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坏了,专门跑过来忽悠他的。”
广个告, \\\\app \\\\ 真心不错,值得装个,竟然安卓苹果手机都支持!
“绝对不会错,你在苏总那里再等一下,我马上给向淇打电话。”
“嗯。”
于圣杰挂了金昊然的电话后,赶紧拨通了驻场艺术负责人向淇的电话号码:“向大美女,你去找了甲方的现场负责人刘雨泽了没有?”
“找了,刚到刘总的办公室呢。”
“好,知道了。”
于圣杰挂了驻场艺术负责人向淇的电话后,又给金昊然打通了电话说:“向淇说她才去,你去刘总的办公室看看呢,辛苦帮助协调一下,不然也不知道甲方要不要啊。
如果要的话我就好下了定单还要去别的地方找苗木的货源呢。”
金昊然在电话里笑道答道:“我好像听到向淇的大喉咙了。我马上去看看。
等我消息。”
“拜托了,金总。”
于圣杰挂了金昊然的电话后,把手机随手揣进了裤兜里。
对曹生根讲道:“向淇现在才去找刘雨泽说七星造型桂花的事情,金昊然也去找苏夏山说造价认价的事情了。
估计他们四个人马上就会碰面。”
曹生根笑道:“我估计会让我们采购这个七星造型桂花,因为按照向淇说的与大景石配套起来,衬托出来的景观效果确实是让人震撼的,尤其是开花的季节,更是会让人们对那些景点流连忘返的。”
“这个判断与我的想法是一致的。
用与不用的问题,其实从效果层面来说,肯定是不用怀疑的。
我就担心不能够给我们认个好的价格,担心银子化成水啊。
太特么的焦人了。”
曹生根笑道:“焦个屁,反正都是要赚钱,赚多赚少而已。
就算甲方不能重新认价,不能够把对我的采购价提高,那七株桂花起码也是有每株3000元的垫底利润摆在那里的。”
“我怕苏总会给你打电话问你七星造型丹桂的价格,他一般情况下是在询到的出圃价上面乘个125就是给我们的认价。”
“那我们赶紧算一下。”
“30000除以12524000,40000除以12532000元。”
“等会就报24000与32000元一株吗?”
468章 敬酒三江酒,要啥啥都有
于圣杰摇了摇手示意道:“不妥。这个品种在市面上比较少,货源不好找,价格不好问。
他自然也会怀疑我们给了加了价报的。”
曹生根问道:“干脆就给他报30000一株、40000一株得了,他爱怎么审,就怎么审。”
“也行,不管你报多少,他都有理由怀疑是报高了的。”
曹生根的电话响了起来,小声地说一了句:“嘘,苏总。”
曹生根把电话接通,把话机放到右耳边开口道:“苏总,你好。”
电话里传来苏夏山的声音:“呵呵,曹老板,听说你们找到了几株牛X的得的七星造型丹桂哇?”
“是的,苏总,你的消息真灵通。”
“灵通个屁。
我们公司的刘工都在找我了,我才知道这个事情。
我问下你现在买这几株桂花到我们的工地现场要花多少钱?”
“苏总,我刚到苗圃地的时间并不长,还没有把买价谈好。我先告诉你苗圃的老板要价可以不?“
“嘿嘿,当然可以了。你说一下苗圃老板的要价是多少钱一株嘛?”
“胸径16的造型丹桂40000元每株,胸径18的造型丹桂50000元每株。”
“东西虽好,确实有点贵哦。”
“是的,我们还正在跟他讨价还价呢,争取压到30000元、40000元每株。”
“行,你们最好是多压点,免得到时给你们认价时,容易造成你们没有利润的,可别怪我没有提醒过你哦。”
“好的。
感谢苏总提醒。
我一定要多压点价格下来的。”
“我们的刘工说了,说这七株七星造型桂花的艺术效果太好了,让你们赶紧采购。
至于认价嘛,你们先采购回来。
我后面找时间调查清楚了再给你们正式认价。”
“可以,苏总。
那我等会就把价格谈妥,把这七株七星造型桂花买来送到工地上了。”
“好。拜拜。”
曹生根等苏夏山挂了电话后对于圣杰讲道:“你认为我这么说的问题大不大?”
“没有什么大的问题,那几株丹桂不能今天送。晚一点我给金昊然打电话,让他把对上的报价件报过去了再说。”
“可以。那要压几天呢。”
“我也定不了压几天,看情况再商量。”
曹生根接了一个电话后说道:“走,苗圃的老板打电话喊我们回去吃饭了。”
“走嘛,曹老板在前面带路。”
两人来到苗圃老板管理用房,就三个人用餐。
曹生根介绍道:“这位是我的上家西方建筑的苗木采购负责人于总。
于总,这位是我现在采购桂花树的苗圃老板。”
苗圃老板站了起来与于圣杰握手道:“欢迎于总光临,你喊我老郑就可以了。”
于圣杰爽快地答应道:“好,郑老板。”
苗圃老板老郑热情地招呼两人坐下后,打开了一瓶三江酒讲道:“两位大老板,我看你们都是外地人,所以特意准备了我收藏了十年的本地特产三江酒。”
于圣杰饶有兴趣地问道:“这三江酒是有什么典故的吗?”
苗圃老板老郑笑着解释道:“没有典故。
当时三江酒厂建立的时候,因为是取的三江入海口位置特殊水质,所以取了一个三江酒。
没有想到后来发展得越来越好,三江酒就成了我们琼山市的著名土特产酒了。”
于圣杰笑道:“好啊,尝尝老郑的好酒。”
老郑把三个三两装的玻璃酒杯都倒满了后,分别给于圣杰、曹生根把酒杯用双手端着小心翼翼地递了过去。
曹生根笑道:“老郑啊,你这人就是实在,酒杯不要倒满很了,就不至于不好端酒杯嘛。”
老郑憨笑道:“曹老板,你是有所不知啊,我们这里的习俗是给客人倒酒要倒满啊,如果倒酒的不满的话,表示对客人不重视、不尊重啊。
跟你们平常说的酒满敬人意啊,我想大概是一个意思吧。”
于圣杰笑道:“当地还有这个说法啊,那不是每一杯都喝得很累。”
老郑解答道:“也不是。
规定是第一杯必须要倒得越满越好。
第一杯酒的顶面要高过杯口的平面,而酒是不能溢出的。
你说考水平不?”
“是有点考水平。”
“正因为这么倒酒不好倒,好多人都不会,才显得这种倒酒的方法被客人看重。
一般来说是比较尊贵的客人,才可能耗费精力去这么倒酒的。
但是,第一杯喝了后,一杯就有点酒意了,就很难再能够倒出那么满杯的酒了。
所以后面就是基本上是满的,就算是过关了,就不再刻意追求必须要把酒倒来满到什么程度了。”
“好,感谢老郑,又学了一招。”
“那你这么满的酒,客人怎么端得起来呢。”
“有两种端法。”
“哦。”
“一种简单点的是直接喝一口后再端。这个简单嘛。”
“另一种是小心翼翼地端起来,酒不能酒出来,也体现出客人对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