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10 章(1 / 1)

辛亥大军阀 雨天下雨 2000 汉字|2 英文 字 2个月前

够掌握了!”身边的王汝贤也是朗笑说着。

“根据我们以前探知的情报,这支部队应该是国民军第二师的一团,至于是23团还是22团还不能判断!”此时,负责空中情报的一个少校解说着。

冯国璋道:“第二师的部队我们了解的也够多了,不过陈敬云到了南京后,听说带来了警卫师外,还带了国民军第八师,听闻这个第八师是和第九师同一时期组建的部队,从皖南国民军第九师干干脆脆就把黄兴的芜湖拿下来看,这个第八师怕也是不简单!”

王汝贤道:“这都是陈敬云的嫡系部队,自然战斗力是不弱的”

“唉,现在江南不但有了沈纲的第二军四个师,现在又多了一个警卫师和第八师,这要渡江南下就更难了!”王汝贤叹气着。

冯国璋却是不以为意:“我们下不去,他们难道就上的来?这苏南虽然重要,但绝不是我们的决战战场!”

“军长的意思是?”王汝贤问着。

“我的意思不重要,但是你也知道,大总统不但把曹锟的第三师放进了安徽,把唐天喜的第十师放在了滁州,而且第九师也已经准备南下了。苏南就那么大点,又有泰山镇等堡垒在,单单是防守是用不了那么多兵力的,而渡江南下的话,国民军要海军在,江南那边的兵力也不比我们少,所以在南京以及以东地区渡江是自寻死路,大总统和陆军部的段兄不会看不到这点,既然如何他们还陆续调派大兵南下,那么目的就已经很简单了,不外乎皖南而已!”冯国璋对于北洋军的高层战略自然是明白的,甚至其中的计划根本就是他建议的。

“只要我军集中兵力,拿下安庆和芜湖,随后就完全能够挥军南下皖南,而南京以西的长江段狭小,国民军的海军大船也就开不进来,区区数艘小船谈何阻挡我军大举南下?”冯国璋继续道:“拿下芜湖和安庆后,跨过了长江天堑后,国民军如何能够阻挡我大军南下,集中兵力后一句攻占南京,镇江,苏南乃至整个东南局势可定!”

---------------

厚脸皮拉月票,红票!

第三百三十二章 双方计划

不得不说,北洋军和国民军双方高层的想法都很相似,那就是避开双方重兵驻扎的苏南地区,选择靠西,双方兵力没有没有太过集中,并且没有大量防御工事堡垒的安徽地区作为南下或者北上的突破地区。

而这种战略想法甚至可以追溯到双方刚结束第一次苏南战事的时候,毕竟第一次苏南战事他们都给了对方极大的震撼,北洋军不用说了,不但彻底退出了江南,丢失了南京,而且还在南京损兵折将,一个第八师被彻底击溃,只逃出了张勋等几个高级将领以及少数残兵。第五师和第三师也受到了极大的损伤,包括后续增援而的王汝贤第七师都受到了不小的损失,历尽一场苏南战事后,几乎让冯国璋手下的第二军损失过半,用了小半年的功夫才缓过气来。

而国民军也不好受,面对国内第一强军北洋军,国民军尽管最后守住了镇江,并且最后夺取了南京奠定了苏南局势,但是自身损失不小,第一师一开始就被打残,渡江进攻江北的警卫师损失过半,后续围攻南京的过程中采取了正面突破硬攻的方式,参战的第二师、第四师、第七师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失,一场战事结束后,北洋军固然损失了两万余人,但是国民军的损失比北洋军不少,甚至更大。

可以说,从双方的兵力损失情况来看,这是一场两败俱伤的战争,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可谓是最好的写照。

经此一役后,双方对敌人的看法并没有减轻,反而是更加的看重,都把对方当成了和自己实力相差无几的敌手。

如此情况下,不管是国民军还是北洋军,都没什么信心以同等兵力去击败敌人,更加不要说去进攻敌人重兵驻防,而且还有固定工事堡垒的地区了,,而偏偏苏南战事后的双方进行军事对持,不但国民军修筑了大量的工事,人家北洋也没闲着,同样在江北修筑了大量的工事。

所以说,在苏南采取正面突破渡江作战,都被双方的高层将领所抛弃,乃至第一次国民军参谋部提出的作战计划中,也只是以扬州为主攻方向,同时还加入了从皖南芜湖地区渡江伴攻的做法。

既然正面无法突破,那么就采取迂回进攻了,而迂回到那里呢,那自然是安徽了。

于是乎,占据安徽的黄兴和柏文蔚就被国民军和北洋军两家同时给盯上了,陈敬云一找到机会就利用暗杀事件,把涨水泼到了革命党人身上,然后毫不犹豫的发动了皖赣战役,袁世凯也不甘落后,紧随陈敬云后头就是出兵安徽北部和中部地区。

革命党人的江西和安徽在不到一个月内就被国民军和北洋军所瓜分,不但如此,连孙文、宋教仁、黄兴等人还被以叛国罪所通缉,现在只能躲在曰`本。

国民军占据了江西和安徽后,众多的高层将领们就迫不及待的把目光投向了北洋,准备和北洋来一个生死大决战。而后参谋部袁方、陈仪等人和沈纲联合提出的渡江作战计划当中,虽然最后的战略目标还是放在了江北地区,但是前期和中期的一系列战事都是围绕着安徽合肥、滁州等地展开,为此国民军已经准备抽调高达六个师加一个旅的主力部队渡江进入安徽作战,同时还准备了数量众多的预备队,而前期和中期苏南地区的部队不过是作为防守和牵制兵力而已。

巧的很,袁世凯和冯国璋以及段祺瑞这三个北洋大佬也是抱着差不多的想法,虽然最终的战略目标还是南京,镇江等江南地区。但是前期和中期的突破方向却是选择了皖南地区,预备在皖南地区投入重兵,拿下安徽和芜湖后转道向东,继而拿下南京和镇江,甚至还可以直接继续南下拿下杭州,彻底切断苏南地区大量国民军的退路。为此,北洋军不但准备投入扩兵后的曹锟第三师以及收编而来的安徽陆军三个师,还准备投入驻扎在滁州的唐天喜第十师,驻扎在河南以及安徽北部的第九师。最后还准备派遣驻扎山东的徐树铮的第十一师(ps1)继续南下,增援安徽,战局紧张到了必要之时,袁世凯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