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力舰的吨位,那么曰`本就会退出谈判。而美国和英国也是极力反对,声称中国海军主力舰吨位的继续上涨会严重威胁到世界安全。美国和英国以及法国在亚洲可都是有着殖民地的美国的菲律宾、英国的英属印度支那,法国的法属印度支那地区可都是在中国的威胁之下。
这样的情况下,除了意大利这个打酱油的国家外,其他国际几乎都是一致反对中国要求增加主力舰吨位的要求。
“这些人,都想着把我们限制住呢,按照我们海军的意思是,干脆退出这一条约算了,到时候大不了就来一场海军竞赛,谁怕谁啊!”宇文涛的年纪在一群海军高层中是属于年纪比较轻的一个人了,说起话来也是有些蛮横。
一边的关时杰也是沉着脸色道:“现在他们不但反对我们增加主力舰吨位,而且曰`本那边也是提出了增加航空母舰吨位的提议。”
“哼,他倒是想的美,想要把航空母舰的吨位提高到和我国一样。”旁边的宇文涛如此道:“也不想想,他们有没有钱来造那么多的航空母舰!”
曰`本现在连十万吨的航空母舰吨位都还没用掉呢,再给他们增加吨位实际上也是没有太大用处,但是如果放宽了他们的航空母舰吨位限制,那曰本人要是发了狠一口气憋出十三万五千吨的航空母舰也是有可能的事情,曰`本这个国家,向来都不能用常理来形容的。
陈敬云仔细想着:“现在分歧那么大,那就是没办法谈了?”
这一次的海军谈判分歧主要还是集中在中国身上,中国想要增加主力舰吨位,同时要反对曰`本增加航空母舰的吨位。
另外,意大利的态度也是非常的暧昧,意大利这十几年在墨索里尼的掌控下,已经成为了一个彻头彻尾的法西斯国家,两个月前就是发动了对非洲的埃塞俄比亚的军事进攻,而对于意大利的进攻,英法方面都是不满的。如此情况下,意大利也是不太愿意签署这一条约来限制自己的海军发展。
六个主要签约国中,中国、曰`本、意大利都是对第二次伦敦海军裁军会议不满,这样下来几乎就是代表了这一次的伦敦海军裁军会议要无疾而终了。
而另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陈敬云已经知道世界大战不用几年就会大规模爆发,这段时间里除了大力发展工业外,军事力量也要大规模整备了,不能和前几年一样小打小闹了,真正到了战争爆发时再进行大规模造舰,那么就会赶不上战争了。
这种情况下,中国态度是非常强烈,在争夺主力舰吨位无果后,陈敬云也不是不再管其他国家的反应了,他心中规划的战争准备计划是不能因为海军条约的限制而停止不前的。
1936年一月二号,中国代表团正式宣布退出第二次伦敦海军裁军会议,中国一退出,曰`本在同一天里也是宣布退出谈判。
如此情况下,英美法三国也是无奈,最后是他们三家继续谈着,而这里头的事情自然也就和中国以及曰`本无关了。
中曰两国相继退出伦敦海军裁军会议,这并不代表着中曰两国立马就会进行大规模的军事军备竞赛了。
陈敬云还指望着将来大战爆发后,让曰`本当马前卒呢,再不济也不能让曰`本投入到美国和英国法国这一边,这中曰关系也不能弄的太僵。
1936年的国际形势里,中国的主要敌人实际上已经变化了,曰`本已经不是中国的首要威胁国,英法美三国才是中国继续扩张的主要障碍,理由?很简单,东南亚地区都在这三国手中呢。
至于曰`本,对于中国来说也是有些尴尬,一方面两国的敌意一直都存在,两国的矛盾几乎无法调和,中国虽然有信心把曰`本打败,但事实上中国并没有把曰`本彻底击溃的实力。
这并不是说曰本有多强,而是因为中国一旦大规模进攻曰`本本土,用脚趾头想都会知道,英法美三国立马就会支持曰`本,然后发展下来就会对中国极为不利。
所以这几年来中国和曰`本的关系一直都处于不冷不热的状态,两国的商业贸易一天比一天活跃,但是两国始终都把对方当成了敌对国。
中曰两国的关系是极其复杂的,不能简单的用敌人或者朋友来分辨。
因为中曰两国存在着矛盾的同时,中国也和英法美等国存在矛盾,同样的,曰`本也和英法美存在矛盾,而陈敬云想要做的就是,进一步刺激曰本和英法美之间的矛盾,如果曰`本能够像历史上一样进攻英法美在东南亚地区的殖民地,那么陈敬云做梦都能笑醒了。
毕竟坐看敌人争斗是最让人赏心悦目的事情了。
但是要怎么才能让曰`本走上和历史一样的道路呢,这就是陈敬云这几年一直所思考的问题了。
这个时空的曰`本和历史时空里的曰`本已经极为不同,曰本的实力被削弱了众多,而且头顶上还悬着中国这么一把大刀随时砍下来,所以曰`本现在的战略局势里史实上要更差,它不可能在中国处于敌对的状态下去主动南下,这不是开阔疆土而是自找死路。
陈敬云想着曰`本人也不可能那么傻。
如果曰`本不和历史上一样挑起太平洋地区的对英法美的战争,那么这个胆子就得落在中国身上了。
中国是必须参战的,这不是陈敬云个人的意愿,而是整个国家的发展所驱使,中国的工业发展快速状态,需要更多的市场和原料来源地,同时中国这几十年来民族主义空前壮大,而这种激进的民族扩张主义是需要宣泄口来发泄的,陈敬云总不能一直喊着华夏民族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民族的同时一直压制民族的扩张。
陈敬云早年弄出来的民族扩张主义,种族优越论虽然对国社党的早期发展起到了重大的作用,但是也是越来越危险,这种危险甚至都不是陈敬云可以用个人威望强行压制的。
此外,中国在三十年代早中期乃至现在进行的经济政策表面上看有着极大的好处,但是问题也是多多,要是这么持续下去的话,估计到四十年代中国自身就会出现重大的经济问题。
所以不管是出于民族情绪还是出于国家发展又或者是经济状态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