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11 章(1 / 1)

辛亥大军阀 雨天下雨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的武器装备虽然不差,但是还没有超越北洋军的地步,但是现在怎么出现了一个第九师,其装备竟然还超过了自己的第三师!”

“国民军的主力部队不是说第一师和他们的警卫师嘛,眼前这个第九师我可是听说才成军不足一年,半年前才抵达苏南,也就当初参加了进攻皖南的战事,怎么变成了国民军的主力部队?”曹锟心里纳闷着,不过也没有去纠结这些问题。

“现在我们的炮兵团损失极大,这如此压制敌军的炮火是个问题啊!”曹锟说着:“这短时间里,就不要主动出击了,尽量保存实力等待援军!”

“可是那个徐树铮什么时候才能来?”吴佩孚道:“他说南下都已经说了小半个月了,自从到了蚌埠后就一直不挪地方。”

吴佩孚对于徐树铮的第十一师迟迟不肯进入安徽增援己方是很不满的,毕竟谁在前线打生打死,然而后边的自己人却是安安稳稳的按兵不动都是受不了的。

吴佩孚有这种想法也不奇怪,而徐树铮之所以迟迟不肯南下,自然也是有着他的理由的,之前在徐州的时候那是因为要保存实力,静待时局发展,随后袁世凯对此大为不满,段祺瑞也不得让徐树铮继续南下了,这磨磨蹭蹭了好久后才到达蚌埠。但是一到达蚌埠后徐树铮又是犹豫了。

因为一方面是冯国璋天天催着他南下滁州增援,说是现在江北压力很大,滁州以西的武岗方向唐天喜的第十师和于有福的第二混成旅面对国民军的两万多人很有压力,为了确保滁州不失,为了确保江北不出问题,冯国璋极力要求徐树铮继续南下滁州,一方面是坐镇徐州预防国民军可能的偷袭,另外则是可以随时对前线的武岗方向或者是江北进行增援。冯国璋想要徐树铮继续南溪,但是曹锟也是极力要求徐树铮南下淮南,沿着长丰一路南下增援合肥,并说合肥已经到了最后关头,如果再不来援军,那么他曹锟可就守不住合肥了,守不住的时候他曹锟说不准就带着部队掉头就跑了,到时候合肥丢了可不能怪他曹锟。

第三百九十四章 蔡秘书

徐树铮自己拿不定注意,而后方的段祺瑞同样拿不定主力,让徐树铮去滁州段祺瑞肯定是不想的,滁州以南的江北就是冯国璋的地盘了,这第十一师去了江北后肯定是会加入第二军的,以冯国璋拉拢人的本事和他自身的威望,要拉拢徐树铮也不是不可能的时期,很可能就重复当初唐天喜第十师的状况。如此一来,当初他段祺瑞费劲了心思把徐树铮推上去可就为他人做嫁衣了,所以他是不让徐树铮去滁州,而是让徐树铮去淮南,并让他见机行事。

可是合肥那边现在正打的惨烈呢,曹锟的第三师都快被打散架了,当徐树铮听说北洋军第三师的读力旅和安徽省陆军第三师在巢湖被国民军成建制的消灭时是倒吸了一口凉气,他可不认为自己这支成军不久的第十一师能够比老北洋,袁世凯的心腹爱将,正牌北洋嫡系第三师强多少。这第三师在合肥那边都打的那么惨烈,自己贸然上前的话,难道手下的这一万多人就送在合肥了。

加上段祺瑞也是让他见机行事,徐树铮就是决定了在保存实力的前提下适当的增援合肥,所以他是磨磨蹭蹭的在蚌埠停下了后,派了一旅前往淮南,但是并没有继续南下七十多公里外的合肥,而是停了下来静观其变。

段祺瑞不想要让徐树铮消耗掉部队,但是也不是没有其他补救的方法的,北洋陆军部已经把第二十师和第二十三师从东北调进来了,现在第二十师已经进驻徐州,第二十三师进驻山东,并且已经是准备让第二十师继续南下到滁州增援江北。

不过第二十师师长潘矩楹却是对此大为不满,本来潘矩楹在东北待的好好的,这南方战事越演越烈,北洋兵力不足就抽调了东北地区的第二十师和第二十三师南下。南边打的战事惨烈,至今北洋也算是损兵折将了,巢湖一战中,安徽省陆军第三师和北洋军第三师读力旅全军覆没,虽然安徽省陆军第三师的几个将官逃了回来,但是北洋军第三师读力旅旅长王承斌少将至今生死不明,虽然还没有证实其阵亡或者被俘的消息,但是至今已经一个月过去了还是没有消息传来,估计是已经死在了乱军中,而如果他真的死了的话,那么王承斌也就是北洋军中第一个阵亡的将官,也是第一个阵亡的北洋嫡系将领。毕竟哪怕是去年南京战役中张勋第八师全面奔溃,连少将旅长都被俘虏了一个,但是至少没有阵亡,而且那个第八师也不算是北洋嫡系,只是旁系军队而已。

这打的如此惨烈也不由的让后方的诸多北洋军将领心里发毛,毕竟谁也不想上了战场后部队被打光甚至自己也阵亡当场不是。

本来说嘛,唐天喜的第十师和徐树铮的第十一师在前,潘矩楹的第二十师和孟恩远的第二十三师在后头还好,至少前期是不用上前线拼杀。

可是段祺瑞为了避免自己的嫡系徐树铮的第十一师被消耗掉,让第十一师主力暂停在蚌埠,只派了小部队去了淮南。而为了填补徐树铮不南下的真空,就抽调了第二十师准备去滁州。

而这样一来就让潘矩楹相当不满了,凭什么你就在后头躲着,而让我上去打啊,而且这本来就是你在前头我在后头的,怎么能够反过来。

所以对于陆军部的调令潘矩楹是极为不满,不满之余他也是打算继续在徐州呆着了,一时间是没有继续南下的迹象。

“反正南边现在还打着,江北和安徽那边还有着那么多的部队呢,不着急!”潘矩楹也是打算学其他人,在徐州停留一段时间,先把部队练一练,然后再扩编一两个补充团才是正事。

北洋那边各将领虽然被袁世凯压着还不敢明显的抗命,但是磨磨蹭蹭的态度已经证明了武昌革命两年后的今天,袁世凯对原属的北洋部队控制力正在快速下降,基于北洋军下属各部队可以招兵甚至控制地方财源的特姓,那些手握重兵的将领们生出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