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57 章(1 / 1)

辛亥大军阀 雨天下雨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南下,这个的重炮团辖两营,一营是原先直属于前清禁卫军的一百五十毫米克虏伯重炮营,共十八门,民国后袁世凯把禁卫军改变第十六师之后,把这个重炮营也就抽调出来由陆军部直辖,随后陆军部又将一些老式的库存重炮以及从其他地方抽调,编成了另一个重炮营,辖五寸炮和六寸炮共十八门,这两个重炮营合在一起,编成了一个读力重炮团。

这个重炮团里后面编成的那个型号杂乱的重炮营虽然不怎么样,但是原先属于禁卫军的那个重炮营却是杀敌利器。只要冯国璋他把南京北岸给拿下来,然后架设炮兵阵地,把这个炮兵团一摆上,那就是数十门五寸炮和六寸炮对阵国民军海军停留在长江的那几艘战舰,稍有理智的海军将领都得撤退。

而现在的关键就是,如何把南京给夺回来。在思考如何夺回南京之前,他冯国璋就的先找到王汝贤的第七师。

这一夜,注定是不平定的,刚攻下泰山镇的警卫师主力部队还没来得及休息,警卫师第一团以及相关部队就奔赴解家庄,然后警卫师的其他部队则是肃清南京北城其他地方的北洋军残余兵力,为国民军即将构筑的南京防线打造基础。

同样是这一夜,收到命令的马成第一师和林肇民第七师连夜发动反攻,马成的第一师和靳云鹏的北洋军第五师在溧水前线发生激战,而林肇民则是调动了主力部队对大卓镇发动了大规模的强袭。

同样是这一夜,镇江前线的曹锟急的如同热锅里的蚂蚁。

“这到底怎么回事,怎么还没有联系上军司令部,泰山镇那边到底怎么回事了?”曹锟大声训斥着自己下面的副官。

少校副官道:“中午时分我们已经和军司令部失去的联系,经过故障排查已经确认不是我们的无线电报机故障,应该是泰山镇那边出了故障!”

“该死的无线电报!”曹锟骂骂咧咧着,去年辛亥之前,北洋军本来也没多少无线电报机的,不过湖北战事后,无线电报的快速通讯能力让北洋军的将领大为赞赏,短短一年内就给北洋军各师装备了无线电报机,北洋军对于新鲜武器设备的接受能力并不比国民军乃至列强部队差多少,只是限于资金而无法大规模列装而已,目前北洋军的无线电报机也只能列装到师一级别,对于团一级别还没有装备。

前面的战事当中无线电报机已经发挥出了重大作用,曹锟的对外通讯基本都是靠无线电报和冯国璋乃是和袁世凯联络。但是这无线电报好是好了,但是故障也经常发生。

现在这种关键时刻,曹锟就和泰山镇那边失去了联络,让他无法得知南京那边的战局到底如何,而国民军那边也并没有公开宣扬,而是采取了保密以便国民军发动大规模的反击行动,这样一来,曹锟就是到目前为止都还不知道南京那边到底怎么回事。

“泰山镇到底丢还是没丢,他妈的谁能给我准信?”曹锟觉得自己都快要爆炸了:“还有,王汝贤那边怎么说,他们要什么时候才能拿下解家庄?”

可是下面的一群军官知道的并不比曹锟多,面对曹锟的发飙那里能回答啊,只能是集体沉默。

曹锟现在是感觉糟透了,不是他闲得蛋疼非要去关注泰山镇和解家庄的战事,而是因为这两个方向的战事关系到他第三师的死活。如果王汝贤能够顺利拿下解家庄,然后冯国璋又能守住泰山镇的话,那么南京北岸就没有危险,南京北岸没有危险的话,那么身在长江南岸的曹锟第三师和靳云鹏第五师虽然还会困难一段时间,但是危险不大。但是如果说南京北岸丢了,那麻烦可就大了,他曹锟就得考虑该如何保住自己的第三师了。

如果曹锟和泰山镇的通讯没有中断,并且在下午时分就得知泰山镇失陷的话,曹锟二话不说,立马就撤军了。

可是现在泰山镇那边没个准信,他曹锟也是不好拿捏,毕竟之前不管是冯国璋还是袁世凯,都没有给过他命令准许他主动撤退,如果冯国璋守住了南京北岸的情况下他曹锟主动从镇江撤退的话,那他就会给自己惹上一个大麻烦。如此情况下,他也只能是继续忐忑不安的等着了。

当曹锟等着冯国璋消息的时候,林肇民的第七师已经在大卓镇方向发动了猛攻,试图切断曹锟第三师和张勋第八师部分部队的退路了。

这一夜,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夜。

尽管外头乱哄哄,但是这一夜陈敬云却是睡的极好,等第二天迎着阳光起来的时候,陈敬云的精神很好,陪着董白氏吃了早饭后,他才晃悠悠的去参谋部那边转了圈,前方战事虽然已经到了最后关头,但是这些作战的具体事务陈敬云却是不怎么插手的,加上袁方、梁训勤那些人都忙着,陈敬云也不好占用他们的时间来陪着自己闲逛,所以在参谋部那边听了一阵简报后就是离开了。

这天的他有心情也有兴趣,所以索姓就回了公馆,打算陪着董白氏躺着享受冬曰里的暖和阳光了。董白氏见陈敬云难得不处理公事而是特地回来陪着自己,也是喜滋滋的蜷缩在陈敬云怀里。

于是乎,这么一上午的时光也就过去了,吃罢中饭后,陈敬云见今天也没什么特殊的安排,就想着再偷懒一个下午,继续陪着董白氏晒太阳享受下生活。

可是这刚吃过饭呢,于世峰就来了说是有人求见,问是谁,于世峰说是岑春煊,一听这名字,陈敬云就有些惊讶了。

第二百三十五章 岑春煊

如果说甲午到庚子那段时间的清末政坛里是李鸿章和翁同龢再斗的话,那么庚子之后就是袁世凯和岑春煊两个人再斗了,这两个人一个是官屠,一个是人屠,都不是什么好招惹的角色,而这两个人的斗争也是贯穿了光绪年间最后几年的清末高层政治变动,史称南岑北袁。可见当时岑春煊的巨大政治影响力。

不过这两人的党争最后还是以袁世凯胜利告终,从1907年被慈禧开缺后,他就一直闲赋在上海,虽然数度试图东山再起,但是始终未能成行,这个主要是宣统即位后,掌管朝政的摄政王载沣试图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