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72 章(1 / 1)

从推进城到多元宇宙 岭南仨人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3个月前

中,最难的地方,其实是超声波处理,唐菲林采用武功的方案解决,即人形超声波发生器。

  当然,如果没有人形超声波发生器,也可以用提炼效率更加低的“恒温回流提取法”、“索氏提取法”。

  唐菲林大半年来,一共提炼了足够2万人份的青蒿素,就是为了治疗江南、岭南、大流求等地可怕的疟疾。

  而古代所谓的瘴气,其实绝大部分就是指疟疾。

  要大规模向南方移民, 疟疾和吸血虫病绝对是两道难题

  吸血虫病还可以通过禁止饮生水、食生食、有伤口严禁下水、不得食用田螺拉遏制。

  但是疟疾是通过蚊子传播的,只能通过减少居民区周围的死水源、及时清理生活垃圾、定时焚薰艾草菊花、多种植艾草菊花和黄花蒿, 来减少感染的概率。

  只是这些措施都是治标不治本的。

  金鸡纳、青蒿素是治疗疟疾的两种高效药物。

  前者现在还在中美洲和南美洲的密林之中, 只有黄花蒿这种东亚原生物种,是现在最方便的药物。

  当然, 如果没有提炼方法,直接将黄花蒿榨汁,然后饮用鲜汁,也是可以起治疗效果的。

  白玉楼亲自过来送药,就是为了考察各个乡村,避免手底下的人不作为。

  如果不能保证移民的成活率,不仅仅会打击移民的信心,对于人革联开发大流求的速度,也是一个致命的打击。

  要知道大流求的面积,高达3.58万平方公里,其中可开发的耕地面积,大概是9000平方公里,即1350万公亩。

  当然,这个时代是不可能开发出这么多耕地的,最多只能在河流两侧开发,估计可以初步开发出200~300万亩耕地。

  按照人革联人均10亩的分配方案,大概可以安置 20~30万名农民。

  而大流求的气候炎热、降水充沛,智子水稻可以一年两熟、甚至一年三熟。

  只要完成初步的开发,这里可以养活100万人口。

  因此无论是白玉楼,还是在胡逗洲的郑森,都知道大流求的重要性,更何况大流求的其他资源也勉强可以应对前期的需要。

  比如造船用的木材、冶炼钢铁的煤炭和铁矿、作为外贸硬通货的黄金白银、生产炮弹子弹的铜,都可以在大流求获得。

  人革联注定要和世家大族、地主豪强决裂,因此作为大后方的大流求,决定了人革联统一天下的速度。

  白玉楼考察了黑牛新村,又去了周边几个村子,情况都和黑牛新村大同小异。

  卫生堪忧、房屋破烂、村民对于一部分政策不解和抗拒。

  这些事情都需要一点点完善和改进。

  回来的路上,白玉楼微微叹息道:“任重道远呀!”

第五百六十二章 流求(三)

  回去的马车上。

  白玉楼在翻看着各个乡村的调查报告。

  帮忙整理这些东西的单婉晶,第一次感受到世界的参差,对于她而言,贫困、肮脏的乡村,是难以想象的另一个世界。

  “很奇怪吗?这个世界99%的人,都过着差不多生活,你不过是投了一个好胎罢了。”

  单婉晶不解的问道:“为什么他们会那样贫穷?”

  “知道东溟派收多少地租吗?是4成,早已经是比较少的了,一亩地在风调雨顺的情况下,一年才可以收获一石半稻谷,一個青壮最多只能耕种50隋亩……”

  “而一个人要温饱,每年需要至少消耗6石稻谷,也就是说他至少要种7隋亩地,实际上,由于精力和天灾的影响,农民至少要种30隋亩,才可以勉强温饱。”

  会算数的单婉晶,迅速就计算出农民一年的收入情况。

  一旁的一个秘书官解释道:“我们计算过农民劳动精力和土地面积的比例关系,就算是粗耕,也只能照顾得了30隋亩耕地面积,如果采用精耕只能照顾10隋亩,农民太苦了。”

  一直默不作声的单美仙,冷哼一声:

  “哼!你们这一套根本行不通,亩斤税如何维持朝廷和军队的钱粮?到时候还不是要强征农民的粮食?而且那些世家大族和地主豪强,可不会乖乖的交出土地。”

  白玉楼平静的回道:“夫人, 吾之火炮利否?”

  呃……单美仙这才想到人革联拥有的可怕武器, 显然她已经听出了白玉楼的言外之意,那就是用武力解决问题。。

  一想到未来中原将血流成河, 单美仙默然了,一会之后她叹息道:

  “何苦来哉,凭借汝等之坚船利炮,若是选择怀柔地主, 不出几年便可鼎定天下, 为何偏偏选择最难的那一条路?”

  “哈哈哈……”白玉楼仰天长啸:

  “天下是谁之天下?这天下是庶民之天下,黎民百姓生我身,封侯拜相非吾愿;愿为苍生杀青帝,只求人间换新天。”

  黎民百姓生我身,

  封侯拜相非吾愿;

  愿为苍生杀青帝,

  只求人间换新天。

  单美仙轻轻的念叨着这首诗,眼神无比复杂的看着眼前这个男人。

  而单婉晶这种青春少女,倒是感到这首诗非常霸气, 有一种难以言喻的气势。

  这种诗在这个时代,就是妥妥的反诗。

  不知不觉,马车来到了淡水城附近,不过并没有进城,而是向北拐过去,来到了之前东溟派的炼铁厂。

  毕竟炼铁厂的环境非常恶劣,燃烧木炭、冶炼铁矿石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烟尘, 东溟派自然不会将炼铁厂安置在城里面, 而是另外搭建了一个小土城。

  淡水城距离炼铁厂,大概有3公里左右。

  来到炼铁厂, 白玉楼看到正在改造炼铁厂的工兵, 从舟山钢铁厂、建材公司过来的技术兵们,已经初步整合了炼铁厂的两千员工。

  “白大将, 欢迎过来淡水钢铁厂视察。”担任厂长的胡大力笑着迎上来。

  白玉楼看了看现场情况:“胡同志!现在情况如何?”

  “我们正在搭建3个小高炉, 另外已经造好了一个水泥烧制窑, 利用之前遗留下来的炼铁炉渣, 准备烧一批水泥,用于本地的建设。”胡大力回答道。

  白玉楼吩咐道:“要注意工兵们的身体, 特别是粉尘危害,另外你准备多一个高炉和一个炼焦炉, 对了,炼焦炉的设计图你有吗?”

  胡大力点了点头:“龙部长已经准备好了,下一批物资之中,就会带一批炼焦炉的零部件,我这边会准备好耐火砖和炉体。”

  “那就好。”

  胡大力迟疑了一下:“白大将,大流求真有煤炭?”

  白玉楼点了点头:“放心,黑衣卫已经勘探过了,我过几天就会带人过去开采。”

  “那我就放心了,钢铁厂的事情交给我, 大概在一个半月左右,就可以完成三个小高炉、风车楼、冲压机和坩埚区的建造工作。”

  白玉楼看到从舟山建材公司运输过来的6吨水泥, 全部被用在这里,仍然感到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