决心,算了,自己想破脑袋也是没有用的。

还是与园林处的刘工见了面后,再根据沟通的具体情况随机应变吧。

505章 一个人畜无害的人

周成到了南山咖啡厅后,向前台要了一个包间。

周成进入到包间后,拿出手机,在电话通讯录上查找到园林处小刘的电话号码,拨了过去后讲道:“刘工,你好。我已经到了南山咖啡厅了。

我在包间888等你。”

“好,我一会儿就到。”

周成找前台服务员给了一个深颜色的塑料袋,上到汽车里把装在茶叶盒里的五万人民币放到深颜色的塑料袋里。

带着塑料袋返回到包间888里,放到了自己坐的位置的茶几下面的抽屉里。

点起一根烟,悠然自得地吐着烟圈,继续思考要如何办理,才真正地达成目标。

听到敲门声的周成站起来开了门,问道:“刘工,你好,请进来坐。”

“周总好。”

两人简单握手后,坐在茶几的对面。

“刘工,喝茶还是喝咖啡?”

“没有关系,随便。”

“嗯,那就喝红茶,如何?”

“可以。”

周成站到包间888的门口,对刚好经过门口的服务员讲道:“麻烦帮我来一壶红茶,我们只有两个人,两个杯子就行。”

服务员答道:“好的,先生请稍等。”

周成回到包间后,开口讲道:“刘工老家是哪里人啊?”

园林处的小刘答道:“就是南山本地人,家就在附近。”

“哦,刘工今年贵庚啊?”

“免贵,已经25岁了。”

“这么年轻啊,刘工前途无量啊。”

“谢谢夸奖,还需要向你们这些有经验的人士多学习呢,在园林处,还是感觉专业知识差了一点啊。”

“刘工,这么好学?学那么多的专业知识干什么呢?”

“没有专业知识不行啊。

比如说:这次参与你们南山项目的材料询价小组,几乎是每一株苗都不认识啊。完全是苗圃的老板说那是什么苗,我就以为是什么苗。

感觉这样的话也不是会事啊。”

“呵呵,我对这边的苗也不是很认识,只认识一少部分。

真正认识苗的是搞苗木采购的人,他们要是不认识的话,采购回来的苗,你可以想象,那将会是有多糟糕。”

“是啊,那简直不可想象。

万一买错了苗,被监理、甲方之类的发现了,不仅会闹笑话,会被人看不起,还要糟受经济损失。”

门口传来了服务员的敲门声,周成喊道:“请进。”

“先生,你点的红茶来了。”

“好的,放这里就行。”

周成站起来把园林处小刘茶杯和自己的茶杯都满上了一杯红茶。

端起茶杯道:“刘工,尝尝这家的红茶味道怎么样?”

园林处小刘端起茶杯轻轻地喝了一口,缓缓地放下茶杯后说道:“嗯,这红茶的味道不错。”

周成笑道:“喜欢就好,还怕你不喜欢呢。”

“没事,我这个人的适应能力比较强的。”

周成站起身来在包间888的门口随意地看了一眼,顺手把门关上,悄无声息地把包间的门反锁上了。

返回座位后周成讲道:“刘工,这次你们参与认价的人一共有几个人呢?”

“连我一起有七人。”

“另外的六人都熟悉了吗?”

“熟悉算不上。只能是简单地记得一些。”

“哦,六个人都还记得哪些呢?”

“我想想。

审计局的李工是组织者记得最清楚。

有两个两美女,一个说是做造价的,姓丁。

一个听说是代建单位管造价的姓陶。”

“刘工不错,对美女记得很清楚的嘛,一点都没有错。

哈哈。”

“还有个做监理的,我听他们喊他黄总。”

“嗯,那应该是总监黄元冬。”

“还有机关事务局的赵工、纪委的张工。”

“你们出去考察了几天呢?”

“本来安排是考察三天的,结果前三天的考察效率太低了,又增加了一天,总共耗去了四天的时间。”

“在这个考察的过程中,你们有没有考虑过我们这个是抢工项目,苗木采购、材料采购这些要得比较急,成本会跟着增高一些这些情况呢?”

“他们有没有考虑过我不知道,但是在考察的过程中,丁美女、黄总工都强调过很多次项目的特殊情况,供货紧张,工地没日没夜的加班,都是他们亲眼所见的。

审计局的李工也偶尔会确认一下这些加班加点的信息。”

“哦,那至少参加询价考察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