涛如此容易得手。可惜啊,这个猪队友还特别积极,每次都冲在最前面,拦都拦不住。
“没事儿,让她多喝点,免得明天和我去受累。这种事儿她去除了添乱之外帮不上忙,干脆就在家睡觉挺好。”面对吴友良的询问洪涛还是说了实话,今天之所以变着法的灌王雅静喝酒,不是有什么龌龊念头,也不是故意报复,而是为她好。
“也对,还是您想的周到。洪总,明天真不用帮忙?我在北京虽然没什么根基,倒也认识几个社会上的人,您可别和我客气。”吴友良明显愣了一下,片刻之后才恢复了皮笑肉不笑的经典造型,再次自告奋勇起来。
“对,洪哥,您真别和兄弟客气,我们单位在天津业务挺多的,要是从那边找点人过来帮忙应该更稳妥。”钱德利也属于被王雅静连累的,听到了洪涛和吴友良的对话,咋说呢,只能说句仗义。这位房东表面上很不是玩意,可骨子里吧又有点可取之处,还挺能感染人的,忍不住也假仗义了一次。
“别别别,二位,咱可不是去打架的,这事儿靠拳头不光解决不了问题还得弄一身麻烦。明天我先去试试,有没有效果回来咱再聊,现在就不说这个了,免得让大家都跟着扫兴。来来来,大丫,别睡,还想不想听故事了?”
到底是假仗义还是真仗义洪涛暂时都用不上,如果自己这招不灵,估计他们俩就算真全力帮忙也没啥效果。这不是谁人多拳头硬的问题,现在的骗子都披着合法外衣,用违法方式打击他们就等于和法律作对,永远处于被动一方,这个原则洪涛还是能搞清楚的。
“讲啊,姑奶奶听着呢高哥,再给我来串玉米!佳慧,把地图给我拿过来!”脑袋已经耷拉到胸口的王雅静被洪涛用手指头一戳马上惊醒,强打精神还不服软。
“哎,洪扒皮,就这个吧,什刹海就不用说了,咱家门口我知道,剩下这三个在哪儿啊?”木板里面不光夹着地图,还有几张老年间的木版画。
这东西到底出自谁手、是不是名家作品、值不值钱洪涛都不清楚,也没兴趣打听,只是觉得能从上面看到旧时北京的风貌才一起收回来了。不对,不应该叫收,而是捡,但凡要花钱肯定不会要的。艺术这玩意至今也没和他沾上关系,白给的还能凑合看几眼。
王雅静看到的就是其中一张,上面描绘了城墙外的一段水域,说是河吧,附近还有荷花池,面积挺大;说是湖吧,远远的还能看到河道上的闸门。除了画面之外,上面还有几行小字,应该算版画的标题和内容简介。
它是这么写的,消夏四胜,什刹海、葡萄园、菱角坑、二闸。
很显然,这是四个地名,其中什刹海就在洪涛家门口,剩下三个明明白白也是北京城附近的,但想说明白具体位置就是学问了。别说外地人不知道,就算本地人至少九成也不知道,甚至连听说都没听说过。
“如果大丫三个月前问这个问题,我就还真得喝酒受罚了。可惜啊,老天爷也不帮你!解放前的北京城据说比现在还热,除了没空调之外四周都有高大的城墙围着,一到暑伏天就成了大蒸锅,半点风也没有。当时除了皇宫贵族、大富大贵之家能在西山八大处、玉泉山、碧云寺等地建行宫别院消夏,大部分百姓只能在自家附近想办法。于是乎,什刹海、葡萄园、菱角坑和二闸就成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纳凉场所,统称消夏四胜。”
“什刹海就在咱家门口,本来不用多说,但据我了解,当时的什刹海和现在真不太一样。那时候没这么多民房,水边上全是高大的垂柳,前海西侧有条很长的堤坝,人们就在堤上摆摊,从北海后门一直延续到银锭桥,称作荷花市场。每年从端午节市场开业,直到数完三伏结束,卖的东西基本都追求一个字:凉!”
“在北海后门东边的胡同里有个冰窖,那是清朝皇帝每年夏至日时用来赏赐大臣的。后来大清朝亡了,冰窖依旧存在,什么时候看到人们从冰窖里拉出大冰块往荷花市场运,啥时候就是荷花市场开市的日子。这些冰全部来自后海和积水潭,这几年好像不采了,90年代每年冬天都有工人采冰,就是运到那里存储起来等到夏天用。”
“您要是在市场里逛热了,找个茶棚坐下来碗冰镇河鲜儿,一边听说书的白话一边吃,暑气全消。再不成就干脆下水游几圈,那时候的什刹海是流水,不敢说清澈见底也比现在干净多了,必须特别过瘾。”
洪涛不光说书里看到的东西,还要加上他自己的见识和理解,把当时的场景描述的活灵活现,再配上丰富的表情,就好像他真去过一样。
“叔,冰镇河鲜儿是什么样子的,好吃吗?”大人们完全沉浸在历史场景中,北京的酷夏是个啥滋味他们深有体会,如果不开空调怕是连睡觉都够呛,很难想象当年的人是怎么过活的。但小米粒体会不到这么多感受,他只听到了一个感兴趣的词汇,吃!
040 故事会6
“快十点了啊,听完这段马上去睡觉。河鲜儿是旧时候的一种小吃,把鲜藕、鲜菱角、核桃仁、杏仁、榛子仁用糖水泡着,再一冰镇,谁吃就给谁盛一碗,冒着白烟吃在嘴里又甜又脆,凉丝丝的”
其实洪涛也没吃过河鲜儿,甚至没见过,但他这张嘴能说,愣是把没影儿的东西给说成了现实,仿佛就摆在面前,连丝丝凉气都能看到。
“叔,咱明天吃河鲜儿吧!”小米粒用力咽了咽口水,很是向往。
“这孩子就知道吃,去去去,自己洗漱去!”儿子的表现很让纠妈妈尴尬,挥手虚打了一下把小米粒轰走,但她没跟着,而是继续听下一段。
“什刹海在城西北,那时候也没地铁公交车,连自行车都少,住其它城区的人不可能大老远的天天来,只能就近找相似的地方,比如说葡萄园。这地方解放后没有了,我查过好几本书,再和地图对照,应该就是现在的东直门外靠着护城河的区域。这地方除了很多葡萄架之外,还有几个茶馆,是个人聚会的好去处。葡萄园里没有市场可逛,但能猜谜解闷,有人特意组织了谜社,分南北两派,也挺热闹。”
“如果嫌葡萄园没啥意思,那就再往南走,快到朝阳门地界儿有一大片水洼连绵数里,遍种菱角,中间的平地上有个戏台,也是从端午节到中元节开市,除了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