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70 章(1 / 1)

辛亥大军阀 雨天下雨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上德国的抵抗力度非常大,在诺曼底地区部署了重兵用于反登陆作战,导致盟军的登陆行动遭到了极大损失。甚至出现了好几个师都被彻底打残的事情。

这里头也有着陈敬云的一丝小小的影响,作为后来人自然知道大名鼎鼎的诺曼底登陆,细节不知道,但是知道一个地点就足够了。为了给德国的反战军方高层更多的军事政变准备时间,陈敬云好心的提醒德国人,盟军的登陆地点极有可能是诺曼底,而不是德国人一直认为的加莱地区。

如此也就导致了德国国防军在诺曼底地区提前部署了大量反登陆部队,尽管以德军的残兵力量依旧无法抵抗住盟军的登陆行动,但是依旧给盟军造成了重大杀伤。

德国人可不是曰`本,中国登陆曰`本的时候,曰`本人实力低下,基本上是放弃了滩头抵抗的措施,而是把主力都集中在登陆后的作战里,利用复杂的底薪来抵挡。而德国人却是在滩头进行了顽强的抵抗,加上德军的火力也不是曰`本所能够比较的,以至于诺曼底的沙滩上,几乎铺满了盟军的尸体。

首批参与登陆的部分几乎都是遭到了重创,以至于盟军拿下了诺曼底滩头后也是没有力量急速向前推进,只能是巩固滩头,等待援军的抵达。

“如今盟军已经登陆了法国,留给德国人的时间不多了,军情处那边的情况如何,什么时候才能够完成准备!”陈敬云看着手中的战报,然后问着身边的军情处处长赵子津中将。

赵子津道:“现在相关准备已经是完成的差不多了,就等德国那边的最后联络了!”

军情处在德国准备发动的军事政变可不仅仅是刺杀希特勒那么简单,而是想要让德国国防军的高层将领全面掌控德国最高权力,也就是说不仅仅要第一时间内刺杀希特勒,同时也得同一时间内除掉纳粹党,而且为了德国不至于在政变后出现全面崩溃,必须拉拢大多数的军方高层,以军方的强有力手段稳住德国国内的政局。

“时间不多了,你们要加快行动!可不能让盟军攻入了德国本土后才发动,那样的话对我们而言局势就很不妙了!”陈敬云如此说着。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中国就必须改变原定计划,必须在最短时间内攻入德国本土,甚至进入柏林。

为了防止军情处的计划出现变故,陈敬云觉得有必要做后手准备。

第一千一十四章 第十集团军

见过了赵子津后,陈敬云又是见了陈仪,原本这种情况下和沈纲商讨才是最好的,毕竟在军事方面,陈敬云还是最为信任沈纲,不过沈纲几天前前往曰`本视察驻曰部队,短时间内无法回国。沈纲去曰`本的任务还是比较重的,随着中美的直接和潜在冲突越来越严重,中国在打造太平洋绝对防御圈的时候,曰`本是极为重要的一环,在中国的计划中,曰`本是中国对抗美国的最前沿防线。

占领了曰`本后,中国往曰`本派遣了大量部队,不但有陆军,还有海军和空军部队,这几乎就是要把曰`本当成了一个堡垒要塞来经营。这都需要中[***]方做大量的工作,沈纲去视察就是为了这事情。

叫来了陈仪后,陈敬云和陈仪商讨了欧洲局势不久,陈仪就是道:“按照如今情况来看,我们必须做最坏的打算,一旦德国国防军无法掌控局势,盟军攻占法国以及苏俄彻底攻占波兰后,我们就必须在最短时间内北上,占领巴尔干半岛的同时,迅速向德国本土挺进,直插德国首都柏林抵达波罗的海。”

“按照这种战术安排来看,加上还要防备苏军和盟军,所以我们在欧洲方面的部队还是严重不足的,我的意见是,再派遣至少十个师的部队进入,甚至是更多,如果有可能,最好是在组建一个集团军。如此我军在欧洲方向就能够拥有两个集团军的兵力,一个集团军负责一个方向。如此才能够最大程度的保障我国在德国地区的利益。”

陈敬云对于军事战略方面,向来是果断的!

当天就是下定了决心,从中亚和西伯利亚地区抽调了十二个师的兵力,准备进入欧洲地区,而中亚和西伯利亚方向的兵力空缺,则是从国内东部地区抽调补充。

如今中国的一百多个师里头,算上已经派遣以及预计派遣到欧洲的兵力,已经是达到了三十个师的兵力。其他的诸多兵力则是分散部署在其他地区。

至于从国内东部地区抽调兵力后,是否会对太平洋战区造成兵力空缺这一点,陈敬云并不担心,因为太平洋防御圈,核心是在于空军和海军那边,陆军的重要姓实际上并不大。如果说未来中美在太平洋爆炸战争,连中国的海空军都被美国人击败的时候,只靠陆军被动防御也是无济于事。

而另外一方面也可以认为,只要中国的海空军不败,那么太平洋方向就是能够保证绝对的安全,因此陆军也可以放心的抽调部队到欧洲参战。

这增援的兵力加上在土耳其休整的几个师,组建了第十集团军。并预计奔赴巴尔干半岛地区作战,归属联军欧洲远征军指挥。对于第十集团军的司令以及参谋长人选,陈敬云比较慎重,经过了一番谨慎选择后,最后挑选了郭成东上将这个老将担任集团军司令。至于参谋长的人选,则是经过陈仪等几人的推荐后,选择了陆军新秀将领,并对欧洲地区作战有些极深研究的胡泽云中将。

郭成东上将乃是中国陆军当中的老将了,内战时期就已经是少将师长了,在三十年代后期就是被晋升为上将,并且其他长期驻扎西伯利亚和中亚地区,拥有丰富的机械化部队指挥经验,去年中曰战争期间担任第五集团军司令一职。如今是被抽调到新组建的第十集团军担任司令。

而胡泽云的话,这个人也算是陆军这数年来比较出色的将领了,1939-1940年苏芬战役期间,他担任中[***]事代表团的团长,前往芬兰帮助芬兰抵抗苏俄,可以说是中国在这十多年来仅有的一位拥有对苏大规模实战经验的高级将领了。

由于第十集团军未来是准备应道西线的苏军的,所以抽调的指挥官都是拥有丰富对苏作战经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