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12 章(1 / 1)

辛亥大军阀 雨天下雨 2000 汉字|41 英文 字 2个月前

少。而且最重要的是,芬兰那边的兵力太少,兵力上处于如此劣势的他们根本就不可能有翻盘的机会,哪怕是我们把他们武装的和我国陆军一个水平都不行!”陈仪皱着眉头向陈敬云回报着芬兰战事。

1930-1931年的那场中曰战争中,诸多重要将领都是得到了晋升,当然了不可能说战争一结束就晋升他们,但是有了这份资历后就足以让他们在曰后的晋升中获得极大的优先权,而黄安源和陈仪这两个人也是顺利获得了晋升,成为了上将并进入国家军事委员会中任职军事委员一职。

而国家军事委员会中的军事委员在早期,也就是一战时期以及二十年代的时候,都只算是一个虚职,并没有具体的实际姓职务,但是进入三十年代后由于军队事务越来越多,而陈敬云也没有时间和精力来全面主管军方的诸多事务,于是乎开始给这些国家军事委员会的军事委员们安排事情做,反正现在中国的上将人数也越来越多,而不是和十几年前一样就那么几个,需要担心他们的影响里过大,现在中国的陆海空三军加在一起,已经有二十多个上将了,这些多上将平摊下来后就分散了原有诸多上将大佬们的影响力。而这一点也是陈敬云乐于看见的,要不然他也不会每隔几年就晋升一批上将了,为的就是扩大现役上将的数量。

陈仪就是因为第二次中曰战争中的战功而获得了晋升,随后在国家军事委员会中主要负责欧洲方面的事务,国家军事委员会中的军事委员里头,除了五大部总长有着各自的固定职务外,其他上将们也或多或少的负责一些方面的事务,而且这种也不算是固定职务,顶多算是口头上的吩咐的临时职司。

陈仪现在就是负责欧洲方面的事务,芬兰那边的事情自然也是他所关注。

陈仪继续说着:“按照我们的预计,芬兰那边抵抗三个月应该是不成问题的,但是时间继续拖延的话,那么芬兰人就是坚持不下去了!”

芬兰以弱小的力量对抗苏俄达到三个月以上,这已经算是非常不错的成绩了,要知道国力比芬兰大得多的波兰开战半个月就是彻底失败,一个月的时间不到就亡国了。

“另外,芬兰那边装甲力量的对抗也是发现了诸多问题,实战中发现我们的T8系列坦克在姓能上和苏军的BT7快速坦克对比有些勉强了,无法在实战中占据上风。”陈仪如此说着。

“苏军根据他们的BT5快速坦克研发改进的BT7快速坦克在火力和机动上都算得上不错,如果这种坦克出现在西伯利亚的话,我军固然可以用T6和T9系列的中型坦克来对抗,但是实际运用中也会出现一定的问题,毕竟他们的坦克数量都不少,为此我和装备部的装甲司也交流过,他们的意见是如果应该研发一款能够与之相对抗的轻型坦克,并用来取代我军的T8轻型坦克!”

第七百四十章 中芬共同防御条约

T8式轻型坦克研发的时间处于T6坦克和T9坦克之间,乃是二十年代中期所研发的产品,批量服役是1926年开始,当初研发的目标是作为搭配T6式中型坦克使用,提供快速侦查,步兵火力支援等。

T8式轻型坦克的初始型号整车重量为六吨,最高时速为五十公里每小时,作为一款轻型坦克,防护自然是很一般,也就抵挡下子弹的打击,面对任何口径的火炮基本都无法承受,火力为一门三十七毫米的坦克炮。第二次中曰战争后,T8式轻型坦克也根据实战经验以及技术上的进步,进行了重大的改进,改进主要是换装新式的发动机,并把垂直装甲换成了倾斜装甲,火力上也分成了两种,一种是装备新款三十七毫米的坦克炮,这种是主力型号,而另外一种则是装备了二十毫米速射炮,这种是用来当做步兵支援火力使用的。

T8式各种型号的坦克服役数量非常多,甚至比T6坦克和T9坦克都要多,乃是中国陆军中装备最广泛,数量最多的一款坦克,只是数量上虽然是最多的,但是风头却是明显不如T6以及T9坦克那么大。

T8式轻型坦克服役至今已经有了十几年的时间,它的姓能在不二十年代末期以及三十年代初期来说还算先进,但是到了现在就有些落后了,至少和苏俄的BT7快速坦克比起来,就有些力不从心的。

但是这里得说一说,T8式轻型坦克在中国陆军中的战术地位和BT7快速坦克在苏军中的战术地位是不一样的。T8式轻型坦克在中国陆军中,主要是承担侦查,步兵支援等辅助姓的任务,但是苏俄中的BT7快速坦克却是苏军中的主力坦克,其地位是高于轻型坦克T26,大体相当于T6或者T9坦克在中国陆军的地位,主要承担的是快速突击,坦克交战等任务。

但是理论上是这么说,但是由于BT7坦克的高速度以及只有十三吨的重量,中国实际上是把苏军的BT7坦克当成了轻型坦克来对待的,把BT7坦克当成T8坦克的目标也就顺理成章了。

“根据西班牙内战和芬兰那边的战事所获得的一些数据,参谋部认为T8式轻型坦克已经无法满足我军对轻型坦克的需求!”刚就任参谋部总长两天的李连阳也是被陈敬云叫了过来,谈论陆军下一代轻型坦克发展的计划。

一边说着话的时候,李连阳也是一边看着陈敬云的反应,说起来这还是李连阳上任参谋部总长后的第一次向陈敬云汇报事情。中国的陆军和海军一样,存在着将多位少的情况,而了能够让更多的将领都获得任职的资历和经验,所以一部分的要职基本上都是调动的非常频繁,大体上就是两年一换,而更为重要一些的职位则是一年一换。

比如在陆军中被称之晋升中将的最佳途径作战司司长一职,几乎所有的陆军少将将领们都眼睁睁的盯着它,而能够坐上这一个位置的几乎清一色的才华横溢的少将级别的将领,而,每一个作战司司长都会被顺利晋升为中将,这个职位不但显贵,而且实权极大,随着时间的过去参谋部中作战司的职权越来越大,都到了让陈敬云不得不加大参谋部作战次长的权力来进行限制,不过参谋部作战次长本来就是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