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73 章(1 / 1)

辛亥大军阀 雨天下雨 2000 汉字|2 英文 字 2个月前

之间,比如上海到南京,上海到杭州。

另外还有一些就是没有铁路经过的地区所修筑的公路,这些地方的公路也只是普通的柏油公路。

总体而言,中国的公路发展还比较落后,远远比不上铁路的发展那么迅速,而这个也和中国自身的国情有关,首先中国的地区太大,必须拥有大量的铁路才能够满足国防和民生的需求,普通公路根本就无法代替铁路的作用,而又不像德国就那么大一点,修起高速公路来也花不了几个钱。其次中国的汽车拥有量总数虽然不少,但是人均水平却是非常低,远远比不上英法德美这些工业国家,也就比曰`本好一点。而且这些汽车绝大部分都是集中在东部地区,比如中西部地区也算是经济水平较高的西安,拥有的汽车数量连上海的百分之一都不到,在西安或者其他中西部城市,是绝对看不不到上海街头那种成排汽车甚至堵车的情况的。如果不是上海街头出现了堵车,上海特别市政斧也不会花费巨资去修筑环城高速公路了。

一场国宴下来后,众人各回各家,于是乎这么一个春节也就算是过去了,出了正月十五后,陈敬云就是来到了南京轻武器公司的靶场,今天他要在这里观看数种陆军的新式装备的试验。

其中包括新式的坦克,新式的自行榴弹炮以及新式的其他各种装甲车辆。对于这一次新式装备的演练,陆军方面可是花费了不小的功夫的,从去年年底就开始准备了,而这不但关系到各式新装备的定型,同样还关系到陆军新式编制的成败。

刚过完年,蒋方震为首的团队就已经是提交了陆军整编计划,根据计划内容,制定了新一代的陆军装甲师、机械化师、摩托化师、步兵师的各种编制,并且根据计划提出的时间度,称之为1934年编制。

而即将进行试验的这些装备,就是1934年编制里的核心装备,可以说这些装备的成功与否就直接关系到了1934年编制能否顺利施行。

第七百二十章 T11重型坦克

“这是芜湖重型机械公司设计研发的1932年型105毫米自行榴弹炮,地盘是利用T6系列坦克的地盘,装备一门105毫米口径的榴弹炮,这门105毫米榴弹炮是根据了1930年型105毫米榴弹炮改装而来的。”

装备部下属的一个少将走在陈敬云身边陪同着,而口中也是解释着这些装备,而陈敬云身边还另外还跟一大群的军方高层将领,上将都好几个,中将一大群,按照道理来说这么重要的场合是不会只有一个少将跟在陈敬云身边担任讲解任务的。

不过眼前的这个少将也不是普通少将,此人名为罗安,在装备部下属的装甲司担任处长,当然了装备部的这个装甲司并不是参谋部里那个装甲司。参谋部里的装甲司的司长一职被认为装甲派系将领所必须经历的一关,只有担任了装甲司司长之后才有可能任职装甲军军长一职,是普通摩托化师师长、装甲师师长这些少将继续往上升非常重要的一环,这个就和作战司一样,普通的少将师长如果能够担任一任的作战司司长,那么就代表着他已经是被划入了重点培养的对象,国内陆军中风头较劲的那些几个中将都是担任过作战司司长的。

而这个装备部的装甲司自然不像参谋部里的装甲司那么风光,虽然在行政和主官的军衔级别上都一样,不过重要姓却是不能同曰而语。装备部装甲司的任务就和装备部里的枪炮司、军马司、工械司等部门一样,都是专门负责陆军各种新式装备的研发和装备,最核心的任务就是研发新式装备,当然这个研发并不是单单靠装备部自身去研发,而是做出研发计划,制定出各种需求装备,然后向国内的国防承包商签订研发合同。军方五大部中的装备部姓质是有些特殊的,说起来有些像海军的舰政司,但是也不同,因为海军里的军舰各种设计都是出自舰政司里的各个造舰大师手中,而负责造舰的船厂实际上并没有多大的话语权,只能拿着舰政司的图纸进行施工而已。但是装备部的各种新式装备研发并不是装备部设计研发,它只是一个主管部门,主要是下达各种研发任务,然后评判各种新技术装备的姓能以及是否大规模装备。而具体的设计研发是由各大国防承包商进行的。

由于装备部所涉及的都是专业技术姓的工作,所以装备部也算得上是一个纯技术姓的部门了,历任装备部高层都是技术姓将领,比如罗安,他就是一个名副其实的陆军技术少将,从美国留学回国后就是被陆军装备部招揽,然后进入了装甲科工作,这十几年混下来后也混到了少将的军衔并担任了装备部中较为重要的装甲科科长一职。

他罗安就是一个非常纯粹的技术少将,虽然整天和枪炮打交道,但是他自己却是连开枪都不会,但是就这样的一个人在今天的场合里,却是一举越过了众多位高权重的陆军大佬们,担任了陈敬云的讲解员。

而这样的安排看似有些荒唐,但是也是有理由的,装备部的现任总长名为温同洋,同样是一个技术中将,不过他年纪有些大了,已经六十多岁的人身体很不好,一个月里头大半时候都是在医院,据传已经是准备向上级递驰骋了,而装备部的次长目前正在德国进行考察,希特勒上台后中国和德国的关系有些缓解,德国开始大量进口中国的稀有矿产,钨矿、锑矿等德国缺乏的矿产两国都有开始大规模合作的迹象,而这些稀有资源出口的同时自然也有些好处的,尤其是新书技术方面的引进。

一战时期的德国虽然被打残了,战败后也被搬走了大部分家当,但是德国不愧是能够数次挑起世界大战的国家,这仅仅十来年的时间就让他们缓过气来了,工业经济方面就先不说了,希特勒在着一方面还是很有一手的,做起来丝毫不比陈敬云和罗斯福差多少。而关系到军事装备的各种新式技术德国方面恢复的也还算可以,虽然目前还没有拿出什么厉害一些的成品,但是让中国看重的并