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6 章(1 / 1)

市井之辈 第十个名字 2000 汉字|1 英文 字 2个月前

派出所管辖,和所里绝大部分民警都有过接触。但这辈子没开网吧,自然也就没机会去结识了。

不过根据每个人的性格还是能大致推算出结果的,这两位都属于中规中矩型的,也就是说他们不会自由发挥,也懒得问谁对谁错,只要现场调解没结果,就会把双方当事人带回所里交给值班副所长,一点多余的心都不操。

果不其然,连二十分钟都没有,二娃就夹着纸箱子、提着折叠椅上了警车,和他一起的还有个黑西服。当然了,肯定也不是金辉公司的管理层,这种事儿随便找个人出面就可以。

“老王,中午想吃啥?我知道这附近有家饺子馆味道不错,不光有饺子还有米饭炒菜。”警车刚驶出停车场大门,老王就拿起和二娃同样的一套工具下了车,准备接替内弟的岗位继续去给金辉公司添堵。

“那就饺子,三鲜馅的,来半斤!”老王也没假客气,大声点着菜。

“小同学,活动活动吧,顺着街东侧走有家叫馅老满的饭馆,去买四斤饺子,两斤三鲜两斤韭菜虾仁。再点几个凉菜,后备箱里有啤酒。”老王走了,洪涛开始给王雅静安排工作。

“四斤!我一个人怎么拿回来?”王雅静倒没说不愿意去,她来之前就做好了吃苦的准备,目前看来好像并不太难受,只是对洪涛他们的饭量比较吃惊。

“他们俩敞开吃四斤都不够,也不用你自己拿,店里有骑车送餐的,你正好可以蹭车回来哎,给你钱啊!”有时候吧,洪涛觉得和年轻人聊天特别费劲,他们说的自己听不懂,自己说的他们也不理解,聊一个小时,四十分钟都在互相解释基础知识,除了累之外没啥乐趣。

“我有钱,这顿算我请了!”除了房租之外,王雅静还是比较大方的,甚至可以说花钱大手大脚,标准的月光族。

其实院子里的租客们都不是扣扣索索的人,这种人洪涛也不会搭理。什么水费啊、房租啊,只是他和租客们逗着玩的一种工具。大家相处的好,真遇到麻烦了,房租不给都成。当然了,洪涛也不是大善人,这辈子他也没有冒充大善人的能力,只能救急,不敢救穷。

四十分钟之后二娃和王雅静前后脚回来了,洪涛根本没问二娃去派出所的情况,因为根本就没啥情况,双方听了一顿没营养也不解决问题的废话,连笔录都不用做就各回各家了。倒不是派出所糊弄,是他们真没管辖权,总不能因为人家来要账就拘留吧,更不能因为欠账采取手段,能出警就不错了。

“别都吃了,给你姐夫留点!”洪涛没那么大饭量,吃了两盒饺子就饱了,由于开得开车,更不能喝酒,幸亏吃的快,否则四盒凉菜就全让二娃干光了。

“我姐夫戒了,去年他喝了点酒上工,从脚手架上掉下来过,亏得下面有一堆木板子垫着,腰差点废了,然后就把酒戒了!”二娃一只手抓着饺子往嘴里放,一只手还拽着快餐盒不松。

“那你咋就不掉下来呢?”面对这么一块蒸不熟煮不烂、一会儿聪明一会儿傻的料洪涛也没辙,只能撒手不管。

“我晕高,这种活儿从来不上去洪哥,虾仁的饺子比三鲜的好吃,还是你们城里人会琢磨,饺子里包个大虾!”别看二娃德性不咋地,耳朵还挺尖,小声嘀咕都能听清楚。

046 谁是乌鸦谁是喜鹊3

“我也吃饱了,一起上去看看”不光洪涛看不惯二娃的做派,王雅静早就看不顺眼了。这位吃饭太没德性了,有筷子不用拿手捏,还不是一个盒里捏,每个盒里的都捏。说在大厦里洗手了,可指甲缝都是黑的,谁看见都不会有胃口。

洪涛不愿意让王雅静亲临现场,倒不是怕她看到自己的另一面,而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万一真的冲突起来,自己和王工头皮糙肉厚挨几下无所谓,她这么个如花似玉的大姑娘太吃亏。

“其实也没啥可看的这样吧,咱俩假装不认识,你站在远处看热闹就成。”但是看看车里胡吃海塞的二娃,洪涛又改主意了,让他们俩坐在车里确实也别扭。

“怎么搞得和特务似的”这番安排让王雅静更好奇了,由于兴奋,鼻尖上渗出了一层细密的汗珠。

为了和王雅静彻底断绝关系,洪涛没乘坐电梯,选择了走楼梯。刚拉开三楼厚重的消防门,一阵嘈杂的人声就钻进了耳朵,与外表上看起来还算中档的写字楼环境非常不匹配。

“我X!”嘈杂声因何而来洪涛心里已经有了定论,不过还是挺好奇,没有马上走出楼梯间,只探出了半个脑袋,然后就看呆了。

王工头盘腿坐在金辉公司大门对面,一件洗得发白的蓝色棉服和一条很有朋克风格的旧牛仔裤,把那张因为常年风吹日晒而黝黑、粗糙的脸映衬得更加衰老、沧桑,再加上愁眉苦脸的表情,就又多几分可怜。

而他身边的折叠钓鱼椅上摆着让他如此悲哀、如此无助的原因,被骗了。只要是认字的人马上就能从纸板上通俗易懂、直白简单的语句中得出结论,这位中年人是来向金辉公司讨债的。至于说两方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儿,那就是这些正要去吃午饭或者刚刚吃完午饭的写字楼白领们需要了解的。

然后王工头的形象立马又正面了几分,他那种农村人天生的憨厚和笨嘴拙舌不太容易几句话就说清楚全部情况,却很容易让听众产生同情心。

按照普通人的逻辑推理,一方是个孤身进城讨生活的农民,一方是能把公司开在市中心大写字楼里的公司,谁对谁错显而易见嘛。

再进一步延展,写字楼里的白领们至少七成都不是本地人,他们也是经过一番打拼才在这座城市里站住脚,不能说和王工头的遭遇同病相怜,那也得有点惺惺相惜,这时候的王工头可能就是几年前的他们。

再然后发生的事情才是让洪涛目瞪口呆并深深懊悔的,随着一位眼镜妹从兜里掏出二十块钱放在了钓鱼椅上,围观者无论自愿还是因为某种顾虑,基本上都有了类似的行动,而且就没有少于十块的,零散小票都不好意往外掏。

有了这堆钱之后,凡是路过的白领们只要在纸板前驻足观看,就会再去询问王工头详情,然后就是长吁短叹掏钱。正义感再多点的还会给王工头出主意,比如去那那那告状,打某某某个电话。

洪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